APP下载

立足实际,勤于尝试,在劳动服务中开展实践活动

2021-07-06丁徐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5期

丁徐芳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勤于尝试,在劳动服务中开展实践活动,品尝劳动的美好,增强服务的意识。

[关键词]立足实际;勤于尝试;劳动服务;主题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0-0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5-0081-02

如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孩子沉浸在享受型的生活氛围里,很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导致孩子缺乏相应的劳动实践能力。在很多家庭,孩子在无须劳动的情况下,尽情享受几辈人辛勤的付出,孩子的生活需求随时可以得到满足。所以,许多孩子失去了劳动机会,丧失了劳动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自身成长和独立生存,更不能承担起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同时,孩子没有了劳动意识,对劳动自然也就没有了感情,不去热爱,不懂感恩,这对孩子的道德培养也是一种缺失。因此,补齐小学劳动实践短板,首要的是为学生创造劳动机会,让他们勤于尝试,在尝试中品尝劳动的滋味。这种劳动尝试,就是开展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相一致的服务性实践活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服务,是综合性实践活动重要形式,也能起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服务社会的品质教育作用。开展劳动服务性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劳动,着力点在于尝试,在尝试中体会到劳动的美好,在尝试中达到让学生主动服务社会的目的。

一、在班级活动中尝试,体验劳动服务的愉悦

学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首先要热爱劳动,而劳动情感的培养,不一定非得在正儿八经的劳动课中来实现。班级活动,其实是最真实、最自然契合劳动服务主题的。班级劳动服务的实践活动,必须由班主任通过提供必要的平台,在恰当、好玩的设计中,带领学生悄然无声地开展。

在班集体中,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办黑板报、办专栏等,都需要学生通过劳动来完成,这就是一种最好的为班级服务的方式。为激励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行劳动服务尝试,笔者结合“校园小主人”的综合实践单元,开展了以下人人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

1.我的岗位我负责

这一个实践活动是三年级“校园小主人”单元实践活动的分解。开学初,班上就已经确定了以学习班长为首的黑板报负责小组,以宣传班长为首的专栏负责小组。在这个活动中,班主任通过进一步提示和组织,强化这些学生的岗位意识,明确肩上责任,确保黑板报和专栏如期、高质量的完成。

2.我为集体献一技

在实际的班级事务分配中,一旦确定了负责人,其余的学生多数就会觉得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反过来又会降低真正为班级服务学生的热情。鉴于此,笔者会以“我来策划”“我来配图”“才艺比拼”“署上大名”等噱头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这样一来,调动了其他旁观者的参与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部分学生有一显身手的喜好,自然积极投身到这样的活动中来。还有一些学生,受此影响,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就会后来跟上。信手“涂鸦”“劳”形于外的直观体验,还有一目了然的署名在大众面前亮相,参与班级服务的孩子们美滋滋的,是非常愉悦的。这种在班级活动中尝试为班级服务后相伴而生的愉悦感,让学生对劳动本身有了更真实、更生动的认识,萌萌的爱意也会由此生发开来。

二、在特定节日中尝试,感受劳动服务的乐趣

传统节日,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得机会。教师可以“传承节日文化、践行节日风俗”为名,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劳动尝试。春节是“大节”,家家有活动,人人会参与,布置学生在过春节的时候“扫扫尘”“贴贴对联”,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劳动形式。而这种劳动,重在“趣味”,学生是很乐于参加的。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些传统节日,也是引发孩子们劳动的好时机,每当说到亲手做做元宵、包包粽子这样的劳动任务时,孩子们总会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这是一种不错的劳动服务嵌入方式。

比如,中秋佳节,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月饼、赏月;春节,参与家庭大扫除,除去旧尘,贴贴对联,换来新气象;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分享吃粽子的来历,激发爱国的情怀。

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把爱心送给家人,用行动温暖家人。在特定节日中,学生享受了新鲜美味,也感受到了劳动服务才是有趣的最难忘的。

三、在学习事务中尝试,尊享劳动服务的荣光

在班上,班干部和课代表往往是老师的得力干将。一般情况下,班干部和课代表是从优秀学生中选拔产生的,在他们眼里,做这类事务性工作理所应该。而那些性格相对沉闷、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就会失去为同学们服务的劳动机会。如果这几类学生长期被“闲置”,参与服务性劳动尝试的机会也许就会更少了。而他们其实更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得到不一般的荣誉性劳动服务锻炼。所以,教师不妨改变一下思维方式,給这些孩子创设诸如收发练习本此类的一些尝试性工作时机。这些孩子在富含荣誉成分的服务工作中,可以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光荣,获得内心满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斗志也可以得到更好地激发。

围绕“我是班级小主人”主题开展活动,就可以给每个学生分配任务,并把这种任务向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倾斜,让他们感受到被重用的尊重,获得内心认可,从而树立为班级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是光荣和伟大的意识。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小学学段具体目标的“责任担当”方面要求: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班集体的日常生活里,有很多是服务活动,如何配以学生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呢?比如,班上有个别学生课桌里面的书本摆放得乱七八糟,一点都不爱整齐,这是缺乏自理能力的表现。作为教师,就可以以此学生为个体实践活动的班级服务目标,专门安排这个学生每天早中晚三次收拾讲台,做到把讲台上的东西摆放整齐,让老师一进教室就清新爽目。在这个学生持续较长时间的服务实践活动后,再对他自己物品的摆放提出要求,然后一步一步提出自理的更高要求,不断培养这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热爱生活的品质,为学生参与社区和学校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家庭生活中尝试,品尝劳动服务的果实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课程性质指向鲜明: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寒暑假时间长,是孩子们进行尝试性劳动的大好时机。洗洗碗,拖拖地,擦擦窗,这些家务性劳动可以号召同学们去做一做;进田间,到地头,陪父母试试手法,练练身板,此类专业性劳动也可以发动学生去感受感受。不在意做多做少,不追求做精做细,只求有一颗尝试之心,有一份体贴之意,有一缕报答之情。

笔者开展“走进家务劳动”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来开展。像我校所在的地方,是蔬菜基地的集散地,不仅有着成片成片的辣椒、茄子等蔬菜,还有着大规模的西红柿基地。笔者这样来设计实践活动:

(1)大家认识家里的蔬菜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2)栽种蔬菜的时候需要哪些劳动工具,你使用过吗?

(3)为了生活,同学们的爸爸妈妈辛苦耕种,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同学们是不是也要亲自参加这样的劳动,为爸爸妈妈分担分担。

(4)请同学们在暑假里参与家务劳动,并记录下劳动过程。

在教师的号召下,很多孩子在暑假里帮父母采摘、搬运辣椒、西红柿。他们很随意地劳动,很无拘地尝试,反而觉得劳动很好玩。在这样的实践中,孩子可能会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收获,那是父母的一番奖励;也可能得到沉甸甸的精神收获,那是对生活的认识。通过尝试,孩子们懂得:美好的生活是在劳动中奋斗出来的,劳动服务从来都不应该缺席。

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家庭生活的日常琐事入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劳动中,洗菜、做饭、扫地、收拾整理、为父母当小帮手,等等。从家庭开始,体会“人人为我”,更需要“我为人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不能一味地向家里索取,还要懂得为家里人做贡献。由此延伸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这样开展活动,也恰恰符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學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文件精神。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整个人生就是思想与劳动,劳动虽然是无闻的、平凡的,却是不能间断的。”劳动贯穿于每个人全部的生活中。学生的劳动服务意识也要结合实际,从小培养。只有教师根据各地实际,带领学生勤于尝试,在各种各样的劳动服务中开展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嗅到劳动的芬芳,萌生服务的意识,激起热爱的品质,培养高尚的情操,落实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