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2021-07-06陶伯雄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建筑力学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陶伯雄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对建筑力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结合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中展示思政元素,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力学  信息化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25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频繁出现在教育视野中。不同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强调的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针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对大一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力学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同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的课程思政的灌输,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强之心。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崛起,学生接触到新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上部分非主流的价值观、人生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作为教师,有责任在学生思想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很多省市也开始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相对出色的是上海市,近年来上海市课程思政已建设“中国系列”课程近30门,综合素养课程175门,近400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展试点改革。上海市的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证明了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师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三观的渠道。

二、建筑力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从而得以实践。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学生主体学情分析、课程思政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首先,探讨课程思政的对象。课程思政不能盲目地、跟风式地所有课程一同改革,这样会使得形式大于实际作用。需要有针对性地、试点式地摸索并试验部分专业课程。大一的专业课程便成了首选课程,主要在于大一學生处于刚进入大学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且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是最佳的教育时期。建筑力学是建筑类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之后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等相关专业课程做好铺垫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接触得最早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该课程中施展课程思政意义重大。

其次,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全国教育大会上谈论到目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便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给定的根本任务情况下,针对建筑力学课程,对任务细分,新生课堂中,最为关键的思政目标应包含以下几点:定远大志向、学工匠精神、树民族自信、育爱国情怀等。

接着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在一些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共分为上下两册。学习课时长,任务重。为契合思政目标,应针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做一个简单地挖掘。课程思政的路径主要为课程统整及课程融入,可通过教师讲述故事的形式以及播放相关知识点的视频等方式延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知课程思政不是全程干讲思想政治,而是契合该课程的实际情况或者知识点,由这一知识点有目的性的延展,利用3至5分钟的时间,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以“约束反力”章节为例谈课程思政的运用

本次课堂共分为4个环节,主要包括新课引入、新课讲授、思维导图演示、学生作品展示及互评。

在新课引入环节,教师就课本知识自由体中的飞机实例,发掘思政元素,介绍我国国防硬实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学生通过观看国庆阅兵演练视频片段在云课堂中发表感想。

新课讲授环节,教师结合教材知识,为学生讲授约束反力,主要包括八大约束反力,学生听讲老师课件,认真学习八大约束反力是什么及其特性。

思维导图演示环节,教师播放思维导图制作视频,并为同学发放A4纸,以便下节课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如何制作。

学生作品展示及互评环节,教师收集学生所拍有关思维导图的照片并通过云课堂平台向同学展示,学生进行约束反力思维导图的绘制,并拍好照片进行上传;提高同学之间互互动性。

本次课堂有效地引入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观看阅兵视频,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民族自信心。同时互动式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结合思维导图的帮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为今后求约束反力计算及物体受力分析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有效挖掘每一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针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将定远大志向、学工匠精神、树民族自信、育爱国情怀作为课程思政的目标,并始终不渝地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解决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才能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000(015):11-14.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

[3]贾宝华,顾永强,李革.“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No.485(39):66-67.

猜你喜欢

建筑力学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二力杆在建筑课堂上的应用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