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学时背景下《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1-11刘大鹏

价值工程 2016年36期
关键词: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刘大鹏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力学的课程特点,剖析了建筑力学在短学时背景下面临的教学困难,最后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短学时背景下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探索。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mechanics course, then analyzed teaching difficu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ortcourse period. Finally teaching reform of construction mechanics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ortcourse period was given from six aspects.

关键词: 短学时;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shortcourse;construction mechanics course;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205-02

1 建筑力学课程特点

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静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杆件计算的相关知识以及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该课程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建筑力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2.1 讲授内容多,课程学时少 建筑力学包含了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分析部分,材料力学中的杆件内力计算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部分,结构力学中的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求解超静定结构部分。目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建筑力学只有60课时左右,要想在这么短的学时内,仅凭学生以前的物理和力学基础跨越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

2.2 学生基础差、学习难度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来源包括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学生之间差距较大,有的学生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加之建筑力学本身的难度,所以对此类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更大。另外高等数学也是学好建筑力学的重要基础,而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高等数学也是其薄弱环节,增加了学习建筑力学的难度。

2.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学习兴趣 建筑力学一般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无法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上课过程中昏昏欲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得不到好的反馈,讲授课堂内容时缺乏动力,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2.4 理论推导多,工程应用少 建筑力学中含有大量的计算公式,且每个公式均具有严密的推导过程,牵扯到复杂的理论知识。加之目前建筑力学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际工程经验,不能很好的把工程实际中运用到的力学知识贯穿于授课过程之中,使得教学效果较差。

3 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传统建筑力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要想让学生达到课程的学习要求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为达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需进行教学改革。下面结合本校建筑力学教学实际情况,对短学时背景下建筑力学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3.1 多定性分析,少定量计算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实用性人才,对建筑力学来说,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对以后遇到的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短学时背景下讲授建筑力学,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多进行问题的定性分析,弱化定量计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具体问题时,要多从定性角度分析,避免很多学生进入学习误区,认为只有把问题的答案求解完全正确才算正确了。这样就会形成本末倒置,使得学生一味地追求一个具体的数字,而忽略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3.2 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若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拉应力验算时,可以以工地上常见的吊车起吊重物为例,吊车能起吊的最大重量就需要通过拉应力来进行计算,如果起吊重量超过了最大重量,钢丝绳就有可能发生断裂,此处如果引入吊车的实例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3.3 坚持够用、适用的原则,删除难度大的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未考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专业采用的教材基本相同,所采用的建筑力学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删减,从而使得教材不适宜高职学生的学习。高职的建筑力学授课内容不能只是本科教学内容的删减版,要紧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对难度大、实用性少的内容要尽量少讲、不讲。例如对超静定结构的求解问题,由于其牵扯到的内容较多,对此部分内容如果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在授课前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讲授内容。

3.4 改变传统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加权平均求得,并且期末考试所占比重较大,这种方式容易忽略学生中间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考试,达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要改变这种考核方式。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工程中常见的力学问题,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教师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考核,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模型,通过模型的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视平时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把精力放在最后的考试上,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3.5 基于学生基础,进行分类教学 根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学生的来源进行分班,如普招学生可以放在一起,对口单招学生放在一起,单独招生学生放在一起,对于普通招生学生,由于其数学、物理知识相对较好,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知识点,对于对口单招和单独招生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特点补充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更加注重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6 改变授课方式,积极开发学生思维 以前授课方式大多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章节顺序逐个知识点讲解,这种方式对于短学时的建筑力学显然不能适应,一方面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授课的话不能把所有知识点讲完,另外一方面采用这种满堂灌的方式授课,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工程中的遇到各种力学问题,引入相应的力学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网络、图书馆、精品课程网站等,利用课下时间巩固所学知识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分享学习心得。

4 结语

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建筑相关专业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左右,在短学时背景下,只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丽.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4(2):25-29.

[2]陈春梅,黄皓.实践教学在高职建筑力学课程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2014(7):149-150.

[3]孙琴琴.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 2010,36(8):216-217.

猜你喜欢

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提高建筑力学课堂质量的探讨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力杆在建筑课堂上的应用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