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施策略

2021-07-06陈作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陈作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是主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促進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营造生动课堂氛围、发挥艺术性授课优势、开展趣味活动、实施有效激励、把控课堂进程这几个方面出发,探究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旨在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15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兴趣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应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工具性,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强化。

一、营造生动课堂氛围,满足兴趣需求

对于个体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学目标及需求整合资源,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保证学习环境的轻松化、愉悦化,确保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氛围的营造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实现,保证情境的合适性,使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以便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在风景类散文的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来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知散文意境,体会其中语言的精炼以及比喻的形象性,之后可以展示相关图片,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使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发挥艺术性授课优势,集中学生注意力

在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方面,教师应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授课的艺术,包括语言艺术、组织艺术等,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语言运用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艺术性授课优势的发挥,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备课,确保与学生学情相符合,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比如在古典名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艺术性授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出场特点,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线索与情节,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逐步发展。

三、开展趣味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缺失与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和形式化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减轻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出发,设计趣味小游戏,优化学生的课堂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感知语文的学科魅力,从而高效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角色的转化,确保学生的活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是提高课堂活动效率的关键。比如,在记叙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趣味活动,结合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此种授课形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具特色,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团结的价值和集体的力量。在小组互动讨论期间,小组可自行划分故事情节,角色扮演活动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四、实施有效激励,强化自我认同

从性质上来看,语文属于语言学科,如果学生的基础薄弱,则其语文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为了促进此类问题的解决,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同,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励的实施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长,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进而向学习兴趣升华。教师所采取的激励应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以促使其向语文学习动力的转化。比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有效激励的实施,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对实词和虚词进行理解,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在激励方面采取差异化的形式与内容,确保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不断成长,促使个体自我认同感得到有效提高。

五、把控课堂进程,促进学习兴趣的持续

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养成需要教师就课堂进程进行严格把控,促进学生课堂体验的不断优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精炼语句讲解新知识,把握语文教学重难点,以生动语言加以突破,便于学生吸收内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度。教师应立足新课标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主动探索新知,发现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点拨,以更好地寻找结论,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强化。在把握个体成就动机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得以调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并乐于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化,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增进课内外联系,立足教学内容的关键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提问或生动案例来吸引学生,促进课堂教学小高潮的形成,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与课堂知识紧密相关,要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得以优化。

六、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应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体验的不断优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趣味课堂活动,严格把控课堂进程,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确保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祥.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000(016):254.

[2]潘佳宜.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祖国,2019(12):236-237.

猜你喜欢

高中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