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凝溶胶蛋白与高同型半胱氨酸合并脑梗死的的相关性研究

2021-07-06周蓓群郝亚南王琰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负相关入院资料

周蓓群,郝亚南,王琰萍

近年来脑卒中二级预防不断完善,卒中单元不断增多,但脑梗死的致死致残率依然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巨大困扰。更深一步认识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可能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脑梗死发生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通过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肥大,间质弹性纤维减少,血管硬化,从而参与到脑梗死的发病中[1-2]。血浆凝溶胶蛋白(pGSN)参与细胞骨架成分的构建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生物保护作用。在诸多危重症患者中pGSN消耗明显,表达下降,与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一定相关性[3]。本研究拟探讨pGSN在HHcy合并脑梗死组患者中的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连续性脑梗死患者156例,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影像学表现证实,于发病48 h内就诊;排除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代谢综合征、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手术外伤史及不愿或拒绝参加研究者。其中男85例,女71例;年龄46~78岁,平均(64.5±13.8)岁。根据Hcy水平分为单纯脑梗死组(94例)和HHcy合并脑梗死组(62例)。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等基础资料,以及总胆固醇(TC)、白细胞计数(WB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胱抑素C(Cys C)、血小板计数(PLT)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等一般生化指标。

1.2.2 pGSN及Hcy测定 患者于入院后即时和发病14 d时取空腹静脉血4.5ml,健康对照组为体检时取全血标本4.5 ml,即刻放入4℃冰箱中。采集2 h内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试剂盒购自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pGSN浓度,步骤按说明书要求操作。采用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cy水平,试剂为美康生物科技的Hcy测定试剂盒(酶循环法),步骤按说明书要求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对象pGSN浓度变化。记录脑梗死患者于发病48 h内及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入院48 h内NIHSS评分下降≥4分或发病14 d后NIHSS评分降为0分者定为转归良好;反之为转归不佳。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3组性别,年龄,BMI,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例数,LDL升高及PLT升高例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糖尿病及Cys C升高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3组pGSN浓度比较 入院时3组pGSN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6,P<0.05),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HHcy合并脑梗死组(均P<0.05),见表2。单纯脑梗死组治疗14 d的pGSN浓度高于HHcy合并脑梗死组(t=3.028,P<0.05)。见表3。

表2 3组入院时pGSN浓度比较 ng/ml

表3 单纯脑梗死组与HHcy合并脑梗死组治疗14 d时pGSN浓度比较 ng/ml

2.3 单纯脑梗死组与HHcy合并脑梗死组转归比较 单纯脑梗死组转归优于HHcy合并脑梗死组(2=8.336,P<0.05)。转归良好组入院及治疗14 d时pGSN浓度均高于转归不佳组(均P<0.05)。见表4。

表4 单纯脑梗死患者与HHcy合并脑梗死患者入院不同时间及不同转归pGSN浓度ng/ml

2.4 pGSN浓度与mRS的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的pGSN浓度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589、-0.604,均P<0.05),HHcy合并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的pGSN浓度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654、-0.714,均P<0.05)。

3 讨论

脑梗死后涉及细胞骨架蛋白的降解和细胞凋亡的发生。凝溶胶蛋白作为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临床研究证明,pGSN在急性心肌梗死、特重型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中表达下降明显,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4]。

本研究显示:入院时3组pGSN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HHcy合并脑梗死组(均P<0.05)。这可能是:(1)pGSN参与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修复,消耗过度。(2)脑梗死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Cys C水平升高及HHcy均可形成斑块或微血栓。体内pGSN通过对肌动蛋白微丝的切割、加帽和成核作用缓解血管损伤的发生。(3)pGSN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同时也是细胞凋亡过程的抑制物。在脑出血及颅脑损伤患者中,pGSN浓度下降程度与病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5]。

Hcy是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产物,血Hcy水平升高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6]。有研究表明,HHcy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cy水平与入院时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7]。有研究报道HHcy可以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率升高,本研究结果与之基本一致。本研究还发现:HHcy合并脑梗死组入院时及治疗14 d的pGSN浓度及mRS评分均较单纯脑梗死组差。这说明HHcy有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到pGSN浓度变化,影响到预后。考虑原因:(1)HHcy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过氧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凋亡等损伤;(2)HHcy的神经毒性作用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3)HHcy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功能降低,削弱机体抗氧化保护机制。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循环中微血栓形成、肌动蛋白负荷增加、pGSN浓度下降,加重脑梗死病情。

本研究显示转归良好组pGSN浓度高于转归不佳组,单纯脑梗死组入院时与发病第14天的pGSN浓度与mR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HHcy合并脑梗死组入院时及发病第14天的pGSN浓度与mR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这表明HHcy合并脑梗死患者入院时pGSN浓度对于判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pGSN降低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8]。

综上所述,pGSN水平在HHcy合并脑梗死患者中下降更加明显,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因此早期积极干预HHcy水平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由于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没有探讨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pGSN浓度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得出更加全面科学的结论。

猜你喜欢

负相关入院资料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