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管理模式在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

2021-07-06文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服务质量供应

文花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医院,海南 东方)

0 引言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发放、回收、清洗、包装和储存等,这些工作完成质量的高低决定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对于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1]。由此可见,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为研究析在供应室护理过程中采用细节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供应室10名医护人员和医院其他科室共计100名医护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定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展开分组管理探讨,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供应室10名医护人员和医院其他科室共计100名医护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实施细节管理。其中,供应室10名医护人员中,男1例,女9例,年龄23~48岁,平均(29.76±6.58)岁。医院其他科室的100名医护人员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22~50岁,平均(36.24±7.08)岁。经检查,所选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皆未患有任何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皆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承诺会全力配合整个研究流程。

1.2 方法

细节管理模式如下:(1)加强培训供应室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能力,主要在于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以及综合服务意识。在管理医疗器械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提前意识到若处理不当会发生何种风险,下意识规避和消除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的方式为通过详细记录每日的工作细节来发现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定期召开内部会议,在会议中将整理的管理缺陷提出讨论,集思广益,提前制定好改进措施,降低管理风险发生率;(2)规范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告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先分类再逐步清洗的流程进行清洗护理,对于特殊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要特别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按照规定配戴相关医疗设备,避免自身被感染,要确保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清洗工作;(3)规范供应室医疗器械的发放和回收流程,无论是发放和回收都必须做好相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交接人、交接时间、交接的具体医疗器械名称等,避免发生风险事件后科室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责任纠纷。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比项目包括:供应室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以及综合服务意识[2]。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每项总分10分。根据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3.85%,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次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分值越高,护理服务质量越高。

(2)观察对比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项目包括医疗器材的回收、发放、包装和临床服务四项,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每项总分10分,整个问卷调查共计40分[3]。根据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4.1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35~40分可评定为非常满意,25~34分评定为基本满意,25分以下评定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进行表示,以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比

相较于常规管理组,细节管理组在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以综合服务意识方面的评分更高,证明细节管理模式能够在供应室护理中起到更好的服务效果,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比(±s, 分)

表1 两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风险防范意识 安全识别能力 综合服务意识细节管理组 10 9.13±0.25 9.36±0.33 9.51±0.42常规管理组 10 6.74±1.57 7.11±1.59 7.06±1.68 t 2.755 2.522 2.558 P 0.013 0.021 0.020

2.2 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

相较于常规管理组,细节管理组的100名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提供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更高,证明在细节管理模式下,供应室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更加令患者满意,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的特殊医疗部分,主要负责向医院输送无菌医疗器械,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科室[4]。在临床中,医疗器械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完全,很容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提高治疗难度[5]。因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要想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各种医疗器械不断增多,大多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各种凹槽和细纹密布,清洗难度较高,要想清洗、消毒、灭菌、包装、交接等流程准确无误,常规管理作用较小,必须要在消毒供应中心推行细节管理。常规管理仅作为供应室的基础管理方法,在供应室护理中提供的护理管理较为简单,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等方面很难对细节上的处理做到尽善尽美,而通过加强培训供应室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能力,规范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和规范供应室医疗器械的发放、回收流程等细节化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弥补常规管理的缺陷,增强供应室医护人员对细节的重视和处理,还可以提高细节处理的能力,实现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的管理目标。依据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常规管理组,细节管理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更高,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提供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供应室护理过程中采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提升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科室之间的纠纷发生概率,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服务质量供应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