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效果分析

2021-07-06程利刘长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有效率静脉

程利,刘长华

(沙雅县人民医院,新疆 沙雅)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心肌冠状动脉闭塞造成的,患者会因此而出现心肌血供中断,最终出现心肌缺血性梗死[1]。治疗原则为及时开通机体梗死血管,使心肌灌注有效恢复,当治疗时间超过20 min,心肌可发生坏死。面积越大死亡率越高[2]。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无论是送诊、确诊还是接诊所耗的时间都会对患者能否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有一定的影响[3]。本研究即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接受的80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38±6.23)岁,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0.56±5.37)岁,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具体为接诊后为患者安排吸氧和静脉输液,进行抽血化验检查,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1)医院进行急诊护理专项培训考核,考察护理人员的急诊相关知识、急诊心梗处理方法、实践操作等。通过考核则可进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2)急诊过程中,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刻派出救护车,从患者家属全程保持联系,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早期急救措施,救护车医生接到患者后立刻进行抢救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并与家属了解发病具体情况、过往病史手术史、用药过敏情况。(3)医院接收患者后,告知家属尽快办理入院手续,接诊护士与救护车医生迅速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检查患者意识状态、感知能力,迅速进行病症初步诊断,若患者情况稳定则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并安抚患者恐慌情绪帮助患者平静下来,若患者情况不稳定甚至出现休克等情况应立即进行抢救,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和吸氧治疗同时告知相关部门迅速进行术前准备。(4)构建静脉通道,做好抽血化验等必要检查,帮助患者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碘过敏试验,除去患者身上衣物,送于手术室。与家属详细告知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手术风险。(5)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待患者术后恢复意识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完成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其进行心理情绪疏导。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知识宣教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禁止事项、饮食和运动原则。

1.3 观察指标

接诊至构建静脉通道时间、急救准备时间、急救时间越短,急诊效率越高。显效:术后恢复情况好,未发生并发症;有效: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未发生并发症;无效:术后恢复情况较差,发生并发症。急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急诊有效率越高,急诊护理流程效率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流程用时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诊至构建静脉通道、急救准备、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用时对比(±s, min)

表1 两组患者急诊用时对比(±s, min)

组别 例数 接诊至构建静脉通道时间 急救准备时间 急救时间观察组 40 3.7±0.5 10.3±4.2 38.7±2.3对照组 40 7.9±0.8 16.7±5.3 68.3±2.5 t 28.157 5.986 55.189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急诊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诊有效率对比[n(%)]

3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病急、病势严重且预后效果差,临床研究表明,情绪起伏大、饮食不规律以及剧烈运动等都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一旦发病短时间内就会严重损害患者机体,需及时实施很对新的医治措施,避免其发生凝血状况,保证血管取得有效疏通[5-6]。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较为繁琐,护理流程不严谨也会降低患者整体的救治效果。因此需要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手续繁琐,患者在接诊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病情询问、常规检查、术前准备等流程,所需时间较长,很可能延误对患者的及时救治。因此如何缩短流程所需时间,更加有效率地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7-8]。

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医护人员通过救护车急救有效稳定患者病情,在接诊前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大致了解,接诊后的病况迅速判断都有效节省了常规急诊中这些流程需要花费的时间,之后建立静脉通道等术前操作和术前准备在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的操作下有条不紊且高效。本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优化急诊护理后能有效缩短急诊流程所需时间,急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急诊流程所需时间,显著提高急诊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有效率静脉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