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2021-07-06张奎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粉碎性髓内四肢

张奎哲

(吉林省龙井市人民医院,吉林 龙井)

0 引言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连续骨折,这是骨科中最常见的疾病[1]。其中,四肢发生骨折的概率最高,在肢体创伤性骨折之后,正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并开放性和粉碎性骨折的情况最为严重,若没有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并发症:肢体僵硬、肢体不连可能会发生,甚至会产生需要截肢的严重后果[2-3]。为了改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探讨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5例;在观察组1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2~69岁,平均(55.5±6.7)岁,按事故类型分类:4例患者高空坠落、3例患者物体砸伤、5例患者车祸事故、3例患者摔伤事故;按骨折部位分类:2例患者肱骨处、3例患者胫腓骨处、5例患者股骨处、5例患者桡骨处。在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0~74岁,平均(57.2±4.6)岁,按事故类型分类:4例患者高空坠落、5例患者物体砸伤、3例患者车祸事故、3例患者摔伤事故;按骨折部位分类:2例患者肱骨处、3例患者胫腓骨处、5例患者股骨处、5例患者桡骨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行钢板的内部固定术

在一般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复位骨折部位结合X线检查的结果调整钢板位置,在患者的骨折部位远端、近端各增加1枚加压作用的螺钉,确保骨折复位部位的稳定。使用X线C臂机,将2~4枚单皮质稳定螺钉放置在钢板的近端和远端。

1.2.2 观察组患者行髓内侧固定

①在韧带的中间面做一个5~6 mm切口,向外牵开肌腱,使用尖锥打开插入点的骨皮质。②将尖锥旋转插入髓腔中,开一个切口,为骨折复位做准备,复位之后将扩髓器使用8 mm钻头扩大。③置入骨髓钉后,使用瞄准器在骨折远近两端个拧入3枚交锁钉。④抗生素在手术后3~5 d有系统地给药。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则适当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期限。根据患者的骨折状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定期检查X光,一旦骨折愈合好,切除外固定支架。

1.3 效果判定

(1)将两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具体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引流量。

(2)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愈合情况进行比较。总愈合率=[(正常愈合+畸形愈合)/总例数]×100%

(3)对比两组患者附近关节功能的ROM优良率:①优术后ROM>正常关节75%;②良:ROM是正常关节的50%~70%。③差:ROM<正常关节的50%。总优良情况=[(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伤口大小差别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手术引流量比对照组患者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引流量(mL) 伤口(cm) 手术用时(min)观察组(n=15) 90.52±5.62 15.65±2.58 133.29±5.84对照组(n=15) 186.20±6.49 16.32±1.46 155.62±9.62 t 43.164 0.875 7.685 P 0.000 0.389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愈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愈合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附近关节功能的ROM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附近关节功能的ROM优良率[n(%)]

3 讨论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属于临床最严重的骨折类型。多表现为很严重粉碎、多块、多段骨折等[4-5]。这种病症的治疗比一般骨折更加困难,骨折部位可以用钢板固定。然而,在愈合期间,钢板和其他影响骨连接的现象很容易变形,最严重的患者的四肢直接变形。骨不连和骨畸形,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立即进行矫正,以帮助骨折的愈合[6-7]。常规治疗疾病主要是与钢板的内部固定,这需要将板置于骨折区域内以固定骨折的端部,该固定方法具有很高的刚性,并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手术期间需要除去软组织,感染率通常较高,而且,在使用钢板修复骨折之后,由于缺乏充血血管,围产期也会延迟愈合。因此患者的预后一般很差,日常生活的改善也很有限,髓内钉的固定也是治疗四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主要临床方法。患肢愈合情况显著差别钢板的内部固定治疗。与钢板固定术相比,髓内钉具有较高的固定力和弹性[8]。在固定后,可以刺激生理应激以治疗骨折,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如伪色素病的发生率。此外,施加髓内钉还将减少内固定材料对过期侵蚀血管的影响,从而外科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很小。因为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剥离骨膜,所以这种操作通常不那么困难,操作效率较高,并发症较小,治疗的安全性较强。对于打开的骨折,外科医生可以在手术前解开并冲洗以避免感染。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表明,髓内钉的固定更安全。应该指出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病人的预后,外科医生在手术期间必须谨慎,以尽量减少对骨折区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应要求患者及时进行康复练习,以逐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其日常活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伤口大小差别小。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手术引流量比对照组患者小;手术愈合率、总优良率比对照组患者高。髓内钉外直径可以更好地与患者骨的内直径匹配,从而提供从表面上固定的更好效果。髓内钉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期间患者的出血量,并且具有较小的伤害和较高的安全性,从而有助于患者在手术后更好地康复。同时,髓内钉比固定在外围的传统钢板更为有限。该技术对患者的胶体活性的影响较小,并且用于帮助患肢尽快恢复功能。

综上所述,使用嵌入式髓内钉临床治疗开口创伤和肢体骨折具有明显的优点。它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的骨连接接近理想效果。手术的难度很小,临床价值很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参考。

猜你喜欢

粉碎性髓内四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