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07-05李丽丽
摘 要:残疾儿童不同于正常的孩子,他们在许多的方面都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来加以引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残疾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想孩子们的未来有所保障,必须要让他们早早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残疾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残疾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
关键词:残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其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很好地帮助这些残疾学生们的成长,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残疾学生有着特殊性,通过教育手段能够帮助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有名的融合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了解到“家校合作教育”能够很好地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应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尊重并且不歧视每一位残疾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重点在于联合家庭教育,让教师和家长联合帮助推进残疾学生教育工作的进行,从而促进优秀习惯的养成。
二、影响残疾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对于大多数的残疾学生来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为宽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受到的伤害是无穷的,他们大多数都跟随着年纪较大的长辈生活,家长或外出务工,或重组家庭,根本无心顾及被放在老家“托管”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平常很少打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如果家长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教孩子和关心孩子的成长以及学习,那么他们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就更不会上心了。有许多家长外出务工的孩子留在家里,被年纪较大的长辈或者亲戚照看,而年迈的老人们只能管他们吃饱穿暖,无法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进行帮助教育。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也十分关键,残疾学生在学校经常会受到异样的眼光,所以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更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经济因素
对于许多残疾学生家庭来说,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残疾学生的特殊性,他们不像正常的學生一样,无法担任起家庭的负担,甚至还需要父母给予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父母带来了负担,限制了父母的工作性质,为家庭收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父母为了给家里带来经济收入,负担起家庭的开销以及老人的赡养费用,同时还要为子女支付大量的医疗和康复费用,这样一来,对残疾学生的心理上往往带来了较大的打击,这也使得残疾学生的生活态度也越发的消极,更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残疾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学校教育
孩子出生的时候便是什么也不懂的,特别是残疾学生,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努力,由于残疾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不知道许多行为习惯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当我们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时,不可以不问缘由的打骂,而应该做出正确的示范,让孩子们自发出动的学习和模仿,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是残疾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之一,因此学校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残疾学生习惯养成造成了影响。第一,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进行残疾学生的信息互换活动。第二,学校应该构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其他正常学生的成见,使得残疾学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
(二)家庭教育
建立和谐健康的新时代社会面貌,核心的是要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原始的环境,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环境。应当建立一个愉悦轻松的家庭环境氛围,这样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舒适。在家里,家人也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安静舒适的环境,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当起到榜样的作用,不要只顾忙于工作和社交,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应当时刻给予孩子关系体贴和指导,与学校建立友好的沟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孩子习惯培养之上。残疾学生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比较薄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行动的自觉性、持久性都较差。针对这个特点,就需要家长加强孩子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社会帮助
为了帮助培养残疾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国社会应该给予残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足够的重视,建立相应的社会帮助体系,并且与相关的政府机构和康复中心进行互动,合力帮助残疾学生的康复,为他们提供多渠道的帮助。比方说,社会可以帮助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来进行学费的筹款,或者是定期向学生进行补助的发放,学校也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减少学费,社会也可以定期为他们提供康复训练。
四、结语
残疾学生有着不同于正常学生的特点,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而成的,必然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于残疾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应该抓住每个细节来帮助培养残疾学生的习惯。本文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分析了影响残疾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残疾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帮助三个方面,以此帮助残疾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飞凤.农村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溧水特校种植、养殖农业技能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特殊教育,2020(21):45-47.
[2]江洪,李继华.新时期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时效性建设[J].运动,2013(20):107-108.
[3]沈玉林.特殊教育类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养成[J].新闻世界,2013(04):115-116.
[4]韩景军.特教学校视力残疾学生体育需求及干预策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01):115-117.
[5]欧阳虹.教育公平理论下福州市残疾中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李丽丽(1978年11月)女,汉,山东省东营市,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残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