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1-07-05陈平平
陈平平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现状,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将湿性愈合理念融入到临床实践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基层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调查问卷对浙江省4所基层医院的44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得分为(102.54±24.47)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是否接受相关培训与是否为伤口团队成员之间的湿性愈合理念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历、工作年限、是否为伤口团队成员是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有待提高,建议开展相关培训。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湿性愈合理念;认知
1962年,英国动物生理学家乔治·温特经动物实验发现,相较于暴露伤口疗法,聚乙烯膜覆盖保护可缩短50 %的伤口愈合时间,由此提出了湿性愈合理念[1]。湿性愈合是指在无菌的湿性环境下,创面的坏死组织溶解加快,从而促进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与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修复的一种新兴伤口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慢性伤口领域[2]。目前有较多研究探讨湿性愈合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3~ 4],但是关于医护人员尤其是基层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方面的研究较少。医护人员作为伤口诊疗与护理的主要力量,能够及时准确的识别患者伤口情况,基于湿性愈合理念为患者服务是提高其治愈率及满意度的前提。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程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便利抽样法,调查浙江省东阳市4所基层医院的442名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情况。纳入标准: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或医师执业资格证;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进修医师/护士;实习护士/医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调查表包含所在医院名称、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是否接受伤口诊疗及护理的相关培训(以下简称是否接受相关培训) 、是否为伤口团队成员(包括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国际伤口治疗师、国际造口治疗师) 等8个方面的内容。
1.2.2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调查问卷
课题组成员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参考相关指南[5~9]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调查问卷,总共包括33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为了解(5分) 、大部分了解(4分) 、不清楚(3分) 、不大了解(2分) 、不了解(1分) ,问卷总分为33~165分。问卷编制完成后,课题组成员邀请15名副高级及以上的伤口诊疗/护理专家进行内容评定,得出内容效度为0.832。选取45名医师 /护士进行预调查评定问卷信度,经分析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2,重测信度为0.775。
1.3 资料收集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6月,研究小组将电子问卷发放至各所基层医院的所有科室护士长群中,再由各科室护士长将问卷发至各自科室的医护群中,由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医护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点击链接进行独立填写、提交问卷。本研究的样本量计算方法以总条目的10~20倍为准,考虑20 %的样本流失率,样本量为396,此次调查了4所基层医院的450名医护人员,回收问卷450份,回收率100 %。由课题组成员对回收问卷进行汇总,剔除无效问卷(答案明显错误或不符合逻辑) ,共有效回收问卷442份,回收率为98.2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总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及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442名医护人员的认知得分为(102.54±24.47) 分;平均年龄为(34.41±7.89) 岁;男性医护人员157名,女性285名;专科及以下学历17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65人。以基层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分析不同特征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得分的组间差异,得出工作年限、职称、不同学历、是否接受相关培训与是否为伤口团队成员的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基层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的多因素分析
以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的项目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2,最终工作年限、学历与是否为伤口团队成员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见表3。
3 讨论
3.1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有待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得分为(102.54±24.47) 分,总体处于一个中等水平,说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可能与湿性愈合理念常被用于小伤口的处理,未引起医护人员重视有关[10]。进一步分析得知,医护人员对不同湿性愈合敷料的分类与选择了解较少,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 近些年来随着湿性愈合理念的不断发展,逐渐发展出多种新型湿性敷料,并被应用在临床上不同慢性伤口的患者上,但目前新型敷料种类繁多,应用条件也不尽相同[11]。医护人员一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中对新型敷料的学习投入较少;另一方面基层医院对新型敷料的相关知识培训也相对不足,伤口诊疗和护理的专业人员缺乏。(2) 基层医院各种慢性伤口就诊人数相对三级及以上医院少,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敷料的临床实践相对有限,在对新型敷料的应用选择上经验不足[12]。因此,在基层医院,不仅要大力培养伤口专科人才,开展湿性愈合理念的相关培训,而且应将湿性愈合理念应用到臨床实践中去,制订一套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伤口防护流程。
3.2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年限、学历与是否为伤口团队成员是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认知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年限在10年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得分更高,与陈敏清等[5]的研究结果相接近,分析可知工作年限相对高的医护人员的伤口防治经验更为丰富,接受湿性愈合理念的相关培训机会也更多一些。与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基层医护人员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得分更高,说明学历较高的医护人员对湿性愈合理念的认知水平也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学历更高的医护人员知识面更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更强;同时在工作中善于掌握湿性愈合的相关知识经验与实践技能。与非伤口团队成员相比,伤口团队成员的得分更高,可能与医护人员接受了伤口专科培训,掌握了扎实的湿性愈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湿性愈合理念了解更全面有关[13]。综上研究结果,建议今后在基层医院,管理者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针对性开展湿性愈合知识的相关培训,加大对伤口专科人才的培养,规范伤口防治流程。此外,伤口团队成员也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全院推广普及湿性愈合理念,促进慢性伤口患者的优质护理与服务。
3.3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由于人力、时间等因素的局限,仅选取了4所基层医院的44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样本量较小;此外,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条目的严谨性与客观性值得商榷。今后需进一步完善该调查问卷条目,建议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得出更全面、客观的结果,促进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Winter GD.Formation of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aliz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domestic pig[J].Nature, 1962,193:293-294.
[2]Okan D , Woo K , Ayello EA , et al. The Role of Moisture Balance in Wound Healing[J]. Advances in Skin & Wound Care, 2007, 20(1):39-53.
[3]任晓波,田梓蓉,刘永玲,等.湿性愈合理念及方法在咽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13):1812-1815.
[4]谢碧兰,赵惠芬,洪菊应,等.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9):36-37.
[5]陈敏清,罗华,何中华,杜伟娴,赵冠耀.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122-123.
[6]欧玉兰,杜振芳,吴小钦.非专科护士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认知调查[J].全科护理,2017,15(29):3687-3689.
[7]刘欢,宁宁,田永明,徐禹.某院262名ICU护士湿性愈合理论认知现状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5):8-11.
[8]蒋琪霞.压疮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9]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and 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quick reference guide. Emily Haesler (Ed.) [R].Cambridge Media:Osborne Park, Western Australia, 2014.
[10]顏燕.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 1(7) :53-54+56.
[11]黄琼蕾,金瑛.基于共词分析法探讨我国2010-2019年慢性伤口护理研究热点[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2):123-127.
[12]杨兴秀.湿性愈合理论及敷料的选择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70):200.
[13]姜颖,龚青霞,范润平,等.三甲医院ICU护士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知识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