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半决赛技术分析

2021-07-05贺雨欣王扬帆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谌龙后场落点

贺雨欣王扬帆

(1.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1;2.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 大同 037000)

1、前言

谌龙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在2014年获得的,并在2015年的羽毛球锦标赛上荣获男单冠军,2016年夺得奥运会男单三连冠,2018年羽毛球世锦赛夺得冠军。桃田贤斗则在2015年在新加坡超级赛和印度尼西亚首要超级赛中均获得男单冠军,2018年分别在越南挑战赛、亚锦赛、印尼公开赛、南京世锦赛、日本公开赛、丹麦公开赛、中国福州公开赛上都夺得冠军。而他们俩个人在法国公开赛前一共交手过六次,谌龙在前四次交手中全部获胜,却在2018年的亚锦赛和汤姆斯杯赛上,面对解禁复出的桃田贤斗,两次遭遇败仗,但最后法国公开赛上以2-0获得胜利,夺得公开赛男冠。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法国公开赛半决赛中,谌龙与桃田贤斗比赛中的技术运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等获取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录像观察法。

观看2018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半决赛中国选手谌龙与日本选手桃田贤斗的比赛录像,通过观察比赛视频录像,对谌龙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使用腾讯视频等软件播放视频,并慢放比赛录像进行数据统计,记录所需的相关数据。

(3)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谌龙和桃田贤斗比赛的观察统计,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谌龙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的详细技术对比统计,了解他们的得失分有效手段与失分不足之处。

3、结果与分析

3.1、发球、接发球技术分析

(1)发球技术。

表1 发球落点统计表

如上表发球落点情况统计表中:两局比赛,谌龙和桃田贤斗发球都是网前球,因为对方选手都反应快,而且准备充分,进攻凶狠,反而减短了自己的反应时间,造成接球失误。桃田贤斗发网前球落点全部落在1号和5号区域(前发球线中间位置),发球以稳为主,减少失误,限制对手,避免给对手直接进攻机会,但相对单一;而谌龙在两局比赛中发球落点在1号和5号区域均占了80%左右,其余落点均在2号区域 (靠边线的位置),第一局比赛中发球落点有19.05%在2号区域,而第二局比赛落点在2号区域则更多,达到23.81%,这样发网前球是为了不让对手摸清网前球的落点位置,减少发球方在处理第三拍时的压力,尽量掌握该回合的主动权,从而抢夺比赛的先机,寻找进攻机会。

(2)接发球技战术。如表2所示,接发球是根据发球方式和发球方站位来选择回球,确定能否最先获得该回合的主动,如果选择不对,效果不好,则容易造成失误,因此高质量接发球是比赛关键环节,需要运动员达到最佳状态。从两局比赛中可以看出谌龙和桃田贤斗在接发球普遍采用推后场和挑球,这样可以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应对下一拍,不会导致被动,并且在回球质量很高的情况下对手不会勉强的进攻。除了挑球和推后场以外,他们也均运用了一些勾球和放网技术,但是谌龙相对没桃田贤斗运用的多,这些都是为了不让对手摸清自己接发球习惯,打乱对手的节奏,再通过调动对手跑动,消耗体力,寻找直接进攻或者创造进攻的机会,让对手处于被动状态,更便于自己得分。

表2 接发球技术统计表

3.2、前、中、后场技战术分析

(1)前场技战术。

结合录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们技术运用的不同,谌龙在第一局比赛中主要是利用挑球和推球来防守和过渡,加之他的臂长,防守范围大,很好地控制了体力和防守都较弱的对手,为下一拍争取了更多准备的时间。第二局则主要因对手体力消耗过大,反应慢,而自主创造机会得分。桃田贤斗则是利用自己技术精湛,反应快的优势,多使用搓球和放球的时候制造机会在网前扑球,但因体力不足常被多方压制。

(2)中场技战术。

通过录像可知,第一局比赛中谌龙和桃田贤斗中场技术多采用放球为主,但桃田贤斗的勾球和挡球运用相比挺多,利用平抽快挡技术保持比赛的主动和进攻,进而消磨对方耐力,不让自己被动。第二局两个人都是多以拉吊为主,虽然谌龙体力占优势,但是两个人体力都消耗过大,都多用挑球,挑球是过渡期,缓解己方的被动局面,其次是挡球,有效的限制对手的连续进攻,进行节奏调整。总体来看,他的中场技术使用比前场少很多,都是为了更充分的调动对手,不让对方可以轻易接到。

(3)后场技术。

两局比赛谌龙和桃田贤斗在后场技术中,劈球所占比例都很大,是因为劈球飞行的距离更短,速度快,极考验羽毛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其次是高远球,大多是在被动时候用打高远球来过渡,并且后场的高远球和劈球结合起来完成拉吊,消耗对方,在适当的时候突击下压得分。在观看录像观察时,看出桃田贤斗的体力和谌龙相差挺大,并且防守范围也不及谌龙,因此桃田贤斗在第一局想靠突击下压迅速得分都几乎被破解,其体力下降很快,在第二局就减少使用,而谌龙体力偏好,发现桃田贤斗杀斜线技术熟练、失误低、加之其反应偏慢、回球质量不高,便在第二局,通过增加下压球次数,杀斜线球得分,不给对方进攻机会,做到一拍制胜。

3.3、双方得失分情况

表3 得失分统计表

由上表可知,第一局可以看出谌龙的失误挺多,而桃田贤斗则不然,被动失分是主动失分的二倍,由此看出第一局中谌龙比桃田贤斗的防守好一些。第二局谌龙的失误相对减少,可桃田贤斗的失误因自己消耗过快增加不少,再加上体力不支,导致的回球质量也不高,被对方压制得分。

4、建议

谌龙在保持体能训练,发球落点多变的情况下,在保持自身优势的技战术能力,力求达到技术多变,战术灵活的效果并且多练习搓、放、推球结合的方法,加强中场技术与前、后场技术之间的衔接,促进前、中、后场战术之间的融合,力求灵活多变,提升在中场对抗的威胁性,注意扑球、杀球、搓球技术的正确发挥,从而提高比赛的成功率;桃田贤斗则得加强体能训练,练习多落点的发球,根据对手的特点,加强其特长与短板的训练,也可针对主要对手制定具体战术,创造直接得分技术、直接得分技术的使用应该灵活多变,尽可能做到技术多元化。

猜你喜欢

谌龙后场落点
谌龙:老将的坚守与坦然
羽毛球优秀女单运动员马琳后场技术使用特征分析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一个谌龙球迷的内心独白
谌龙: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谌龙: 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