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运动损伤调查与研究

2021-07-05卢李琴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比例云南

卢李琴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选题以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和教练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搜集2015-2020年有关高校田径运动员损伤的相关论文,了解近5年来高校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得到第一手研究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2)访谈法。

通过对周围老师、同学进行面谈及实地观察,以获取他们对于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运动损伤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调查工作做了铺垫,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3)问卷调查法。

依据调查分析目的,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运动损伤的调查问卷,向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发放问卷,根据所收取的问卷,为写论文做铺垫。

(4)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软件将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运动员基本情况

(1)田径队运动员男女现状。

从表1的调查数据中显示,云师大田径运动队队员男女比例情况,田径运动队总人数为39人,其中,男生人数为2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64.1%;女生人数为14人,占总人数比例的35.9%,从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的男女比例情况来看,男生运动员居多,女生运动员在少数。

表1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男女比例现状调查

(2)田径队运动员专项分组情况。

从调查数据显示,云师大田径运动队队员专项分组情况,田赛项目人数为11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8.2%,其中,跳远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12.82%;三级跳远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比例的10.26%;铅球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比例的5.12%;径赛项目的人数为27人,占总人数比例的69.23%;其中,短跑专项的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比例的33.33%;中长跑专项的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5.64%;跨栏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比例的7.69%;竞走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57%;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57%。从专项分布情况来看,云师大田径队队员主要集中在径赛项目中的短跑和中长跑这两个项目中,而田赛类项目的专项分布主要集中在跳远和三级跳远。

(3)田径队运动员的训练年限。

云师大田径运动队队员的训练年限调查中,训练年限小于等于3年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比例的10.26%;训练年限在4-5年之间的人数为20人,占总人数比例的51.28%;训练年限大于等于5年的人数为1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38.46%。可以看出,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的训练年限占比中,主要集中于4-5年和6年以上的训练年限,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都是靠日积月累练出来的,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人的训练年限在5年以上。

2.2、教练员基本情况

(1)教练员基本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都属于比较年轻的教练团队,都属于高校毕业,拥有运动员经历,拥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从执教年限来看,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三名教练员的执教年限都是7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训练以及比赛经验;优秀的教练员团队,是保障运动员良好训练的重要因素。具有比较丰富的训练经验,能够结合运动员自身情况制定和安排科学合理的训练,能够有效的预防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即便是发生了运动损伤,教练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运动员的损伤降到最小,从而对运动员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良好的教练员团队在后期运动员康复的过程中,也担任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根据运动员的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及及时调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和安排。

2.3、不同项目的运动损伤因素

把运动损伤病程划分为:急性损伤、慢性损伤,其中,针对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运动损伤情况来看,急性损伤:是指在比赛或者训练中,突然引发的运动损伤,常常由于做某一个技术动作时突然造成的伤害,造成运动员无法继续运动,慢性损伤:慢性损伤和运动员本身所参与的运动项目有着密切联系,有时为急性损伤处理不当,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过早的参与日常训练,有时为训练安排不妥当,造成局部训练量和运动负荷过大,通过慢慢积累所造成。

(1)跑类项目运动损伤因素。

调查数据中显示,跑类项目的运动损伤性质中,急性损伤的人数比例为62.8%,慢性损伤的比例为37.2%。在跑类项目中,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肌肉收缩能力快,需要快速力量,因为跑类项目的特点,所导致跑类项目中的急性运动损伤占主导。

(2)跳跃类项目运动损伤因素。

调查数据中显示,在云师大田径运动队中,跳跃类项目的运动损伤性质中,急性损伤的人数比例为64.5%,慢性损伤的比例为35.5%。在跳跃类项目中,根据其运动特点,也是和跑类项目一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肌肉收缩能力快,需要快速力量,因此所导致跳跃类项目中的急性运动损伤占主导。跳跃类项目中受伤部位的比例为,大腿受伤比例为23.4%;膝的受伤比例为45.6%;腰的受伤比例为14.8%,踝的受伤比例为16.2%,主要受伤集中于膝盖。

(3)投、掷类项目运动损伤因素。

在云师大田径运动队中,投掷类项目的运动损伤性质中,急性损伤的人数比例为62.2%,慢性损伤的比例为37.8%。在跳跃类项目中,根据其运动特点,也是和跑类项目一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肌肉收缩能力快,需要快速力量,因此所导致跳跃类项目中的急性运动损伤占主导。投掷类项目中受伤部位的比例为,腰部受伤比例为42.6%;肩部为40.4%;髋部受伤比例为10.2%;膝盖受伤比例为为6.8%。根据运动特点,主要受伤部位集中于腰部和肩部。

综上所述,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所发生的运动损伤也不一样,从运动损伤的性质来看,跑类、跳跃类和投掷类运动项目都属于需要快速力量和肌肉快速收缩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的运动损伤性质都以急性损伤为主,而从受伤部位来看,跑类运动项目的受伤部位集中于大腿,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为大腿肌肉的拉伤;跳跃类运动项目的受伤部位主要集中于膝盖。

表2 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运动损伤因素调查

根据上表的调查数据显示,将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分为身体因素、技术因素、训练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四个因素来分析影响云师大田径运动队运动损伤的因素。其中,跑类项目中,认为技术因素影响运动损伤的人数占比为32.6%,排名第一;认为训练因素影响运动损伤的人数占比为22.4%,排名第二;认为身体因素影响运动损伤的人数占比为17.4%,排名第三;跳跃类项目中依次为技术因素、身体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人数选择比例为28.4%、22.5%和16.6%;投掷类项目中依次为技术因素、身体因素以及训练因素,人数选择比例为 29.6%、25.3%、15.6%。

从数据中得出,影响云师大田径运动队运动损伤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技术因素,因为熟练的掌握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术动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其次影响的因素为身体因素,运动员自身优秀的身体素质,是保障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标准,良好的身体素质,对运动损伤的发生会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影响云师大田径运动队队员运动损伤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技术因素、身体因素两方面。

2.4、不同项目运动损伤的康复情况

(1)跑类项目运动损伤康复情况。

云师大田径运动队队员在运动损伤发生以后,会根据运动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恢复措施以及训练计划,其中,运动损伤发生以后选择继续坚持训练的人数占比为30.3%;运动损伤发生以后边训练边治疗的人数占比为48.3%;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停训接受治疗的人数占比为21.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运动损伤发生以后,运动员自己本身还不重视,还是依旧参加训练。

(2)跳跃类项目运动损伤康复情况。

云师大跳跃类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发生以后采取的恢复措施,其中,运动损伤发生以后选择继续坚持训练的人数占比为28.6%;运动损伤发生以后边训练边治疗的人数占比为46.7%;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停训接受治疗的人数占比为24.7%,跳跃类项目的运动员还是有一大部分运动员在坚持训练。

(3)投、掷类项目运动损伤康复情况。

云师大田径运动队投掷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坚持训练的人数占比为29.3%;边治疗边训练的人数占比48.6%;停训接受治疗的人数占比为22.1%。也和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一样,在运动损伤发生以后还是继续坚持训练。在不同运动损伤发生时,教练员都会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运动损伤进一步严重。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队员在发生运动损损伤以后,选择继续坚持训练的运动员占主导,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意识和认知还不够,往往会导致运动损伤的进一步加重,而教练员在运动损伤发生以后,会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和训练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动员运动损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云师大田径运动队在比赛和训练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多为急性损伤,慢性损伤占比比较少,其中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膝盖、肩部、腰部、髋部;

(2)从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中,从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分为身体因素、技术因素、训练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四个因素来分析,其中,影响云师大田径运动队队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在技术因素、身体因素两方面;

(3)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从运动损伤发生以后的恢复阶段来看,云师大田径运动队在恢复措施方面,大部分人都选择坚持继续训练,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停止训练接受治疗。

3.2、建议

(1)教练员在运动损伤发生的过程中,应当担任很重要的角色,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程度,合理安排运动员的恢复性训练计划,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

(2)加强运动员对于运动损伤的认知,加强对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让运动员自己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影响,从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就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配合治疗;

(3)运动员在训练时,要注意自己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良好的身体素质会从根本上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比例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人体比例知多少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