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与专业融合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
2021-07-05包振华
包振华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世界潮流,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传统产业通过融入高新技术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造。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渗透到纺织服装产业的各个方面,使纺织服装产业从研发、生产、质检到营销、贸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逐渐显现出很多问题,如制造业沿价值链攀升和融合发展的能力不够,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持不够等[1]。这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产业融合所需的新型人才严重不够,难以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将从产业融合对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出发,探索高等教育专业融合的必要性及其融合途径,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能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一、 产业融合式发展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贸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经济面临需求增长缓慢、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库存较多、资金周转不畅、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1. 高能耗低产出等突出问题倒逼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当前,我国主动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如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纺织印染企业污水排放量大、废水回用率低、难处理,且存在区域性集聚现象,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行业。传统纺织印染生产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还会产生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纺织品品质和功能,减少化学品使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印染加工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推动印染行业形成以低碳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后,印染行业将重点发展实现生产及产品关键参数的快速采集、印染装备互联互通技术,并进一步开发具有自动排产功能的印染专用MES系统。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以制造业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和向中高端迈进的主要动力[3]。
2. 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向其他产业领域的渗透融合,许多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产业融合已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来源。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策略。如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率先打造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相融合的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使得纺纱工厂“夜间无人值守”成为可能,万锭纱生产线仅需15人,新产品贡献率超80%[4]。除纺纱外,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还覆盖了织造、印染、服装等整个纺织产业链,引领了纺织生产方式智能化转型升级。
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全方位渗透推动着产业内部的结构分化和跨界重组,构成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纺织服装行业,在大数据、智能制造、3D试衣等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批量个性化定制成为服装企业新的生产模式之一。从图纸设计到面料选择、手工刺绣或印染再到裁剪缝合等,客户都可以亲自“操刀”。建“智能工厂”、开“智慧门店”是服装企业提升经营效率的新手段[5]。通过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缝制设备的研发创新与普及应用,服装行业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中得到新的发展。随着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服装制造方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而智能制造则是传统服装行业未来转型的必由之路。
二、 产业融合需要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迭代,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最终必将影响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进程。
1. 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需要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大数据的运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使得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从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及共性技术、智能纺织装备、化学纤维智能制造车间(工厂)、纺织加工智能车间(工厂)、染整加工智能车间(工厂)、服装设计与加工智能化、纺织服装制造及网络协同制造、智能纺织材料八个技术方向发展[6],标志着传统的纺织产业在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产业融合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制造的大量使用,人才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如机器人、AI、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工业4.0所需的九大核心技术领域方向的技术人才;(2)融合智能制造所需的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既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在整个生产流程上具备规划和统筹运作的技能;(3)系统级人才或者管理与技术兼备的高端人才,能统观全局,同时具备很强的管理与领导能力。以服装企业为例,过去车间只需要一些辅助工、裁剪工、缝纫工等不同工种人员就可以实现运作,而现代企业需要懂IT、懂服装、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18年9月麦肯锡发布的《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模拟计算》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重复性劳动和少量数字技术为特征的岗位已经由过去的40%下降到30%[7]。人才需求整体格局的变革不仅使简单技能人才的需求减少,同时也限制了单一学科及专业知识人才的上升通道。
2. 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影响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目前存在的主要就业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即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新技术、新模式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代人”的广泛运用,给劳动密集型岗位带来一定冲击;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又带来就业弹性提高、智力型岗位激增。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制约了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目前,高校知识结构单一和学科结构不够优化的专业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规模,更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也会阻碍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的发展。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随着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带来的变革,智能设备的使用逐渐普遍化后,传统的技术岗位,如挡车工、缝纫工等低技术含量工种将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企业对一线普工的需求下降,对技术型、专业型研发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一些技术岗位如工艺设计师、制版师等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使用而发生变化。
三、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困:专业融合进程与产业融合速度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匹配
产业融合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人才培养是关键动力和根本保障。产业融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融合,即专业融合与产业融合要尽可能保持同步,且主要以信息技术和产业链为纽带。
1. 产业融合对专业融合的要求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集业务、技术、营销、管理、法律等多种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人才将是人才市场的主流,传统单一型人才将慢慢被边缘化。在纺织服装产业中,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大量应用,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云[8]成为一个新的概念,如图1所示。依托产业大数据,纺织服装产业未来以产业协同创新与个性化需求为发展方向,通过“云”技术,将纺织服装产业的“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设计”组成一个闭环,打造一个从纤维、纱线、面料、服装智能制造到商业服务的“智能云”全产业链。基于这个纺织服装“智能云”产业链,其涵盖的知识结构将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同时包含大量的信息化、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元素。由此可见,现有的纺织服装专业需要深度融合,这既是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结果,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扩大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图1 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云
2. 高等学校专业融合进展缓慢
专业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专业合并,而更多体现的是学科交叉、知识构成、理论渗透、技术融合、方法互鉴。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专业融合更多的是指主修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的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构合理、技术方法均有、能力素质兼备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明显赶不上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刚性”过强。从专业设置的口径看,学科专业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较窄。而在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过多偏向于学科本位的情况下,应适当向社会需求本位倾斜,根据社会需求、市场反馈信息重新审视和考虑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
以纺织服装专业(群)为例,现有纺织服装专业(群)的知识结构仍以传统纺织服装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为主,虽然信息化技术或手段有一定程度的融入,但总体上对新知识结构的融合非常有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融合机制不健全。学校设置专业时基本上是按照条块分割形式设立的,各专业之间相互独立,专业融合受到机制、体制等因素的限制,融合渠道不畅通。(2) 知识体系框架不稳定。产业融合步伐过快,而专业融合赶不上其步伐,即使有融合,其知识结构也不太成熟,知识体系框架不稳定,无法形成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3)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专业融合需要资源共建共享,但高校内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这种资源不均衡影响到专业融合进程。(4) 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专业融合需要复合型教师队伍,现有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有效融合专业知识,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产业融合大背景下,以跨界、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今后高校专业融合的“风向标”。
四、 解决途径:产业融合与专业融合互为驱动、协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从我国技术工人队伍现状看,相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发展动能转换以及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艰巨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8]。从教育层面看,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专业融合和发展,并以此驱动教育变革;同时,专业的有机融合也给教育带来改革创新,培养的新型人才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创新并向高质量发展。
1. 构建产业融合与专业融合互为驱动、协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明显赶不上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高校要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就必须打破现有专业设置局限,以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核心实施专业融合,在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有所取舍,要舍弃不合时宜的元素,添加符合产业发展的各相关元素,以保持专业的前瞻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以纺织服装专业(群)为例,构建产业融合与专业融合互为驱动、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即对原有的专业主体结构做适当的取舍(减法操作),对融合平台根据专业(群)的实际需要,考虑前瞻性,采取嵌入式方式(加法操作)植入到课程体系或课程教学内容中,以保持专业课程体系能与产业发展接轨,保证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图2 产业融合与专业融合互为驱动、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对接产业融合目标要求,高校内部实施资源共享,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为满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专业融合必须紧跟产业融合的步伐,与产业融合的市场需求接轨。高校应通过调整专业体系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新的教学理念、内容、知识结构、方法与手段等引入到专业教学中,以培养满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
(1)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高校进行专业融合的一大障碍就是学校的各学院教学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目前,各高校的教育资源种类虽因各自的建设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课程资源库、师资队伍等,这些资源基本上都是由各二级学院建设、管理和使用,互相交叉融合的地方不是很多。由于受到现有管理体制的限制,专业融合时要想有效利用校内这些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在校级、院级等层面进行协调,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或融合,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专业融合才能顺利进行。
(2) 课程体系重构。我国高校现有的专业体系架构中知识比较单一,内涵与外延都显得较为薄弱,而产业融合既是跨领域融合,也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融合。这就需要破除传统单一专业的各种限制,将专业知识向专业群的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培养满足全产业链的专业技能人才。在纺织服装专业(群)中,核心部分是其自身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以此为基础,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将产业融合所需的专门知识有机地嵌入到专业的主体构架中,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新旧知识的转换和融合,使之更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要打通现行专业设置的壁垒,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五、 结语
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表明,产业的未来发展对跨行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产业融合与专业融合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紧跟产业融合的不断变化,人才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使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专业融合与产业融合需要精准对接,为此高校应对现有专业进行有效融合,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