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7-03张洪丽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血管心肌梗死计划

张洪丽

(南阳市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不良行为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通过实施不良行为干预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项对79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的多中心随机试验提供了行为指导干预,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冠心病患者2年心血管风险评分显著降低[1]。一些研究提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应该在入院后立即开始实施心血管风险行为干预策略,以最大限度发挥风险管理的效果[2]。此外,住院期间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护理过程也是优化预后结局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实施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通过识别个人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利用目标导向策略对心肌梗死患者行为进行调整,并评估该护理计划对患者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南阳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4例,入选标准是: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和(或)非ST段抬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016年7月~2018年6月就诊患者纳入对照组,2018年7月~2020年6月就诊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脏康复护理。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后6~8周、出院后6个月通过随访以收集有关心血管风险因素、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评分。所有调查问卷都由患者或家属协助完成,护理人员从电子病历中收集有关患者基本信息和健康相关特征的资料。

所有患者入院后2 d内实施教育计划干预,出院前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并获得关于如何改变患者健康行为的信息。目标达成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活动,通过一个过程来实现感官知觉、概念化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主要是:首先由护理人员利用电子病历和问卷提供的信息通过Framingham多变量风险因素模型分析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然后与患者共同讨论如何制定基于特定风险因素管理目标及行为的调整方案。然后由患者和对应的护理人员签署合约,以保证患者得教育计划中遵循行为调整方案。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方案:a)护理人员根据电子病历和患者填写的问卷分析心血管风险因素;b)与患者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基于风险管理控制的具体目标及行为调整策略;c)患者和护理人员签订合约,以保证患者遵循计划和行为调整;d)干预两周后通过预先制定的随访策略在患者门诊复查或电话沟通讨论目标实现进度及风险因素调整等。每次15~20 min,每周一次,然后每月一次,最长可达6个月,对患者预期目标、生活方式中难以改变的风险行为进行指导;e)在6~8周和6个月时通过Framingham风险评分、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估风险因素管理情况和行为调整结果。

1.3 结局评价指标

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开发的特定多变量风险因素模型计算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测量。SF-36由八个量表组成,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健康行为量表对患者健康行为进行测量,该量表由健康责任、饮食习惯、锻炼、压力管理和吸烟习惯组成。得分越高表明健康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患者平均年龄(56.19±11.06)岁,两组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健康行为或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点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风险评分。本研究中除了空腹血糖外,其他风险因素及评分之间没有显著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但本研究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时间效应交互作用,提示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应用的有效性。一项研究发现,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干预一年后各组心血管风险评分有显著差异,该研究中患者被分配到常规护理或生活方式管理计划,均使用相同药物干预治疗,通过调整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得到与本研究相似结论[3]。证实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接受目标导向教育的患者表现出了更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终身致力于改变生活方式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水平,由于初始行为的改变通常不会长期持续,因此需要各种激励策略应用教育计划中[4]。本研究在患者治疗的早期阶段通过Framingham风险模型评估患者个人风险评分,并基于此与患者沟通、讨论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医护双方的共同决策可以确保制定出患者最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行动教育计划将由双方签署合约以确保患者承诺长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5]。本研究结果表明,由护士主导的目标达成理论可以长期改变生活方式来有效地管理心血管风险,从而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早期实施目标导向教育计划能够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调整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血管心肌梗死计划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