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03程浩浩
程浩浩
(汝州市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599)
随着高血压病程的不断延长,病情的逐渐加重,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生机率将明显提高[1]。通常情况下,当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程达到5~10年后,将会伴随轻度至中度的肾小动脉硬化出现,同时会导致肾小管功能发生改变,由此产生肾单位萎缩、肾小动脉硬化等症状,致使患者的肾功能出现衰竭[2]。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常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加之多数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血管硬化症状,若无法对其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则将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即肾损害[3]。所以通过有效的手段,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并对其出现的早期肾损害症状进行缓解或逆转,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预后得以有效改善[4]。本次研究选取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8例,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选取该时期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0~79(71.5±4.3)岁,高血压病程4~17(7.2±2.2)年,血压分级:1级18例,2级19例,3级7例,危险分层:低危21例,中危20例,高危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62~78(71.3±4.1)岁,高血压病程4~15(7.1±2.1)年,血压分级:1级16例,2级20例,3级8例,危险分层:低危20例,中危19例,高危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年龄≥60岁;蛋白尿症状发生前存在超过5年的持续性高血压;24 hmALB值超过30 mg;入组前2周未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排除标准: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梗死患者;机体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对本次研究用药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指导其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控制;饮食上将钾的摄入增加,将钠的摄入减少,同时尽量少饮酒,不可吸烟;指导患者开展适度锻炼;为患者开展调脂治疗。除接受基础治疗外,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上海德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8372)治疗,按照5 mg/次、2次/d口服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片(海南敦豪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24721)进行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药量降至2.5 mg/次、2次/d;替米沙坦片按照80 mg/次、1次/d,口服用药。两组共进行8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压水平、肾功能以及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DBP)水平和收缩压(SBP)水平;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mALB和β2-MG的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法,BUN和SCr的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疗效判定:经过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的DBP降低>20 mmHg或SBP降低>10 mmHg,同时DBP和SBP降低至正常水平范围,则为显效;经过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的DBP降低10~19 mmHg或SBP降低0~10 mmHg,同时DBP和SBP降低至正常水平范围,则为有效;经过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肾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嗜睡1例,乏力1例,头痛2例;观察组出现乏力1例,心悸1例。在对患者用药进行调整后,不良反应均得以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40)。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在高血压患者中,出现早期肾损伤的患者比例也较高[1]。有资料显示,在各类原发或继发性肾实质性疾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所占比例超过80%[2]。无论患者肾脏损伤病因如何,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均可对肾脏病变持续发展得以有效控制[1,3]。
在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但要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肾功能损害进程得以延缓,同时在用药时也需注意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所选用的药物尽量为具备肾功能保护作用的药物。本次研究通过设立对照的方式开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片展开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肾功能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用药量方面,由于观察组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因此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用量上减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造成头痛、嗜睡不良反应几率。本次研究中两组均存在血压控制处于无效程度病患,经全面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基础血压偏高(SBP≥180 mmHg,DBP≥110 mmHg)且在治疗期间未合理控制饮食,研究结束后需对其日常运动、饮食结构、情绪控制加强干预,同时考虑在避免发生低血压基础上按照5 mg/次、2次/d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80 mg/次、1次/d口服替米沙坦片模式治疗。
替米沙坦属于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可结合机体血管平滑肌AT1受体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由此降低末梢血管阻力。相关资料报道称,替米沙坦能够通过对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进行抑制起到降压效果,且替米沙坦常规治疗高血压可使机体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有效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但不会明显影响心排出量、肾血管阻力、射血分数以及肾血流量。提示替米沙坦可使血管阻力得以有效改善,同时降低血压,几乎不会损害机体心肝肾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SCr和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替米沙坦不会明显损害肝肾功能。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β2-MG和m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在检测高血压肾损害中β2-MG和mALB属于早期重要指标,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证实替米沙坦可起到有效肾功能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使患者的血压和肾损害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