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意义研究

2021-07-03王宗立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抗凝剂白细胞血小板

王宗立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6)

体检者在开展血液细胞检测工作,主要针对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白细胞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实施检测[1]。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期间对血液细胞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所在,以对血液细胞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9年5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各100例血液细胞检验者作为试验对象;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65岁,平均(32.79±2.35)岁;血型为O型、A型、B型以及AB型患者例数分别为57例、67例、47例以及29例。所有患者均未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重大精神疾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就其晨起空腹进行告知,对其4 mL静脉血进行抽取,于不同试管中进行盛放,并且针对每名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平均2份划分,完成后展开下述操作:利用EDTA-K2抗凝剂进行不同浓度比例稀释,分别为1∶5 000以及1∶10 000,之后于患者血液样本中加入。合理展开储存处理工作,完成后于5℃环境中进行储存[2,3]。保持30 min放置后,针对获得的静脉血分别进行0.5 h以及5 h的放置,对于其中一半,利用迈瑞BC6800仪器完成检测,保持2 h放置后,针对静脉血中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白细胞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进行记录[4,5]。

1.3 观察指标

就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所有血液细胞检验者检测结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抗凝剂配比检验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抗凝剂配比临床检验结果对比

2.2 不同放置时间检验结果对比(见表2)

表2 不同放置时间检验结果临床对比

3 讨论

临床为了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显著提升,需要将前期质量控制力度充分加强,并且在开展血液检测工作前,要求检测人员需要对自身专业技能进行充分巩固,对于血液细胞检测技巧进行充分掌握,对于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考核。具体检查前,需要对检测医疗设备同检测试剂匹配的良好性进行分析,防止呈现出匹配失误的现象;在进行检查期间,对于设备有无呈现出系列异常现象需要随时观察;就检测温度进行合理掌握[4]。完成血液细胞检测后,针对体检者的血液需要认真展开检测分析工作,就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加以明确,针对下一环节检查进行充分明确,最终就检查结果积极展开评估分析工作[5]。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1∶5 000组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均低于1∶10 000组明显,放置30 min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均低于放置5 h明显,从而证明在进行血液标本检验期间,选择不同的抗凝剂配比以及不同的放置时间,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均存在差异,对此针对血液细胞检验期间各环境需要认真做好监控工作,检验人员对自身知识储备进行不断深化,将检验技术进行充分优化,日常工作期间对于严禁态度的保持需要做出保证,从而对于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做出保证,最终使得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获得显著提升,充分发挥检测自身价值,为疾病患者的及时诊治奠定基础,对其疾病转归显著促进。

综上所述,血液检测属于应用率具有显著特点的体检方法之一,期间存在诸多因素会对血液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了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正确性做出保证,对于血液细胞检测方法需要进行合理控制。

猜你喜欢

抗凝剂白细胞血小板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