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 例临床观察
2021-07-02柯文金
柯文金
(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以下简称DPN)属于糖尿病迁延不愈所引发的常见并发症,以便秘、腹胀、异常汗出、肢体麻木、病理性神经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DPN 发病机理目前并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免疫功能受损、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受损、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代谢失调与DPN 发病密切相关[1]。采用西医治疗DPN的疗效欠佳,而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DPN 具有诊疗思路完整的特点,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也有较明显的优势。研究观察中医经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55 例DPN 患者,现将临床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10 例DPN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 例,对照组年龄33-75 岁,平均(53.56±6.18)岁,男患:女患=30:25,糖尿病病程2-18 年,平均(9.56±1.65)年;观察组年龄31-73(54.97±7.03)岁,男患:女患=31:24,糖尿病病程2-16(9.11±1.43)年。2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13 年公布的《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诊断标准[2];(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气虚血瘀证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四肢麻木乏力、指端末梢有刺痛感、懒言少气、皮肤有蚁行感、舌质黯淡、苔薄白,脉细弱,皮肤有瘀点、瘀斑,属气虚血瘀证患者;(3)经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4)认知功能正常者;(5)患者对本次研究过程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处于备孕期者;(3)合并有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疾病者;(4)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慢性并发症、其他系统病变者;(5)神经病变由颈、腰椎疾病、脑梗死引起者;(6)神经损伤由化疗药物引起者;(7)合并有糖尿病足部溃疡者;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首先予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等一般治疗,在血糖稳定2周后,采用西药治疗:(1)甲钴胺注射液(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070063)肌注,1 次/d,0.5mg/次;(2)维生素B1 片(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第一厂生产,国药准字H41021064)口服,3 次/d,10mg/次;(3)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S.p.A 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8)口服,1 次/d,100mg/次。每个疗程1个月,共治疗3 个疗程。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炙甘草6g,麦冬13g,地黄10g,红花10g,地龙30g,赤芍15g,当归15g,桃仁30g,黄芪30g,川芎15g,鸡血藤30g,将上述中药置于水中浸泡1h 后水煎300mL,每次口服100mL,每天3 次。每个疗程1 个月,共治疗3 个疗程。
1.5 观察及评价指标
(1)检测治疗前后2 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2)检测治疗前后2 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 血糖和空腹血糖(FGB)水平;(3)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DPN中医症候积分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肌肤甲错、肌肉萎缩、肢软无力、肢体怕凉、肢体刺痛、肢体麻木、多汗、心悸、懒言气短、乏力倦怠等症状发生的轻重程度进行评分,无症状记0 分、轻度症状记2 分、中度症状记4 分、重度症状记6 分;4)对治疗前后2 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4]进行评价,该量表评价包含9 个维度(情感职能、活力、健康变化、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生理功能)36 个评分项目,评分结果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6 疗效评价
(1)显效: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大于5m/s,传导功能正常,血糖控制良好,膝腱反射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2)有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但提高小于5m/s,膝腱反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显著;(3)无效:神经传导速度、血糖水平、膝腱反射、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1.7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收集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 组间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 检验,当数据不满足正态性分布时应用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用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2 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正中、腓总MNCV、SNCV 值均显著升高,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检测值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 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
表1 治疗前后2 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
2.2 2 组患者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与治疗前对比,2 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FPG、2hPG、HbA1c 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检测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FPG、2hPG、HbA1c 水平对比(,n=55)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FPG、2hPG、HbA1c 水平对比(,n=55)
2.3 2 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情况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情况对比(分,)
表3 2 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情况对比(分,)
2.4 2 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 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5 2 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DPN 的发病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并在糖代谢调节异常基础上而诱发,且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在DPN 发生进程中起到重要影响。研究显示[5-6],DPN 的重要致病因素为糖代谢紊乱导致的血管受损,微血管基底膜会因为血管受损而逐渐增厚,进一步引发血管管腔狭窄、增生变性,引起神经组织缺血、变性,出现不可逆性损伤。西医治疗DPN 主要以改善神经、血管微循环,口服维生素B 为主,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
DPN 归属于中医“痹症”病范畴,病机为长期消渴,久病入络,损伤血脉致血瘀,肾精气血亏损,致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经络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脉络瘀阻、气滞血瘀为DPN 主要发病病机,属于本虚标实症候,本为气虚,标为血瘀。治则应为通络祛瘀、活血止痛、益气补肾。有研究报道[7],神经鞘会因为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粘度显著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改变,红细胞聚积指数提高,进一步出现组织血供下降,而引起传导速度下降、神经鞘脱失。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体现了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方中黄芪性味甘,治疗脾气虚症为主,补益脾胃、固表益气;当归性味重而甘,养血补血调经、通络活经;地龙性味咸寒,除痹通络,平肝清热。现代医学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改善心功能,预防血栓形成,调节机体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血糖等功效;牛膝、当归可修复神经损伤,改善血液流动,提高血管弹性,促进机体造血。诸药相合共同起到通络祛瘀、活血止痛、益气补肾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正中及腓总MNCV、SNCV 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中医症候评分、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试验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加减可以显著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系统微循环,有助于神经细胞进行修复,改善周围受损神经生理功能,保护内皮组织细胞。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证明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缓解DPN 临床症状。
综上,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DPN 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粘度,对神经传导功能起到改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