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主题单元的三种学习支架
——以《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为例
2021-07-02□陆勤
□陆 勤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属于历史专题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感悟先辈们走出苦难,复兴中华的艰难历程,梳理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1《]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全社会进行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如何引导小学生学好历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值得教师充分思考。
历史题材远离学生的生活,给一向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对接生活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历史事件浩繁复杂,学生难以在40分钟时间内感知并萌发积极情感。课堂教学主要靠教师讲解,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学习;师生问答是历史课文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深度学习难以真实发生。基于以上教学问题,教师尝试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主要教学策略如下。
一、精选素材支架,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极其精练,给学生的历史题材学习带来了困难。教师应针对精简的文字,为学生提供素材支架,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与丰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为萌发其积极的情感做好铺垫。
(一)立足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素材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这些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就是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限于版面,教材往往只用几个关键词、一两句话简要交代历史背景。对此,教师应补充相关素材,架设素材支架。
1.选择素材,紧扣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素材选择一定要紧扣环节教学目标。例如教材第59页,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教材上是这样表述的:“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在英、美、法、日等国的操纵下,战胜国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这个“待遇”就是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索,学生想知却不得知。于是,教师补充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应该得到的权益”和“实际得到的权益”对照表(如表1)。
表1 巴黎和会上中国“应该得到的权益”和“实际得到的权益”对照表
在强烈对比中,学生快速理解了“战胜国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充分感受到中国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这也为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中的口号做好了准备。
2.裁剪素材,趋利避害。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材料,使得过去的时空与人物得以“再现”,是对历史形象化的叙述。为了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感性认识,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段,弥补文字阅读枯燥的缺陷。需要注意的是,影视作品是加工过的艺术作品,要变成素材支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裁剪。
教师应裁剪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画面。例如,电影《建党伟业》中描写五四运动的镜头有学生罢课游行、集会演讲,还有冲击官邸,掀翻桌子,点火焚烧……作为成人一定能理解当时青年学生愤慨行为的背后是拳拳爱国之心。但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并未完全成熟,看到这些画面,或许会认为对他人存在不满可以用这样的行为进行抗议。这显然与法治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于是,教师将画面定格在群情激愤的游行队伍上,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画面隐去,推出教材中关于五四运动影响的文字,留下原有的声音背景。学生在声音中继续感受游行场面的声势浩大,同时通过文字来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
此外,比较血腥的画面也应隐去。作为中国人,一定会记住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引导学生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不等于给他们直接呈现这些血腥的画面。对此,教师可以隐去画面,播放声音,例如儿童凄惨无比的尖叫声、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学生从声音中猜测可能发生的事件。基于学习目标对素材支架进行选择、裁剪、加工,是为了让素材支架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二)厘清时间脉络,丰满素材支架
限于教材版面,教材对事件背景只能一笔带过,给学生学习历史事件带来困难。于是,教师以时间为脉络,借助“年代尺”,丰满素材支架,为学生介绍背景,厘清时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时代的产物。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中国屈辱的近代史,感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教师采用了年代尺支架,如图1。
图1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隐蔽的,教师无法探知学生是否对特定史事具有时空明确的了解,教师所能进行的教学把握方式,就是让学生“说出”。[3]呈现年代尺,能够让学生在经历自主阅读后进行表达,并通过朗读,加深对事件的印象,通过表达内化对事件的理解。
二、提供阅读支架,明确信息处理
历史题材的教学也需要阅读,阅读内容包括教材正文、阅读角文字、活动园要求等。教材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如果细细阅读,同样能获得大量信息。
(一)前置问题支架,增强信息提取能力
“一切历史书写的主要问题,以及我们在关注历史认识时所欲解决的问题都是选择问题。”[4]历史题材的学习可以通过前置问题支架,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阅读信息,梳理信息,提炼信息。
1.设置大问题。大问题,一般是指有多元答案的问题。有了大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基于自身的学情进行文本阅读,找到不同的相关信息。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59页的阅读角“五四运动”,设置了“你对五四运动有哪些了解?”的问题支架。这是一个大问题,其答案很多元。因此每个学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阅读文本,并积极发言。
2.问题前置。教师也可以先告知问题,让学生明确阅读文本、画面、数据等,再用任务驱动阅读,让阅读行为更有目的,更有效度。
(二)跟进理答支架,提升信息梳理能力
学生在问题支架帮助下自主阅读找到的答案可以分成两类,少部分学生会依据文本信息,内化信息后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只会找到文本的相应语句,原原本本地读。不管是哪一类,教师都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文本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
以“你对五四运动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为例,学生可能找到“在英、美、法、日等国的操纵下,战胜国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这句话来回答。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理答:“对呀,你找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非常好,别的同学还有补充吗?”这样的理答不仅对学生提出的文本信息进行了归类梳理,还启示了别的答案,为学生提炼归纳文本信息提供了支撑。
(三)设置归纳支架,萌发爱国情感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其目的在于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的情感。这种情感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回答和板块学习进行小结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实现水到渠成。
例如,在交流五四运动结果时,不管学生读到哪一句话,教师都会及时和五四运动的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对呀,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政治力量登上舞台……提炼总结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们的爱国情感;教师的反复渗透则能够进一步萌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设计任务支架,深化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探究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借助任务清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渐进式任务支架,让探究更有层次
教材中的正文承载着重要的事件信息。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文字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安排渐进式任务清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前期,教师对探究的内容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梳理,根据学情厘清学生探究任务的先后顺序,针对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清单。任务清单要保证探究活动的要求是清楚的,即学生拿到任务清单,就能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
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对教材第60页的正文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将这些内容分成了三个渐进式任务:代表的名称、省份与早期党组织所在省份之间的关系;会议的经过;会议的成果。这些任务被分成了三张任务清单,供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渐进式任务清单,学生逐步完成了对一个大事件的学习、感知,任务1如图2。
图2
(二)多样化任务支架,让探究更有深度
历史题材课文的学习,如果只停留在文本阅读或者问答上,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探究性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为此,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任务支架。例如在第一份探究任务清单中(如图2),左边出示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示意图,右边则出现了部分代表的头像。探究任务是:圈一圈代表所在的省份,说一说你的发现。想一想他们所在的省份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在省份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加深对事件的理解与感悟,让学习更有深度。
除了设计探究任务清单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表格、柱状图、圆饼图、年代尺等。这些学习任务都比一般的阅读、问答更形象,在思维上也更具挑战性。
(三)定点式任务支架,让探究更有效
定点式任务支架指的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每组完成相同的探究任务。学生人手一份探究清单,明确探究任务。小组成员先进行个体的探究学习,然后在组内分享成果,互相启发、补充、完善。同一学习材料的不同探究任务由多个小组分别完成。最后,全班分享、交流学习经验,实现对整个探究任务的学习。
历史题材的教学虽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只要教师立足学情,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感悟、探究,就一定能萌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