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配合早期肺康复治疗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02许瑞玉许洁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许瑞玉,许洁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气流受限持续存在,处于不完全可逆状态,为进行性发展模式。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①起病急、②多发性的特点[1]。近年来,COPD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呼吸衰竭症状。COPD已成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COPD合并呼吸衰竭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威胁更大。目前,临床上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主要以有创机械通气为主,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但该方法具有创伤性,容易引发患者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治疗与预后效果[2]。因此,需要临床需要找寻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将2019-4-1日至2020-4-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创呼吸机序贯配合早期肺康复治疗后,探讨其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4-1日至2020-4-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配合早期肺康复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者56岁,最大年龄者81岁,平均(62.43±7.16)岁;对照组采用单纯有创呼吸机治疗,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者57岁,最大年龄者79岁,平均(61.39±7.0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①待患者气管插管后,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选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通气模式;②待①SIMV通气频率:下降到4至6次/min;②PSV水平:下降到5至8cmH2O;③SPO2:大于90%,并稳定4h至6 h后,便可撤机、拔管[3]。

1.2.2 观察组①行气管插管后,主要先以改善患者的呼吸为主,待患者的循环功能与内环境状态稳定、以及呼吸功能改善后,在进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②采用澳大利亚RESMED公司VPAPⅡST-A型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直到撤机;③通气频率参数设置为:12至14次/min,PSV水平设置为:6至8 cmH2O,PEEP设置为2至4 cm H2O[4]。早期肺康复治疗措施:①制定康复方案:待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建档,并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机械通气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③呼吸通气:ⓐ完成患者的血气分析,检查呼吸道的管道,保证设备完好,提前备好所需药品;ⓑ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叮嘱患者头部适当的向后仰,有利于保持呼吸道畅通。④呼吸道管理:重视患者的气道湿化,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至湿化器内,保障患者吸入气体的湿度保持在60至70%左右,有助于维持正常纤维毛活动正常;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痰,协助患者有效排痰;对于排痰无力者或是无意识者,应及时摘下面罩进行吸痰处理[6]。⑤肺康复锻炼:待患者撤机病情稳定后,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包含ⓐ上下肢锻炼,以双上肢绕圈运动为主,1次/1日,5min/1次,30圈/1min;下肢锻炼,以步行为主,10min/1次;后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大运动量。ⓑ呼吸机锻炼,可进行腹式呼吸、弯腰、缩唇呼吸等方式[7]。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评估:ⓐ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治疗例数×100%。②统计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③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气胸、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机性肺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总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总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n=例数)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P总机械通气时间(d)11.25±1.93 16.37±2.84 8.167 0.000住院时间(d)23.72±3.64 28.35±7.35 3.092 0.003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0.00%(3/30),对照组为26.67%(8/30),χ2值为9.280、P值为0.00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呼吸机在治疗与抢救危重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适用于①呼吸衰竭、②呼吸抑制等病症患者。COPD作为中老年群体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对于急性加重期并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改善患者的缺氧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主。我国目前,多采用单纯有创通气序贯治疗,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采用的就是有创呼吸机,能够迅速使呼吸道通畅,快速缓解二氧化碳潴留,有效改善病情;但有创通气时采用的气管导管,会导致细菌从气管-支气管树潜入,然后沉积到肺泡中,从而增大发生VAP的几率率,进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8]。

无创呼吸机具有无创性,不会对患者语言与进食功能造成影响,可明显减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还能解决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及缺氧问题[9]。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序贯配合早期肺康复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气道环境,纠正的患者血氧浓度,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配合肺康复训练等一系列非药物治疗措施,则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实践证明,肺康复训练主要通过锻炼患者的肺部功能,以此来改善患者的气道环境,促进患者康复[10]。

综上所述,采用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配合早期肺康复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