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教师教学专业化内涵发展的再思考

2021-06-30金慧颖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时代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内涵也将发生新变化。从内在维度来说,教学专业化指教师在遵守教学专业伦理的前提下,获得教学专业知能,提升教学专业思维,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大数据时代对教师教学专业伦理、专业知能和专业思维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应具有数据伦理、数据智慧和大数据思维。通过建立大数据伦理体系、提升数据智慧和转变教学专业思维,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教学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2-0023-03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我们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将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领域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支撑保障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实现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教学专业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厘清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化内涵的新发展及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

一、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内涵解读

(一)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内涵

教学首次被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是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文件提出:“教学是一项专业工作,教师则是教育的专业人员”。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显然,从政策层面上看,教师教学被认为是专业行为,教学应走向专业化。

在理论层面上,教学专业化的内涵起初来自于专业社会学,教学专业化强调专业基础的标准化以及普遍适应性,追求的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从外在标准出发的教学专业化内涵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极易忽视教师自身内在感受。因此,关注教师的个人内在发展,需要从教学专业化主体,即教师出发,重视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专业化。教师教学专业化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现实情境中,不断依靠自我的主观感知与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形成具有教师个人特质的教学理论结构,实现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1]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专业化的核心在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兼具社会要求与个人特性的专业知能、专业思维和教学伦理。

综上所述,本文从内外两个维度定义教师教学专业化。内在维度从教师教学个人成长入手,教学专业化指教师在遵守教学专业伦理的前提下,获得教学专业知能,提升教学专业思维,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外在维度从教师教学专业本身入手,教师教学专业化指教师从非教学专业人员成长为符合标准的专业教学人员的过程。本文基于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内在维度,具体阐述大数据时代对教师教学专业化内涵的新要求。

(二)大数据时代对教师教学专业化内涵发展的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是人类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代。传统教师教学往往依据的是教师的感觉经验,这样的教学容易缺乏教学精准度。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可利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留下的数据足迹,通过分析,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等。例如,美国基于大数据挖掘的DWIP模型,通过“数据收集——知识形成——智慧行动”这一行动方案,协助教师了解大数据是什么,怎样利用大数据进行具体教育教学,从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学生学习的困惑,实现大数据更加有效应用于教学活动。[2]丽贝卡·埃农指出,在教学领域中,大数据将会帮助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认识教学现象,研究教学问题,探索教学规律产生革命性的影响。[3]在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时代下,教学专业化的内涵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教学专业化内涵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大数据时代改变了教学的环境,实现了教学的实时互动,改变了教学的内容。大数据时代教师不仅要注重教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等,这些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挑战。我们应明确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随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具有动态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化内涵的新发展

(一)教师教学专业伦理的新发展

教学不仅是教人求真的活动,也是引人向善的活动。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向善,教师教学专业化也应从教学专业伦理进行审视。关于教学专业伦理内涵的研究主要受赫尔巴特的应用取向和杜威的本体取向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制约。被誉为“未来石油”的大数据正在逐渐改变教育模式、不断推动教学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无限度的教学技术化易导致教学人文情怀、教学善的缺失,更是对教师的教学专业伦理提出了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伦理则突出表现在教师教学数据伦理之中。教学的数据伦理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的全过程所涉及的道德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师生在行为数据的产生、收集、储存、分析和运用等方面的数据道德伦理。舍恩伯格教授指出,大数据利用庞大的数据相关分析技术和检验功能使每个人的言行都暴露无遗,并记录于数据记忆之中,形成监控式的隐形数字监狱。[4]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应用大数据进行教学中,就要做到防止过度收集学生行为数据,明确用于教学分析和学生隐私数据之间的边界,不以固态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在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学时应明确伦理诉求上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能够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与道德责任。此外,教师不应仅仅依靠数据来看待学生。再精确的数据分析和预测都不能代替教育,数据背后还应考虑现实问题。比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正是来自于在学习中不断的失误与反思,经由大数据预测出的数据结果很可能将导致学生放弃去尝试错误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伦理的新发展,教师在遵守教学数据伦理的前提下,收集、分析和使用数据的同时,还要挖掘数据下的“溫度”,防止数据独裁。

(二)教师教学的专业知能的新发展

教师教学专业知能指在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统一体,主要体现为教师通过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学科教育教学知识等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师教学专业知能是保障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区别与其他专业人员的重要特征之一。[5]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大数据融入课堂教学,收集分析教学相关数据成为教师的专业必备行为,教师教学专业知能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知能突出表现在教师教学数据智慧中,即在教学领域中,教师收集分析教学数据,运用数据获取学生学习需求以及教育教学新知识、进行灵活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等的能力。数据智慧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教学数据的特征与类型,熟练使用分析软件,还要求教师能够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与教学活动管理数据,对学生学习状态等进行学情上的分析以及判断,以更加精准地评估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教师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可达到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性、教学活动的流畅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评价的动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大数据分析的深度挖掘,即具备数据智慧成为改进教学的重要内容。[6]同时教师应对教育教学相关数据具有敏感性,能从教学海量数据中掌握反映教学问题和学生需求的关键数据,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教学专业思维的新发展

教师教学专业思维指教师在认识、把握、理解与构建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结构中稳定的思考教学问题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观察教学活动的方式和开展教学的逻辑等。教学专业思维是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内在本源,是一切教学活动背后的操纵手。大数据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大数据思维中。舍恩伯格指出长期应用大数据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会致使人们的思维发生转变:从此面对的不是单个态势,而是海量数据呈现的整体态势;不是精准性而是纷繁复杂;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关联。[7]由此,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将从传统的个人经验式思维、单向性因果思维转向整体化、相关性和综合性教学思维。在整体教学思维方面,教师要能够将数据样本扩展到教学整体对象,并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在相关性教学思维方面,教师要能找到教学数据中隐藏的相互关系,发现教学有效信息,预测未来教学方向。在综合教学思维方面,教师要能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思维,不仅关注精准数据,也关注其背后蕴藏的不确定性。[8]

三、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途径

(一)建立大数据伦理体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学数据伦理的道德与价值取向的要求,科学、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有学者提出,大数据伦理体系包括大数据伦理精神、伦理交往和伦理规范等方面。[9]在大数据伦理精神方面,教师应建立大数据伦理信念,对应用大数据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持有健康科学的道德精神状态。在大数据伦理交往方面,教师需重视参与教学的主体与数据客体之间的联结。在大数据伦理规范方面,相关部门需建立大数据教学伦理行业规范,保证教学伦理需求的实现。

(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知能,培养数据智慧

与传统教师主要依据个人直观感觉与学生个体经验为主进行的教学相比,大数据时代教师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发挥教师应用教学数据智慧,保证教学的客观与精准。[10]在大数据时代,培养教师的数据智慧,掌握应用大数据教学的方式方法刻不容缓。例如,训练教师对教学数据特征的分析,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数据的敏感性以及对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和数据评价原则的理解能力等。学校管理者可以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建立学校特色数据体系以及由专家教师组成的数据教学团队,推动教师数据智慧的形成。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数据体系科学地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并加强教师教学间的合作。

(三)从经验到“经验+大数据”,转变教师教学专业思维

大数据不仅是教学工具,也是一种教学思维,教师专业思维应从经验式转向“经验+大数据”式。教师通过运用大数据模型分析技术以及个人教学经验积累,可以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并且预测未来教学走向和重点。通过培养“描述—分析—预测—攻略”模式的大数据思维,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整体思维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全面地审视教学需要。但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仅依靠大数据进行教学而忽视教师教学经验的作用,而应寻求二者的平衡。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可偏离对教学本质的思考,切不可为数据而教学。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对于教师教学专业化内涵的发展应给予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推动大数据与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深度融合。

(金慧颖,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 050000)

参考文献:

[1] 操太圣,卢乃桂.论教学专业化的理论挑战与现实困境[J].教育研究,2005(9):36-41.

[2] EYNON R. The rise of big data: what does it mean for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edia research [J].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2013(3):237-240.

[3][10] 王萍.大數据时代提升教师数据智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30-39.

[4]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M].袁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7.

[5] 靳玉乐,肖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J].教育研究,2014(5):121-127.

[6] 刘邦奇,李鑫.智慧课堂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6):41-47.

[7]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9.

[8] 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5.

[9] 戚万学,谢娟.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及其实现[J].教育研究,2019(7):26-35.

实习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