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有效自评策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分析

2021-06-30洪小华

考试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

洪小华

摘 要:采取有效的习作自评互评策略,是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未成笔墨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写作要求,自主制定习作评价标准;在习作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入多元平台,互评互改提升写作水平;在组织评价语言时,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依据“三长一短”模式,正面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与写作热情。

关键词:习作教学;自评互改;正面激励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几乎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于是乎,老师为“改”出好作文,增删改换,眉批总评,一个星期,终于忙完。可这时学生早过了新鲜期,匆匆一瞥成绩,转身就把写满老师殷切希望的作文塞进书包。老师一周的呕心沥血付诸东流,学生的作文涛声依旧。这种以老师为唯一主体的传统评改方式,不仅拉长了评改时间,不利于习作的及时修改,而且将作文的“主人”——学生排斥在外,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维定式,自主修改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扼杀,创新性也随之泯灭。基于此,引入学生作文自评、互评机制,已成为当下作文评改的共识。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自评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 依据写作要求,自主制定习作评价标准

要让学生学会评价作文,首先,得先让他们手中有一把衡量作文好坏的尺子——“习作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好比火车头,引导着学生的习作不偏离轨道,又快又稳地向着“好作文”的目标进发。它贯穿于学生写作、自评、互评、修改的全过程,对学生的习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有效的习作评价标准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定标准”为“学生自主制定标准”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习作评价标准不再是老师强制施与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这样写”为“我要这样写”,从而唤醒了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自觉自发地在习作中遵守这个标准,践行这个标准,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自控意识。

(二)将“作后给标准”提为“作前定标准”

习作评价标准是习作的方向标,一篇习作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就会催生什么样的习作。它是学生习作的目标导向,所以,习作标准制定的时机非常关键,一定要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制定,才能有助于学生自觉把控选材、构思、修改等整个写作环节。部分老师会在学生作文写完的习作讲评环节,才突然空降一个习作评价标准,让学生交流评议定星,学生直至此时方知“呀,原来要这样写才能得高分”。这个迟到的标准常会打得学生措手不及、无所适从,甚至要把原先写好的作文推倒重来,如此事倍功半,既挫伤了孩子的写作自信心,也是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

(三)化“模糊笼统”的“习作要求”为“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习作评价标准”

教材里的每篇习作都有自己的写作要求,这些习作要求往往蕴含着写作密码,而这些密码恰恰是构成习作评价标准的关键要素。但这些写作要求常常描述得过于笼统,不利于学生理解与实际操作。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笼统的、概念化的要求,转变为简单的、操作性强的评价细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我来编童话》,教材上的习作要求是这样的: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童话故事吧。写之前想一想: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给他们加个题目,注意题目要居中。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要求,圈画出你认为的关键词。然后试着依据习作要求,填写本次习作专项评价标准。学生在填写、交流后,很快定出以下标准:

1. 题目是否居中?

2. 是否选择习作提示中的一个或几个角色?

3. 是否有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4. 是否有写出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很明显,第4个标准很笼统,学生不好操作。什么样的故事才能算是好故事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本单元所学的4篇童話故事,得出好的童话故事应该要:故事不能太平淡,最好一波三折,展开丰富的想象,有让人觉得新奇有趣的地方。通过你编的童话故事,能让读者看了受到有益的启发。于是,学生一起把第4个标准改为:

故事是否一波三折,让人觉得新奇有趣?

结局是否让人受到有益的启发?

如此,本次习作的专项评价标准制定完成。再加上常规习作评价标准:

是否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请画出来并分别画上小星星。

是否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或神态?请画出来并分别画上小星星,再做标注。

是否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请画出来并分别画上小星星,再做标注。

书写是否工整?

写完是否有自读3遍?

是否发现并订正错字、病句?

是否能正确使用标点?

一个完整的习作评价标准就诞生了。

这样的习作评价标准,简单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需借助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学生就能单独操作完成,并能依据标准,立刻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做出修改。

二、 引入多元平台,互评互改提升写作水平

一番殚精竭虑、搜肠刮肚的写作之后,学生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进行了自评和初改,但这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此时的他们,急切地渴望知道别人对自己习作的评价,同时,又对同伴写出什么样的习作充满好奇。他们已等不及一个星期后才会姗姗来迟的老师点评。在此时开展的同学之间互评互改,如及时雨般,解了他们的“渴”,又为他们的写作打开了一扇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在互评互改中,以同龄人的“对等”视角来评价同伴的习作,既能发掘出被老师和家长居高临下“俯视”视角忽视的灵性火花,又避免了学生自评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他们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共同促进了作文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
习作评价表撬动小学习作教学的翻转
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探讨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谈新媒体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顺序而为:习作教学的应然追求
“精准知识”:习作教学“教”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