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教与学 用创意打造生动课堂

2021-06-30李丽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标尺木块重难点

李丽

本节课是一年级技巧与游戏类的课程,执教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采取了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带来了一节非常有示范意义的低年级技巧类教学课。

一、设计亮点

1.游戏紧扣重难点,生动有趣设计精

本课围绕“体前屈时膝盖不弯曲”这一重点和“体前屈幅度较大”的难点,精心设计了“木偶赶猪—快速抢答—推翻大山—抢占阵地—寻找宝藏—快乐读秒”等6个闯关游戏,每个游戏都反复强调“直膝”这一重点。从单人的“赶猪”和“抢答”到双人配合的“推翻大山”,将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的学练充分游戏化,将动作重难点精心融入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学练。在“寻找宝藏”游戏中,引导学生在保持直膝屈体状态下,利用小木块上的手、脚、笑脸、标尺等不同的标识延长学生坚持的时间;“快乐读秒”游戏同样是保持直膝状态下的强化练习,以读秒的形式,激发学生“比学”的热情;“挑战不可能”是本课的“拔高”阶段,为学生设置了更有难度的挑战,激发学生挑战自我。教师紧扣重难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游戏,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为学生打造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小木块贯穿全课,一物多用设计巧

本节课的所有游戏环节都出现了小木块这一教具,自制器材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体现了执教教师的巧思。从热身时的传递木块,激发兴趣的“手鼓”,再到6个闯关游戏的道具,以及素质检测环节的刻度尺,小木块不仅是游戏道具,还是测量工具,贯穿本课始终,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小木块的颜色鲜艳、设计感强,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木块不同的面绘制了不同的图案,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翻找笑脸、手、脚、标尺等图案,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延长了锻炼时间,提高了锻炼效果。此外,2個木块叠加增加了挑战的难度,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的锻炼目标。

3.游戏练习重负荷,少等多动设计实

本节课预计效果中,练习密度为65~70%,平均心率为115~125次/min,可以说是一节密度高、强度适宜的课,学生的锻炼效果较好。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全体学生同时参加的热身操、素质练习和游戏是有效的手段。其中,“推翻大山”和“挑战不可能”游戏虽然是双人配合的形式,但1名学生在做,另1名学生进行保护帮助,兼职“测试员”,也有效提高了练习密度。此外,“颠三倒四”游戏中4名学生1组,减少了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通过多分组做到了少等多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练习密度。素质练习“翻转乐园”更是将体能练习游戏化,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让本节课的运动负荷有效提升。

4.素质检测重评价,数据直观设计好

本节课在素质检测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有效利用了小木块中的标尺设计,自行测试成绩,学生读出数值的同时也学会了检测的方法。将评价直观地融入素质测试,让学生能看见自己的成绩,清楚自己的柔韧素质水平,这样的设计不仅引导学生学会游戏化的练习方法,还使其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测。

二、改进建议

1.将素质测试比赛化,评价团体进步幅度

对学生而言,比赛更能激发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建议将素质测试环节扩展为比赛,将检测改为“小组进步幅度大比拼”。在准备活动“头上胯下传递小木块”游戏后,让学生尝试在膝盖伸直的情况下碰到标尺上,记下自己的基础数值。

素质检测环节评价每个小组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分别增长的数值之和,进步幅度最大的小组和个人都可以冠以“最优小组”和“进步之星”称号。这样的小组团体赛,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互帮互助,激发“比学赶帮超”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公平、公正、诚信地对待比赛,诚实上报数据,塑造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突出以体育人的价值。此外,将测试融入比赛有助于将可见的进步和可见的评价整合在一起,打造完整的学、练、赛运动情境。

2.课后作业单元化,观察记录一段时间的进步幅度

本节课是《技巧与游戏》单元的第二次课,一年级也是柔韧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建议体育作业要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化设计。

可以通过“技巧单元作业完成记录单”的形式,将柔韧素质的锻炼方法、测试方法和学生柔韧素质的进步程度3个方面整合。学生记录每天锻炼后测试的数据,在单元结束后看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幅度,让进步较大的学生分享自己的锻炼心得。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并学会制订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总之,本节课紧紧围绕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无限创意、生动有趣的实效课堂,真正在教学中展现了“有巧思,无难事”。

点评人:辽宁省沈阳市体育教研员。

猜你喜欢

标尺木块重难点
大峡谷历险记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三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尺”
装把尺子 灵活度量屏幕
道德标尺
描述数据稳定性的“标尺”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错在哪里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