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转型 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021-06-30周新张厚学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接发球发球乒乓球

周新 张厚学

在《乒乓球正手斜线平击发球练习方法:定点区域正手平击发球》(以下称《乒乓球》)一课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从学习角度进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围绕平击发球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设置学练方法,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提高练习兴趣,掌握技术动作,提升练习成就感,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德。

一、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情,精心预设辅助练习,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辅助练习,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增强课堂学练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乒乓球》一课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发球效果,加强发球的威胁,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教师在球网上面安装一条装置绳,要求学生发球时使球从球网和装置绳中间穿过。开始练习时,使装置绳处于最高点,随着学生发球技术的提升,逐渐降低装置绳高度,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把球顺利地从装置绳下面发过去。通过装置绳的辅助练习,有效提升学生发球技术的质量和准确度。

(二)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1.教学引导“实效”。《乒乓球》一课的发球练习环节中,教师设计了3个扇形区域,引导学生把球发到不同区域获得不同分数,学生把球发到扇形区域内喊“好球”,没有发到扇形区域喊“加油”,通过“好球”的赞赏、“加油”的鼓励,引导学生把球发到3个不同的落点,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加晋级分数。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设计,加快了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

2.教学方法“巧妙”。在《乒乓球》一课中,教师示范滑步移動徒手接对方的平击发球,即要观察对方发球的速度和角度,做出合理的预判,也要通过脚步移动来选择接发球位置,为准确接发球作铺垫。徒手接发球练习、接发球练习、接发球比赛,过渡自然,循序渐进。通过发球落点的3个扇形区域,并要求学生尽量把球发到最远的区域,对学生练习进行量化,让学生知道自己练习的情况。同时为2人之间的配合比赛奠定了基础,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三)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施教,培育学生良好体育品德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施教,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升,体现“尊重差异,关注差异,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乒乓球》一课中,教师在球网上面加一条装置绳,根据学生掌握发球技术能力调节装置绳的高度。对发球技术掌握比较好的学生,降低装置绳的高度,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对发球技术掌握不好的学生,升高装置绳的高度,让学生发球更容易从装置绳下面通过,提高学生发球的自信心,提升发球技术。设置升降级比赛,把装置绳设置为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接受难度挑战,挑战成功的晋级装置绳更低的球台,提升学生勇于挑战、勇于竞争的能力。

(四)强化多元评价,促进每名学生的健康行为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选择多元评价内容,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教学中评价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在练习中形成良好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乒乓球》一课中,学生发出好球时,教师用眼神予以赞赏,伸大拇指为学生点赞;学生发球不好时,教师鼓励“别着急,慢慢来”,通过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估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包容豁达、乐观开朗,更加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更加善于相互合作,提高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深层次了解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用语言、眼神或手势鼓励学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练技术动作并运用到比赛中。

二、教学建议

(一)精讲动作要领

《乒乓球》一课中,教师动作要领讲解如下:“抛球要稳定,包括抛球的高度和抛球后乒乓球上升与回落的线路要稳定,乒乓球拍击球部位要精准,身体要蹬转,发力部位要以前臂带动手腕为主,击球点在乒乓球的中上部。”从教师的语言来看,未能充分体现精讲。建议进一步精讲动作要领,如“稳定适宜打中上(抛球要稳定,高度适宜,击打乒乓球的中上部);身体蹬转臂带腕(身体蹬转,发力以前臂带动手腕为主)”。动作技术要领讲解是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练习、掌握动作技能的基础,通过精讲动作要领,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能。

(二)设问简洁明了

创设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在动作技能练习中进行思考、合作、探究。《乒乓球》一课中,执教教师设置2个问题:“问题1:发球时能破坏接发球质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问题2:定点区域正手平击发球质量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的设问理论性较强,表述相对复杂,可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不充分。建议教师进一步简化问题,如“1.如何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2.平击发球的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更加简洁的设问,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教师提问,使学生理解动作重难点,强化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体育学科优势提升学生抗挫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K21091)阶段性成果]122B96C1-6121-40BF-AC65-C98BDCBA0D91

猜你喜欢

接发球发球乒乓球
论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直击2021奥运新增项目
网球运动中接发球技能的强化探讨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乒乓球与大铁球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迷你乒乓球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