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守正创新,探索剪纸艺术振兴发展新途径

2021-06-29苏世昌

河南教育·高教 2021年4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产教融合传承

苏世昌

摘 要:产教融合,守正创新,引导剪纸艺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形式走进高校,既能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又能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立足高校的教研平台系统开设课程,立足当下青年的审美需求,结合高科技美学技术创新产品形式,通过“剪纸+动画”“剪纸+文创”等形式使剪纸艺术焕发生机。高校联合地方政府和民间艺人共同构建“教、学、研、创、展、销”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平台,担当历史使命,助力区域文化振兴发展。

关键词:剪纸艺术;产教融合;传承;创新

剪纸艺术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剪纸艺术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让各类域外文化相继传入我国,使得我国诸多非遗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非遗文化濒临灭亡。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大多依赖于传承人的口传身授,由于创作工艺较为复杂,基层环境中人力资源不足、创新创意不够、审美水平受限、销售渠道受限等诸多客观原因,导致其发展艰辛,后继乏力。产教融合,守正创新,引导剪纸艺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形式走进高校,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

一、产教融合拓展剪纸艺术的传承空间

我们可以充分借助高校的学术氛围,利用高校的教研服務平台,立足当下青年的审美需求,结合高科技美术形式,创新地传承古老的剪纸艺术,传承技艺,创新产品,通过“剪纸+动画”“剪纸+文创”等形式使其焕发生机。

(一)丰富第二课堂,坚定文化自信

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提案提出,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开发传统剪纸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而且可以以剪纸为载体,让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风采,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将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教育细微处,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负历史使命,身体力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师范类院校增设剪纸艺术的发展简史与艺术创新、剪纸动画制作、剪纸艺术的文创设计等选修课程,有助于师范类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为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奠定人才基础。学校可以进一步跨界整合,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教师、学生、实验设备等教学科研资源,规范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提升课程质量。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体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学有所获,从而成长为具有传统文化涵养和人文艺术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强化社团建设,构建美丽校园

剪纸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充分发挥剪纸艺术在构建校园文化、提升民族精神方面的媒介作用,建设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基地。学校可以积极利用橱窗、墙壁、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剪纸艺术作品,举办各种展览交流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剪纸作品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使学生发现剪纸之美、劳动之美、生活之美,获得以美感人、以景育人的教育效果。

此外,高校可以把剪纸课程作为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推陈出新,让课程走出学校,走进家庭、社区、市政广场等,将剪纸艺术以街头雕塑、宣传栏、宣传画等公共文化形式,融入文化街区、市政绿地、公交车站、火车站、绿化带等公共场所的环境营造中。这不仅可以展示第二课堂剪纸教学取得的成果,更可以彰显教育的实践性、时效性、可行性,与社会共同构建校园文化、街区文化、城市文化。

(三)规范作坊管理,提升“双创”能力

一是可以建设剪纸工作坊、剪纸艺术社等实践创作平台和学生社团,为有创作兴趣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创作与服务同步的发展理念,以剪纸创作服务校园文化、街区文化建设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剪纸艺术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二是以剪纸工作坊为基点,聘请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企业导师,共同组建导师团,共同负责相关课程建设、文创产品研发、活动策划、艺术服务、文化推广等,共同创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剪纸作品。这样,传统剪纸能够以动画、文创等新的艺术形式焕发生机,展示时代风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可以建立剪纸艺术社,以兴趣引导为主,扩大受众范围,提升影响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集体授课、专题讲座等布置创作选题,组织创作展览等活动,服务校园及街区文化建设。工作坊承担社团指导工作,面向学生全天开放,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剪纸艺术的创新,同时组织学生社团进行剪纸艺术的推广和服务工作。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建立剪纸微信公众号,指导学生规范运营,上传优秀的剪纸及文创作品,吸纳粉丝,在推广剪纸艺术的同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联合地方人才办公室等创新创业的职能部门,共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助力学生成长。

二、守正创新振兴优秀传统文化

产教融合,守正创新,高校联合地方政府和民间艺人共同构建“教、学、研、创、展、销”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平台,担当历史使命,助力区域文化振兴发展。

(一)督促教学相长,打造文化高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面貌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国魅力。文创产品必然能够不负使命,传播中国文化。据统计,我国2017年文化产业总值占全国GDP总值的4.5%,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才培养,大学生具有当下的审美视角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如何引导大学生释放创造力,服务区域战略发展,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地方高校通过产教融合转型发展,实现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价值,提升学校形象。

传统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由于民间艺人的创意受限和区域市场的经济基础问题,这种艺术发展面临困境。高校师生具有符合时代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创意和丰厚的文化基础。将优秀的民间艺人引入校园,组建剪纸艺术非遗大师工作室,促使传统剪纸和现代设计融合发展,既利于剪纸艺术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又利于现代设计方法创新和元素拓展。非遗大师具有深厚的传统技艺和娴熟的创作技巧,负责创作方法和技术指导工作;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超前的创意表现能力,负责剪纸创作的前期策划、形式创新和剪纸文创产品的研发;学生具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学习能力,可以负责具体的创作执行、文创产品设计与表现等。各类人才分工合作、同频共振,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团队优势,创作符合时代需求和审美的剪纸佳作。同时,高校要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横向科学研究,立足大师剪纸工作坊探索以剪纸艺术为核心的文创产业链,拓展“文化+”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守正创新的发展模式,教学相长,打造区域文化产业高地。

(二)推进校地交流,振兴区域文化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技艺发展至今,足以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其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华大地有着普遍的认知和共鸣,其选题内容多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讴歌劳动者、传播真善美,充满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但是剪纸艺术的形式相对单一,随着高科技影像技术、动画艺术等时尚作品和艺术形式的不断涌现,剪纸艺术被逐渐淹没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新辉煌”。高校要立足剪纸艺术开展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担当历史使命,助力文化复兴。创新开展“剪纸+动漫”“剪纸+文创”“剪纸+景观设计”等课程,使剪纸艺术走进课堂,拓展剪纸艺术的传承空间;策划“剪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剪纸+城市文化建设”“剪纸+背街小巷改造”等活动,创新剪纸艺术的文化使命,宣传党的大政方针。高校可以通过动画、数字媒体等专业课程建设和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剪纸动画片等多媒体影像作品,创新剪纸艺术的传播形式;立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增设剪纸文创等课程,研发剪纸艺术的文创作品,创新剪纸艺术的表达形式;联合地方文化部门(宣传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等)梳理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共同组织开展剪纸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村落等活动,展示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传播美育成果,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三、共建行业学院助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在校政企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策略指导下,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学院也日益成熟。相关高校可以立足剪纸工作坊建设,深挖剪纸艺术产业的市场潜力,共建剪纸产业发展研究院(或剪纸文化产业学院);创新研发技术专利,提升创作效能;申报创作选题,承担区域文化主题创作;基于高校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为剪纸艺术创新发展培育创新动能;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共享剪纸艺术村、剪纸艺术产业园,吸引全国各地的有剪纸艺术特长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创业达人进驻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守正创新,擦亮传统文化品牌,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引擎。

2019年4月16日,習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文中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文化是内容,剪纸是形式,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都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创作。

当前,文化复兴、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国家战略同步推进。高校立足校园创新模式,产教融合传承优秀文化,研发优秀作品,形成非遗引导,互惠多赢的剪纸文化产业链,进一步构建以非遗传承为文化制高点,以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为线,以剪纸文化村的建设为面,以剪纸艺术的文创产业链为体,点线面体相结合的金字塔式的剪纸文化产业园区。大师指导、“双师”互动,校地共研,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引导大学生、返乡创客、留守妇女等入园学习,共同扩展剪纸艺术的产业规模,打造产学研创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线上线下相互驱动的精品工程,推动“双创”建设,助力区域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

[1]程冠军.对话刘余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EB/OL].(2016-08-2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823/c406671-28659134.html.

[2]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EB/OL].(2018-03-01).https://www.guancha.cn/minsheng/2018_03_01_448498_s.shtml.

[3]曹兵武.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EB/OL].(2018-01-3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131/c40531-29797937.html.

[4]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求是,2019(8).

责编:嘉 悦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产教融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剪纸艺术现状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