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微课的使用策略

2021-06-29宋金红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宋金红

摘要:信息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微课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微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和录制微课,在教学中不同的环节巧妙的加以利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德育学科的育人能力。

关键词:微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在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微课教学有的放矢。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起到有效化解重难点,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概念的界定: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i]: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写,贯穿中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ii]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三、微课的开发

1.要明确开发目标。突出重点微课以短小而著名,却以精悍而取胜。切不可因其“微小”而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甚至背离教学终极目标。

2.切入课题要迅速。要求时间短少,切入课题必然要迅速。

3.讲授线索要清晰。要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在线索上展示最重点、最精彩的内容。

4.课件制作,要精致美观。微课中PPT的制作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画面要简洁,以保证微课能得到学生的青睐。

5.收尾要快捷并回味无穷。微课小结,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是进一步突出所讲授内容。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微课的运用

(一)课前参与,提高预习主动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学内容设计的领域较为广泛,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有些内容的学习涉及到的领域,对于学生来说还属于未知的状态,所以课前的预习显得尤为必要。而利用微课这种学习方式进行课前的学习,更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微课的设计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效果。

(二)新课导入,激发学习积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新颖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新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宪法是根本法》一课的教学时,课堂伊始教师播放微课,行政人员、法务工作者的宪法宣誓,以及宪法日活动等场景的展示,并提出核心问题:宪法到底是怎样的一部法律?与其他法律有怎样的关系?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满怀期待中进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知识分析,提高教学实效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枯燥的内容变成直观的视频,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去思索,去探究,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执教《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制作了中医的四诊法以及采访老中医的微课。帮助学生认识中医的历史以及治病的方法,体会到中医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以及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从而形成国家认同感。

(四)合作探究,提升教学趣味性

传统的合作探究往往是大家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探究,学生懒散,很难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而微课则可以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配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微课进行观看,然后小组进行探究。出现分歧则可再次观看、再次讨论,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不同程度的都会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例如,在《辽阔的国土》一课教学时,探究“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教师将从温差、跨度、邻国、邻海多角度录制不同的微课,分别发送到不同组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自主观看,小组讨论,以图片、思维导图、文字的形式形成探究结果,并拍照发送到教师端。这样的探究行之有效,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在探究中收获着快乐。

由此可见,微課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大有作为,它不仅推动着教师对教学的深入研究,丰富教师的教育实践,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分析,寻找突破,并能有所启发和创新。通过微课这一教学辅助形式,启迪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01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EB/OL].中国教育网络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