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和谐”课堂教学的探究

2021-06-29王敏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9期
关键词:和谐探究课堂

王敏

【摘要】将“和谐”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从文中四个方面阐述了“和谐”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创造“和谐”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  课堂  探究

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当今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和谐,而课堂教学的和谐则是学校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与课堂教学有机因素之间的和谐,教学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和谐关系和状态才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师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遵从以下和谐关系:

一、“教”与“学”的和谐

学生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把外部知识结构转化为个体内在认识结构的过程,这种转化可以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其次,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不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要十分重视教学环境的选择、调控、升华和激励。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最终是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服务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双方都必须达到完美的状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倾向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此效果。因此,必须要突出课堂上教与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关系,教师的预先备课和设计是一种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必经之路,但预设的更高境界是生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生成情境,这种既真实又生动的课堂资源,使教与学双方达到最佳状态。

二、课堂环境的和谐

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课堂环境一般包括客观环境、社会环境和主观环境。课堂环境的和谐时达到教学和谐的基础,在客观环境方面,我认为是对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注重学生的兴趣性,更关注应用的适时性和适度性;社会环境方面,要特别的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尊重、理解和宽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课堂的环境对老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重视课堂环境的和谐,对学生实行差异化的教育,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权利,应遵循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以一种“人性”的管理方式来看待学生课堂上的所作所为,使学生这种做“人”的权利得到持久地尊重和保护,从而使课堂环境更加和谐。

三、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和谐

“效果、效率、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是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的新理念,过去我们过多地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以课堂效果的好坏来评价课堂得失与价值,但现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过度的追求课堂效果,而是要是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相和谐,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内容的针对性和容量大小都是效率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教学的投入和产出比率,用较高的代价换取较低的效益是得不偿失的,我们所追求的“三效统一”是:教学效果要好,教学校率要高,且教学投入与产出比要合理。

四、课堂气氛的和谐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學情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健康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程,对于有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认为要养成健康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做到:

1、教师应善于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

教师应避免在课堂上或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动怒,在教学过程中要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2、合理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通过一些特定的作为来向学生传达他们的期望信息,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合理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行为给予赞扬、鼓励、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重视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交叉联系称作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层性、自主性、求异性、情趣性、差异性等特点,他决定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差异化教学,多方向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局面,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4、维持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首先要从学生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即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表情、目光、动作、姿势等方面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如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和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再次,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消除克服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学生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二是要消除课堂教学师生双方的心理障碍,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营造健康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总之,和谐教学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同时将思政元素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从而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只有不断地探究,勇于创新,才能达到“把教学当成创造,把课堂做成精品”的至高境界,才会探求出一条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和谐课堂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苏鸿 《高效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7.1

[2]陈永明 《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与案例》 华龄出版社

猜你喜欢

和谐探究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设问引导探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