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级而上,打造有深度的思政课堂

2021-06-29厉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2期
关键词:关键问题教学策略

厉黎

【摘要】一节有深度的思政课堂应以学生的主动思考为目标、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以课堂高效为目的。本文通过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教材研读、情境创设、教学评价、情感体验,探究如何突破课堂关键问题,使学生在课堂对话中发现自我,拓宽思维,升华情感,培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 深度课堂  关键问题  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我们通过教材研读、教学提问、情境创设、情感体验,有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在教学对话中逐步走进课堂深处,启发学生深度学习,达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一、教材研读精细化,提炼问题

关键问题,是在教学设计中具有思维能力和具有创造潜力价值的学习性问题,体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以此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

笔者在执教《世界文化之旅》中,钻研分析教材,发现文中有费孝通在1993年与日本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時讲的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因此我提炼出本课的关键问题为:1.何为“各美其美”?2.何为“美人之美”?3.如何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此为突破口,本课线索清晰有深度,教学流畅有特色(如下图)。

世界文化之旅

(多样、差异、丰富)文化多元化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二、教学提问层次化,拾级而上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上的提问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问题难易的坡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笔者曾听《携手促发展》一课,“共享发展”这一板块的问题如下:1.目前有多少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世界其他国家和我国,分别获得了哪些机遇和经济利益?3.“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我国抱以怎样的态度?4.在“一带一路”引领下,未来世界发展的前景将会是怎样的?

学生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学会了思考。随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构建了一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线索,搭建了一个使学生拾阶而上的阶梯。

三、情境创设热点化,情感升华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是指向生活的,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教育即生活”。问题和情境的创设起到通往核心素养的“桥梁”作用。比如提供一些话题的背景材料,一些问题的渊源,引用一些观点,也可选择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体验。

例如,在教学《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时,我结合相关的人与事等图文、视频资料,把我们所看到的面对灾难时候的那种沉着、自强、勇敢的精神品质客观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受到这些情境的引导,有的学生开始落泪,伤感,深深被这些场景所打动,此时的提问就显得非常的自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对待困难挫折的真实想法与做法,引导学生从可怕、恐惧提升到勇敢面对,顽强自救上来,这样的效果就比生硬地讲解课文知识点要好得多。

好的教学便是一场对话,对话的关键是提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相互融合每种提问方法,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使课堂灵动深度。

四、课堂评价激励化,内化沉淀

教育学家茅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那发言的学生会在接下来的听课中更加集中精神,反之,有些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现象。特别是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如果不是搭桥引线,而是另请高明,或者不闻不问,更或者“恨铁不成钢”,在语言中带有批评和责备,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学生必定不再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讲授《预防犯罪》一课时,笔者出示了视频事例,请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1.视频中的男子在做什么?2.他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3.该男子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4.他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首先,我肯定了同学们看视频过程中的专注,鼓励学生们将所思所得表达出来。有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我电梯都不敢坐了!赶紧报警把这个人抓走!”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而我转念一想,点头笑着追问:你为什么不敢坐呢?为什么选择的是报警?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说开了。最后,我又问“他的行为到底是不是犯罪了呢?”此时,同学们自然而然借助小组合作解答,使问题由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除此以外,教师评价可以多元化。每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极好的评价载体,我们除了课堂口头评价、试题测试以外,我们还可以以其他形式考察,如就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简短的探究报告;也可借助网络媒体,以视频剪辑、抖音等记录研学过程,发表自己感想;还可以就同一系列问题(地理类、历史类)进行手抄报、思维导图的整理,形成一个专题等等。这些都可成为项目学习之后评价的有效形式。

我们在评价学生回答时,需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尽可能耐心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也需要适时表扬和鼓励。也更要求我们要由单纯从答案正误上评价转变为发现学生的“亮点”,从思维方式和能力上给予评价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刘月霞 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2] 谭文丽.对话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4.

[3] 付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

[4] 郑克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关键问题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考数学关键问题下微专题教学的思考
33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关键问题分析及建议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加氧的关键问题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