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8刘琼婷
刘琼婷
摘 要:目的:了解基于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本校2019级农村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运用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成绩及满意率问卷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综合成绩(81.52±5.75)高于对照组综合成绩。结论: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预防医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翻转课堂;预防医学;案例讨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1008-3561(2021)18-0140-03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的一门医学科学。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会在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村)开诊所。近年来,禽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等新发或再现传染病,不时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个体诊所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处在传染病防控的前沿,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但由于预防医学专业性较强,课程内容复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预防医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有大量真实事件可作为案例资源,尤其适用案例讨论式教学。鉴于此,本文对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2019级农村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个班52名学生为实验组,另 1个班54名学生为对照组,共有学生106名。学生中招入校时的中考成绩总分平均值、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
2.研究方法
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均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石海兰主编的《预防医学》(第1版)教材,由同一位教师按照相同的课时标准进行教学。对照班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验班则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见图1)
(1)课前准备。教师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如上传微课、搜集典型案例。在进行相关项目授课一周之前,将典型案例通过学习通布置给学生,并告知学生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的有关要求和目标,学生在线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做好课前预习,完成课前小测试,教师依据学生测试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分小组,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组内相互答疑,然后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讨论完毕后,教师对案例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意见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系统阐述具体案例及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后思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课后练习。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课后作业和章节小测,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总结巩固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参加章节小测,并在学习通上对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二、效果评价
1.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形成评价(课前)、过程评价(课中)、效应评价(课后)和总结性评价(期末)四个阶段。形成评价主要用于对课前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的评价,鉴定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以便调整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主要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完成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上分组案例讨论的参与度、观看课程视频学习时长、章节学习次数和测验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考勤等方面。效应评价主要用于课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完成课后作业情况。总结评价主要用于学期末,以“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整体程度。最终的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比分配,细化到每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成果,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见表1)
2.学生满意率评价
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翻转课堂提升协作性、提高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和培养创新性的评价。共发放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回收有效率100%。
三、研究结果
1.学生预防医学课程的成绩
实验班52人,对照班54人,由表2可见,实验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综合成绩分别为(34.50±2.33)、(47.02±4.88)和(81.52±5.75)均高于对照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P<0.05)。
2.学生满意率评价
实验组班级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提升协作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和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满意率分别是94.23%、92.31%、90.38%、94.23%、84.62%,均高于对照班级学生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四、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均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日常实际教学中,实验组学生相比对照组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参与度更高,对课程知识点理解更为深刻,掌握得也更为牢固。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复杂,枯燥乏味。如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深奥、概念抽象等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完后,学生往往听得一头雾水,久而久之便产生厌学情绪。预防医学有大量真实事件可作为案例资源,尤为适用案例讨论式教学,如流行病学课程中有许多病例对照、病例研究等。基于案例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结合专业领域的相关案例提出问题,把学习贯穿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更加灵活、主动,无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讨论,还是课后查漏补缺,都能自觉参与进来。
2.优化教学安排,充分利用资源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较低层次的认知,即记忆、理解。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答疑,实现较高层次的学习,即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优化了学习顺序和内容。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完成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内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贯穿翻转教学整个过程。学生通过看视频讲座、微课、在网络上查阅需要的材料等途径自主学习,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建设课程资源、搜集典型案例,师生可以随时在線讨论。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翻转课堂使得网络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3.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共同成长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为课堂的主宰,容易使学生形成教师高高在上的错觉,无形中给师生关系设置一层隔阂。“翻转课堂”是对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教师角色定位发生了翻转,由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增加,师生关系进一步拉近,教师能通过学习平台和课堂展示,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翻转课堂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生命内在的成长,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作为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者,无论是学科专业上,还是学习新技术上,必然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新路径,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叶丁,毛盈颖,张婉婷,傅传喜.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教学领域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
[2]柏建岭,陈峰,赵杨,等.以慕课为基础的生物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卫生统计,2017(05).
[3]周荣,李迎春,陈蕾,等.翻转课堂结合PBL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8(04).
[4]王丽琴,陈茜,李振南.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SWOT分析[J].护理研究,2018(13).
[5]黄鹏,王辉,王炎,沈超,靳光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预防医学流行病学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J].中国高等药学教育,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