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论
2021-06-28杨晶
杨晶
摘 要: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文章分析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原则,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等数学;德育渗透;思想方法;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06-02
大学生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的重要使命,其思想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影响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加强德育工作,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本文主要对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讨。
一、 高等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渗透,不仅要体现在政治学科中,更要体现在其他的学科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将德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将德育融入各个学科中,能使其形成一个足够完整的德育框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而数學是一门集科学性、矛盾性、发展性为一体的复杂学科,其思想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将数学思想和德育工作相结合,在培养大学生辩证思想的同时,能够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2.有利于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育观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而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则依赖于思想品德教学。所以,很多教师不会考虑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但实际上,将高等数学教学工作与德育相结合,能使高等数学枯燥、乏味且抽象的内容充满趣味性,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而且教师将人文教育融入数学理论知识,让大学生站在哲学的角度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能使其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因此,教师要营造鲜活、灵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充分将德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数学教学和德育充分融合,在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的原则
1.保证德育的科学性
德育是一个对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些传统的德育方法和途径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育人需要。为了更好地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实现在高等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就要保证德育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理念为支撑,贴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形成以科学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德育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2.对大学生因材施教
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离不开日常生活中优秀道德品质的耳濡目染,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思想不再呆板、固化,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有计划性、有目的地渗透德育。在传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保证德育的科学性的同时,助推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训练、改变的过程。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就需要教师转变形象,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形象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上课面貌。而且教师本身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也非常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教师要通过自身良好师德师风的传递,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还要以精练而完整的数学语言、规范而有条理的板书设计、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科学求真的思想,不断深化对大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满足大学生数学知识需求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大学生喜欢的老师,以耐心、友好的态度,与大学生平等交流,做大学生知识和思想上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思想上的传递者。这样,教师不仅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2.深入挖掘德育因素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比重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为了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教师需要对教材有独特而又深刻的了解。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德育相融合,在大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应深入挖掘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与身边的同学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不断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要让思想品德教育喧宾夺主,应在侧重思想教育的同时,将重点主要放在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上,以达到德育不空洞、数学教学效果显著的目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采用通用的教育模式,应以自身的标准去衡量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教育,拒绝“一视同仁”的教育方法。在对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大学生进行“接地气”的交流,积极了解每个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身“亮点”进行充分展现。
3.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形成自身品德修养的关键时期,高等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抽象性、概括性能为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严密的逻辑性来论证数学定律,是数学学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正是数学学科的这一特性,使得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特别吃力。而且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意志坚强的会克服困难,更上一层楼,意志薄弱的面对困难时则会半途而废,停滞不前。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给予其正确的引导,缓解其学习压力,帮助其解决学习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大学生拥有正确动机、抗压能力的情况下,数学教师要鼓励其迎难而上,养成百折不挠、视困难为上升动力的优秀品质,激发其在学习高等数学方面的兴趣,使其产生强大的学习驱动力。数学教师还要对大学生脚踏实地、科学求真、独立思考、严谨努力的良好品质不断进行优化,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大学生更多的知识,更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大学生成为一名真正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用的综合性人才。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强有力的渗透,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赵志辉,朱亚红,景慧丽.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阐明数学真善美的本质精神[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2]赵晓芬.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3]葛琦.简析《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4]郭立华.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6).
[5]田雪玲,弓小影.浅谈大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德育功能的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