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探微

2021-06-28杨文义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更新综合素养引导

杨文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更新;优化;引导;深度学习;综合素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114-02

地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囊括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要素。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地理教学需要。面对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1.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人类与自身所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认识,逐渐形成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实践能力则是指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从地理的角度对人地协调观进行理解,并将自己置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鉴于高中地理的综合性特征,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式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要素、时空观念。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中最为基本的素养,主要是指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个特定的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认知,并探索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两个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2.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特征

其一,综合性。一方面,地理核心素养内容综合,涵盖多项重点内容,比如,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等。另一方面,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系统呈现综合性,主要由自主发展、文化素养和社会参与三个系统共同组成,且各个层面均具有多重标准。其二,发展性。地理核心素养是在设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并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这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按照既定的计划,在不断发展与调整的过程中进行。其三,终身性。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立足学生原有地理知识和认知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非常稳定的、持续的地理能力。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应联系时代发展的趋势,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确保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的品质。其四,选择性。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效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立足地理学科素养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必须要做到对大自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了解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本土的、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全面的、科学的认识。例如,在“荒漠化危害与治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图中寻找沙坡头,并对其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思考如何才能稳定沙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区石漠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收集该地区的土壤条件、植被覆盖情况、降水分配等相关资料。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不仅了解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还探究了解決荒漠化的途径。实施案例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人地协调观。

2.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处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来说,高中地理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某地的地理环境进行精准描述;对自然灾害进行一定的判断,并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结合地理调查研究解释地理现象。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核心素养内容,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城市与环境”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情况,并开展社会调查。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对影响城市交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全面提升了地理综合素养。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动态化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目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探索,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逐渐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综合思维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学生对太阳与地球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创设问题情境做铺垫。待到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都只谈了太阳辐射的有利影响,那么是不是太阳只会产生有利影响呢?学生回答“太阳的紫外线会灼伤人体皮肤”“太阳耀斑会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无线通信”。问题情境创设,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从多个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逆向思维、辩证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才能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借助地域视角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教学中,区域地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每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也有所不同。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自行制作PPT、短视频等,将区域地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观看中,提升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在“海陆变迁”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PPT、短视频等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直观、动态化的展示中,感受地理风貌,使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倪俊.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0(14).

[2]夏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J].成才之路,2020(12).

[3]戴文斌,朱翔,胡茂永.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J].地理教学,2019(03).

[4]董瑞杰.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8(01).

猜你喜欢

更新综合素养引导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