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6-28吴雪霞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英语

吴雪霞

摘 要: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文章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探讨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的教学改进策略主要有延伸教材内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教学形式,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系统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32-02

初中是学生打好知识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系统性、深入性的学科知识架构,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均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的英语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本文主要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要求

1.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新课程改革指出了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同时摒弃对“应试教育”体系的依赖,充分贯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对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颠覆。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层面入手,对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运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锻炼学生语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水平,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2.教学手段的创新

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时期,学生面对的是严峻的中考竞争和沉重的学业压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少教师都不敢选择创新的教学方式,害怕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甚至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学校、家庭的多重压力下,不得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则以新课标的形式,严格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首先,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概念,并将各个学科的学科素养纳入中、高考的量化考核指标中,这相当于为学科教学划定了专门的教学目标,也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手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固化

在上文中,笔者提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提出的全新要求。结合这一要求调查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发现了存在于教学形式中的问题。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采用单一、刻板的单向教学模式开展对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既没有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也没有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是将直接向学生呈现知识的结论,并通过讲解一些试卷上的例题,直接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背诵。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后落实情况也不甚理想。不少教师注意到了中考对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侧重,想要通过布置练习作业、讲评试卷及作业等方式加以改进,但改进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讲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涵,认为讲评课只是对学生试卷表现进行反馈,并为学生逐一讲解错误的内容,忽略了试卷讲评课程以评促学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不少教师出现了单向教学、缺乏互动的“满堂灌”的错误教学倾向,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以上教学模式,显然都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降低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缺乏系统性

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并不难,但对于一些抽象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大量“散乱”的单词、“变化多端”的语法知识会使其感觉无从下手。实际上,英语学科的内容虽然多,但并不是全无规律可言。就拿单词的记忆来说,很多学生认为背单词难,是因为没有总结出词根、词缀以及词性的排列规律;同样,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法是“变化的”“很难学会的”,是因为没有在语法学习中参透相关规律。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英语视作需要大量背诵、记忆的学科,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具有的逻辑体系。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语法知识太过复杂,初中学生只需要背诵一些本阶段接触的特例口诀即可,不需要深入了解语法的相关知识。这就导致在学生的意识中,英语就是一种背诵性的学科,没有什么明确的理论依据,从心理上就已经对英语做出了错误的定义,这不利于他们后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

三、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的教学改进策略

1.延伸教材内容

英语教学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述,教师要借助教材内容,对英语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扩充和延伸。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普及,为教师的资源拓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影音,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例如,为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教师可以在晨读、自习、课件等碎片化时间,向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如《音乐之声》《国王的演讲》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影音世界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2.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教学形式

为实现学生成绩表现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平衡,教师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What's wrong with you?”,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大体要讲什么内容。此时,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问题。生一:“I have to study too much so I don't get enough sleep.”生二:“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so I don't have any free time to do things I like.”……学生们积极地描述着自己的问题,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课文中设计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师:“What is Sad and Thirteen's roblem?”“When parents argue or fight? How does he feel?”这些问题的设定,能一点点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来理清楚本文主人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明白文章的逻辑关系。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想一下文章中出现的问题是不是也在自己身上出现过,这能为之后的提问埋下伏笔。

3.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系统化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打破了传统教学单一陈旧的教学局面,突破了文字与句段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关系的局限性,以其随意性、多边性的优势特点,将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青睐。针对英语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散乱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需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科学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内容的引入,以确保后续的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这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制定出大体的思维导图框架,以降低学生文章阅读的难度。相较于以往按照书本顺序展开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明确、标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快速、直观地定位学习的目标,进而顺利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改要求进行分析,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去慢慢改正。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新课改,通过延伸教材内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教学形式、運用思维导图建立系统化教学模式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英语园地,2012(12).

[2]杨长亮,李惠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中学生英语,2016(12).

[3]尹玮.当前中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2017(29).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英语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读英语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