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助于儿童精彩观点诞生的对话策略刍探

2021-06-28唐寅博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对话道德与法治儿童

唐寅博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不是道德知识和观念的传递,而是在充分认识德育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复杂性、内隐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幸福的生活。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原有的观点,努力理解观点产生的过程和意义,通过对话等策略使学习者积极地投入学习,并诞生“精彩观点”。

关键词:儿童;道德与法治;精彩观点;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24-02

一、“传递性教学”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

任何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的学生,都会带着自己原有的观点进入教学过程,这些观点有的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忽略学生的原有观点,把学生仅仅作为客体来塑造,就会忽视深层次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的发展。

例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的教学片段。师:“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生:“排队。”师:“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安全。”师:“除了安全之外,我们还因为什么要排队呢?”(出示上公交车拥挤的图片)生:“不排队乱哄哄,谁也别想上车。”师:“对比一下,哪一种更好啊?”(出示有序上公交车的图片)学生说:“排队有序上车好。”教师说:“排队可以让我们的公共场所更加……?”学生说:“有序。”

通过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安全”和“秩序”是学生对排队现象的看法,尽管学生说出了表达观点的词语,但教师并不知道学生从哪里获得了这样的观点,又是否认同这一观点。显然,教学片段中教师把“观点”当作“邮件”来传递,和学生说来说去也只是说到几个词语,就将排队的意义传递给了学生。

二、有助于儿童精彩观点诞生的对话策略

儿童不是脑袋空空就进入课堂学习的,他们带着生活中的“自在经验”——即儿童生活中杂乱的、未经组织的经验进入课堂。在课堂中,通过“对话”,儿童对原有“观点”进行澄清、补充或纠正,能诞生新的“精彩观点”。

1.善于倾听

(1)听得出“事实”或“观点”。“事实”:指事情的真实情况,一般指儿童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生活事件。“观点”: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在课堂中,教师要仔细倾听,分辨出学生发言中的“事实”或“观点”。

例如,在“排队保证安全”环节的对话中,学生说:“有一次买糖葫芦,有个人冲上来把我挤了。”这是儿童真实的生活经历,属于事实。“不排队会受伤”“两个人也要排队”,这是儿童对“排队现象”的看法,属于观点。教师要听得出儿童表达中的“事实”或“观点”,只有“事实”罗列、堆积的课堂,发展性不足;只有“观点”的课堂,忽视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课堂变得空洞,不够生动。因此,只有让观点和事实建立起联系,才能让课堂既生动,又有发展性和思想性。

(2)听得出真实的“观点”。教师要听出儿童真实的“观点”,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如学生说:“有一次买糖葫芦,有个人冲上来把我挤了。”这个事实背后隐藏的儿童观点是“我排队了,还是会受伤”,與“排队保证安全”这一观点产生了冲突。这时,教师要引起警觉,补充片面的观点,帮助儿童诞生“新观点”,即“人人都排队才能保证安全”。

2.形成“话题链”

(1)个体“事实”和“观点”的串联。对于学生发言中的“事实”,教师要听出隐藏的观点;对于学生发言中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哪些经历(或经验)促成了观点的形成”。如学生说:“不排队会受伤。”这是学生对排队意义的看法,即儿童的观点,但很显然,教师不知道学生这一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对话了解哪些经历促使学生形成了这一观点。“你是说排队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是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教师通过对话能帮助学生澄清原有的观点,将个人事实与观点串联起来,形成“话题链”,了解个体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2)个体“观点”和他人“经历”并联。如一个学生说出“排队可以保证安全”这个观点后。教师问:“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啊?”这样,能让个体的观点与他人“经历”建立起联系,将持有相同观点的个体发言并列起来,让“模糊观点”变清晰。在对话交流中,教师还可以用“三色卡”(即三种颜色的卡片),让没有发言机会的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观点”。这样,将个体发言与全班发言建立起联系,形成“话题链”,能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在交流中澄清原观点,逐步诞生新观点。

(3)“观点”与“观点”的关联。在“排队保证安全”的教学环节,虽然学生说出了“排队能保证安全”这个观点,但学生的理解是片面的,需要进一步通过追问来完善观点。如追问“两个人没有危险也要排队吗”,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排队的意义——即对“排队有秩序”的关注。这样,自然地把话题由“安全”转向了“有序”,继续围绕“为什么排队”形成“话题链”。

教师创设了两个情境促进“排队对每个人都公平”观点的形成。第一个情境:表演插队打饭。教师问模拟排队的学生:“对于别人的插队,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说:“不开心,不高兴……”教师接着问其他学生:“这样做对吗?(插队的行为)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说:“插队会让每个人都后退一位,不公平。”这个情境体验能让儿童诞生观点——排队对每个人都公平。

而同样的插队行为,教师变换情境,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一个同学着急去医院,想提前打饭,怎么办?一般来说,学生大多会礼让有急事的同学先打饭。这时教师问:“如何让才公平?”这样,能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不损害排队人的利益。方案一是礼让的学生让出自己的位置,排在排尾;方案二是需要插队的学生和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商量,征得所有人同意后可以插队。同一个情境,第一次的观点是“排队规则保证公平”,第二次的观点是“如何让才公平”,层层深入,让学生对“排队对每个人都公平”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使其观点由浅层次迈向深层次。

三、有助于儿童精彩观点诞生的注意事项

1.听得出法治教育元素与道德教育元素

很多教师对“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不理解,难以找到课堂中的教育元素。其实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不是割裂的,而是共同起作用。因此,教师要体察出教学素材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和“法治教育元素”,将育人作为课程的根本任务来设计与实施。

例如,“大家排好队”一课中,处理突发状况时,队伍里的人主动“礼让”属于个人道德层面,是道德教育点;“如何让才公平”,方法是“换位置”“商量每个人”,指向的是法治教育点。

2.注意凸显知识学习的情感价值

知识学习的价值有不同层次。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体验性目标达成,这就意味着在设计与实施中必须要凸显知识学习的情感价值。

例如,“大家排好队”一课有的教学偏重于行为操练,强调的是排队的“方法”和排队的“行为”。如教师让学生在教室内模拟男生女生各一列的排队方法、按身高排队方法、叫学号排队方法……这些排队的行为操练在课堂中再现的意义不大,而在排队意义的理解上更容易满足于儿童“说到”的观点,忽略了儿童对社会秩序意义的理解。

相比“知识”的“实用价值”和“认知价值”,目前教学对于“知识学习的情感价值”给予的关注不够,施力不强。而追求知识学习的情感价值,有利于儿童诞生观点,指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是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创造者,倾听学生的观点,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诞生精彩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对学习者的观点做出积极的、充满智慧的回应,以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真正让道德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爱莉诺·达克沃斯.“多多益善”——倾听学习者解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曹金龙.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法治教育[J].福建教育,2019(08).

[3]刘天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7(47).

猜你喜欢

对话道德与法治儿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留守儿童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