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碎片化系统在高职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6-28袁春霞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袁春霞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碎片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关乎高等教师的个人发展,也决定一个高等院校的整体发展。基于这种形势,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动态的、全覆盖性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

随着高等院校评价体系的不断演变发展,现在已经由过去的单一评价主体发展到教师自身、学生、专家、管理者多元主体参与。但现行的高等院校对教师的评价仍会受到时间、空间、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行的高等院校往往通过学生在期末进行一次网络评教,同行专家通过一次现场听课,学校督导则通过教师上交的教案课件等有限的数据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很难保证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陛、真实性的评价。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碎片化等技术在校园中深入应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及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为教师、学生、学校等不同主体评教提供充足的空间、时间、信息处理平台,真正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全过程、多元化、精準化的教学评教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评价信效度。

二、现行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及存在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各个高等院校都在开展教师教学评价活动,并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方法、手段的革新。但是,由于技术、设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对教师整个教学全过程给予一个动态、全方位的评价,也就不能有效激励教师的成长。

(一)现行学生评教体系及存在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直接参与人和受益者,也是接触教师最频繁的人群,学生作为当事人对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但是大多高等院校由于设备条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评教只能采用一学期一、两次的网络测评。这种评价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空间上的分离性。且评教试题设计相对抽象,很多学生只是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打分。因此,一两次的学生评教很难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客观、科学的评定。

(二)现行同行评教体系及存在问题

教学工作是一个具有很强专业性质的活动,学生在其专业性上很难给出有价值的评价,各个高校开始引入同行评价。各个院系可以根据学科性质选拔出优秀的教师组成评教小组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在实际的评教过程中评教小组只是去听一次或两次课,现场填写一份《听课评价表》,对当时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课堂氛围进行评价。这样的评教在频率、工具、渠道、态度、内容及信息反馈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性。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做到全方位、全过程。

(三)现行教师自评评教体系及存在问题

教师本人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实施者,对自我的教学前准备、课堂讲解、课后学生反映也最有发言权。但是教师自评通常是通过上课后对自我教学的目标和理念的实现情况及学生上课情况反观进行评价,且受个人专业水平、知识能力、评价目的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果教师的评价与教师的绩效考评相关联就会受到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信度大大降低。所以,主管部门一般不组织教师自评,也不采纳教师自评结果,只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成长,会建议教师做一些自我评价。

(四)现行督导评教体系及存在问题

高等院校管理者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是督导评教,与其他三种评教有明显的不同,其重点评价的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而是侧重于“三风”、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检查。大多数学校在督导评教中多采用督导检查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督导人员通过现场听课、实验室查看教师上课的教案、讲义、学生上课率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能力作出评价。到了年末,督导通过统计教师一年来发表的教科研文章篇数和期刊级别来评价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督导评教侧重于督导检查,这对于有着动态性、复杂性、改进型的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是不全面的。

三、信息碎片化系统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智慧校园的建设,让我们的“教”与“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碎片,越来越多的碎片信息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这些信息碎片进行挖掘应用,能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现行高等院校评价体系受时间、空间、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的问题,信息碎片化可以轻松解决。智慧校园搭建起了一个网络化、全覆盖的互联网校园,对整个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教师上课资源全互联网传送,师生互动交流全网络化。信息碎片化系统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合,提供给不同的评教主体,轻松实现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统一性,实现教师评价的全过程、全覆盖、全视角的动态评价,让整个评教过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更具信效度,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推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发展。

四、信息碎片化系统下的教师评价体系

智慧校园实现了整个校园的信息全覆盖和教学办公的信息全自动化,信息碎片化系统实现了教师评教在时间、空间上的无缝连接,为各个评教主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因此,每个评教主体的评价体系都需要结合信息碎片化系统进行重新构建。

(一)信息碎片化系统下的学生评价构建

智慧校园的建设完善后,各个教学场所都能进行信息全覆盖,都能进行信息全记录。学生在受教过程中可以使用手机端APP和老师进行直接互动交流,课后学生对教师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都有直观的感受体验。这样,就可以在学生评教方面增加课堂评价,也就是嵌入式评价,实现评价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统一。课堂评价标准在设计上应更注重教师课堂过程的设计,课堂知识的讲解方式、方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网络评教可以侧重于教师对整个课程知识纵向深度和横向广度,以及教师对整个体系知识的理解运用上(见表1)。

(二)信息碎片化系统下的同行评价构建

同行评价是多元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主体,对教师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准备充分陛和课程设计技能的评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资深的同行评教。因为同行评教小组包含了被评教师相同专业的资深教师和专家,他们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授课经验。在信息碎片化系统下各个任课教师所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设计、课后安排、学生作品等资源也都记录在了混合教学平台上。同行不用仅仅通过一次课堂听课进行有限性的评价,还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进行线上观看任课教师上课的全过程给予(见表2)。

(三)信息碎片化系统下的教师自评構建

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教师本人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和同行评价是从旁观者角度进行的,无法充分表现教师教学能力的进步和提升,而对于主观者教师本人对自我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可以从不同视角把握教学过程的全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既是教师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关注的问题,为教师开辟自我评价的途径也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碎片化系统中的课堂录像能时时记录教师教学全过程,校园APP建立起学生和教师的无缝连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课后讨论互动性。同行评价的反馈也能让教师通过反观课堂记录进行自查自纠。教师研究教学片断需要深刻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为了教师在自我评教时有据可查设计出了自我检查表,自我检查表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自身成长设计了七项内容(见表3)。自查表的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学各项环节。教师通过分析课程录像同时参看同行评价的结果,可以有效把握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四)信息碎片化系统下的督导评教构建

智慧校园建设的学校能够实现教学场所的全录像,教师上课资源全云端存储,学生作业作品、教学互动全记录。教学过程信息碎片的全记录全整合使得督导评教更有料可查,有源可追溯了。在信息碎片化系统的帮助下,督导人员可以采用线下督导和线上督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录像查看课上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网上签到可以检查学生上课率;通过教师网络建设可以督导教师上课准备资源情况;通过网站访问量可以督导课后的学生情况等等。信息碎片化系统能实现督导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成长、师德师风的全面评价(见表4)。

结语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促进教学在各方面的改革。智慧校园建设在各个高等院校日渐成熟,教育进入了高速数据化、信息化发展轨道。高等院校日常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碎片化系统能有效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挖掘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服务。不但能为教学评价体系提供大量可靠的原始数据,还能对原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各种形式呈现给各种不同的评教主体,大大提高了评教的信效度。通过分析研究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特点,重新构建在信息碎片化系统下可持续评教体系。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