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1-06-28周清风
周清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导学案教学是在初中数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传统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授课模式,使学生的“学”更有目标性,更清楚这节课自己要学习什么内容,要怎样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基于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提供几点策略,为更好地发挥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总结经验。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导学案是教师基于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蓝本,是教师团队协作的结果,是依据新课程改革进行的新的学习模式。数学组在学校的支持下,选择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笔者谈谈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一些初步见解。
一、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备课,制订教案,再根据教案来开展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课堂主体是教师,依据教师的“教”来制定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同时,受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缺乏条理性,或者说根本无从下手。而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强调“导”与“学”,尊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师重在引导和指导,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各个年级段之间是以新旧联系,重复呈现,深度与广度递次提高的螺旋式上升模型来体现的,而导学案教学的“先学后教”可以有效与初中数学学科特点高度契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尝试从旧知识中学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精神,对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集体备课,精心编写导学案
基于导学案的特点,导学案的编写与制订不可能由具体某一位教师独立来制订,而是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群策群力、集体讨论。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单元),提前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准备。在编写制订导学案时,必须要“依纲靠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认知能力等进行综合统筹,精准分析,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综合情况,又要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在制訂导学案的过程中,教研组要尊重每位教师的意见,一般先就将要学习的内容由教研组(集体备课组)成员教师先行草拟一个简案,在集体备课时进行讨论,互补不足,初步制定较为合理的导学案。教师根据导学案进行说课、打磨,形成最终的导学案交付使用。同时,每一个导学案的设计要以课时为单位,一课时一个导学案,在每个导学案都要留余一些空白之处,由每个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添补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课堂研究内容,精心编写,使每一个导学案既适用于全年级学生又适用于各班学生,提高导学案的精准使用效率。
(二)小组合作,用心用活导学案
一个好的方案设计,如果离开高效的实施环节,将变得一文不值。导学案教学模式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导学过程中的课堂探究环节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突破点。在设计好的导学流程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避开了导学案中预设流程“僵硬”的弊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数学素养、学习习惯的不同,合理搭配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4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导学案展开相互探讨,互相促进,对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激发思维的火花,融合组员的共同智慧和思维方式,使导学案“活”起来。笔者所在的海丰县黄羌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简单,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单纯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笔者与同事选择了注重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使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探究能力提高,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科学,提高了导学案的应用效果。
(三)教师引导,调控课堂学习节奏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单向传输知识,而是启发设疑、调控学习流程的“引导者”角色出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合作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要以导学案为蓝本进行课堂活动,但目的并不是要依据学习流程来固化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设疑、探究等学习方法,去认识数学规律和建立学习模式,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学生只依据导学案的流程而没有自己的学习活动,又要避免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而弱化了教师的“导”,教师要起到调控课堂学习节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四)随堂练习要精,在有限课堂容量中提高学习质量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案中能设计的课堂练习是有限的。要在一节课的时间中,从预习、探索到随堂练习,要求在课堂内完成,这就决定了导学案中的练习题量不能太多太滥,不能把导学案制作成练习题集,而是要精中求精,结合好课堂学习目标,设置适量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练习题目,在课堂练习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具体方法可以是分组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使完成课堂练习的形式多样、高效,不拘一格,在有限的题量中寻求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使学生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课后评价反思要多维度
导学案教学的课后反思不等同于传统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自己写给自己看的,而导学案教学中的课后评价反思,要体现出学生的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的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维度。通过多维度的课后评价,更能科学、客观地反馈评价一堂课,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提供宝贵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发展学生的反思归纳能力。
导学案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在应用这一模式时,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精心制定好导学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用活导学案,精讲精练,提高课堂质量,多维度展开学习反思,使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莫莉.论导学案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18.
[2]肖丽利,夏吾才让,梁弼.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6(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