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1-06-26韩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脑梗死

韩清

(晋城大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晋城 048006)

0 引言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此类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成为了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1]。最近几年,由于脑梗死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有临床学者提出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但是根据实际临床实施效果来说,虽然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改善肢体功能效果并不理想。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除了对患者的实施健康教育以外,还应实施康复训练指导,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针对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指导的实施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康复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男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84±8.39)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69±8.57)岁。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对症治疗,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教育内容:(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服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不应擅自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节,针对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可以设置闹钟或者服药提醒卡片,叮嘱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都应该及时与医生联系。(2)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叮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叮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平时多饮用一些温开水,来稀释体内的血液。(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叮嘱患者在入厕排便的时候不应过于用力,针对已经发生便秘的患者,可以适当的给予开塞露治疗,必要时应用导泻药。(4)叮嘱患者在季节交换的时候,及时加减衣物,以免冷热交替发生感冒,并向患者讲解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树立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1.2.2 实验组

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康复治疗:医师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个别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其讲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运动康复治疗: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科学的运动康复计划,并做好患者的监督及指导工作,主要包括肌肉的挤压、基本动作、翻身、桥式运动、躯干旋转及关节被动牵拉等,每天一次训练,每次时间45分钟,每周五次。(3)肢体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在患者肢体肿胀或疼痛的时候,应该从远至近的向心端的按摩方法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从而加快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待患者肢体肿胀与疼痛的症状消失之后,再对患者进行由近至远的离心方式对肢体进行按摩,来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快速恢复,每天三次按摩,每次时间为15-20分钟。按摩结束之后,再对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包括患者床上的自主翻身运动。(4)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特点及自身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坐卧、站立以及行走等康复训练,首先是对坐卧进行训练,协助患者在床边坐立,慢慢让患者自己或者是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从床上逐渐向轮椅上移动,最后在利用轮椅进行坐站位的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而变化,以患者自身不感疲惫为宜。(5)吞咽功能训练:针对存在轻度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进食训练,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进食体位,如果患者可以自行坐起的时候,可以采取坐位,并将头部向前倾斜20°,身体尽量靠向健侧倾斜,可让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避免误吸。护理人员可给予鼻饲进食法联合基础训练,对患者进行常规鼻饲护理,将床头抬高,将头部向健侧偏斜,每次鼻饲喂养量小于200毫升,每次喂养时间间隔2-3小时左右,防止出现误吸、胃潴留等情况出现。(6)语言康复训练:医师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比如吹气球及发音等等,首先从简单的字及单音节开始,并且为患者做发音的示范,针对患者的错误发音及时的进行纠正,在日常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康复医师应该与患者多一点沟通,给予心理上的鼓励,诱导患者尽量独立的思考,同时,也要鼓励患者家属陪同患者完成语言康复训练。(7)认知功能训练:脑梗死患者一般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训练,可以为患者制定思维训练计划,首先选取几样物品让患者记忆,再将物品打乱顺序,让患者凭借记忆去还原,以此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8)使用瘫痪治疗仪,将一次性中药电极贴片放在足三里、曲池、合关等穴位,病灶部位放置一组电极,施用电极处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低频、中频、按摩模式对肌肉进行收缩、舒张,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及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自理能力采用的是Barthel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好。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的是Fust—Meyer评分,上肢包括腕、手及上肢等大项目的评分,下肢包括反射活动、伸肌、屈肌等,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1.4 数据分析

用SPSS 20.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Barthel评分、上肢Fust—Meyer评分、下肢Fust—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分)

表1 比较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评分 上肢Fust—Meyer评分 下肢Fust—Meyer评分实验组 40 70.54±3.15 61.37±2.56 14.69±2.16对照组 40 68.16±3.18 57.96±2.86 11.59±2.05 T-3.3628 5.6186 5.5717 P-0.0012 0.0000 0.0000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经过临床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也会出现运动、认知及语言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也给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患者经过临床确定为脑梗死后功能障碍,就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3]。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梗死的康复治疗,主要是以药物、针灸、理疗为主,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情况,有效保护脑细胞。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不断进步,对脑梗死患者除了实施健康教育以外,联合康复训练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通过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来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4]。康复训练指导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肢体、语言、吞咽功能及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尽量协助患者主动完成,通过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给予患者一些康复运动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相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通过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可以降低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发生呛咳的几率,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语言功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发音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训练,来提高记忆能力,延缓病情的发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就证实了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较好,可以为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有利的帮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康复训练效果较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