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作用

2021-06-26黄艳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体位依从性指标

黄艳清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室,广西 钦州 535099)

0 引言

手术是目前临床针对各类疾病常采取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针对各类疾病采取的不同手术方法明显增多[1]。但由于手术比较复杂,且多数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在术中患者体位受压部位常会出现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因此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2]。为进一步提升手术患者的手术效率以及安全性,本篇文章中将体位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临床探寻出一种最佳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详情已在下文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将80例患者分成40例观察组以及40例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例、17例,年龄25-68岁,年龄均值在(46.50±2.20)岁。对照组男女人数各有22例和18例,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年龄平均值为(46.00±2.30)岁,两组数据差异值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行手术室体位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术前巡回护士要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同时要协助患者及时完成术前各项检查以及准备工作。同时术前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手术方法及效果等,并耐心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麻醉药物所产生的相关生理反应,使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且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②术中护理:首先要对手术床采取啫喱垫或海绵垫铺置,以便减少手术床过硬增加压疮风险;同时术前采用局部泡沫敷料或水胶体等对患者手术受压部位进行贴敷;手术开始时要帮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在确保手术要求基础上尽量提高患者身体舒适度,并采用悬空法减轻长时间手术对患者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做好体温保护处理,对输液药物要采取预热方式。在配合手术过程中调整体位时,要尽量采取轻柔动作,避免过力推拉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并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表现,若出现瘀血应及时采取软垫支撑减轻压力,并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轻揉按摩,最大限度提高肢体血液循环,严重者可遵医嘱适当更改体位[3]。

1.3 观察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将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的依从性、术后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单项指标分值为10分,最终分数越高表明指标越好。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几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各项指标对比详情

护理前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的差异性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提升,最终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详情(n=40,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详情(n=40,

护理管理质量/分 依从性/分 护理满意度/分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后观察组 5.32±0.43 9.40±0.61 5.64±0.52 9.10±0.61 9.32±0.70对照组 5.34±0.45 8.30±0.43 5.65±0.53 8.22±0.54 8.50±0.41 T 0.2032 9.3216 0.0851 6.8316 6.3929 P 0.8395 0.0000 0.9323 0.0000 0.0000

2.2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低,其结果仅为2.5%,而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达到15.0%,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性,经计算后显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各指标结果对比存在的差异性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已占据显著优势,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性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详情(n=40、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详情(n=40、

睡眠质量(分) 心理状态(分) 生活乐趣(分) 生活能力(分)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52±0.51 9.30±0.72 6.25±0.23 9.42±0.64 6.10±0.31 9.42±0.80 6.32±0.50 9.60±0.43对照组 6.53±0.52 8.50±0.54 6.26±0.24 8.35±0.53 6.20±0.32 8.34±0.59 6.34±0.52 8.61±0.25 T 0.0868 5.6218 0.1902 8.1438 1.4195 6.8715 0.1753 12.5882 P 0.9310 0.0000 0.8496 0.0000 0.1597 0.0000 0.8613 0.0000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针对各类疾病主要采取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在手术过程中常会受到患者的不良情绪、手术时间过长、麻醉药物刺激、体位调整不合理、长时间受压以及护理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术后会出现压力性损伤,进而会造成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不佳[4]。所以针对手术患者应及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创伤性以及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几率[5]。为此,本篇文章对手术室患者及时采取了体位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此护理主要是对患者加强术前的风险评估,掌握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护理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和心理疏导,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度,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6];通过加强术中监护力度、合理的体位调整、体位受压保护、体温保暖处理以及良好的护理配合,进而能够有效确保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通畅,并提高患者手术效率,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几率,最终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手术康复效果,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7]。本文研究结果中也已证实,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通过开展体位护理干预后,其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也明显增强,手术期间患者发生的压力性损伤较少,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而相比之下,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护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占据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体位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手术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及康复效果。但因本文的研究资料有限,所以望临床相关专家和学者能够再对预防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临床护理方式做更深入的探讨分析,探寻一种最佳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提升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从而降低手术期间压力损伤发生几率,使患者术后身体能够得到尽早恢复。

猜你喜欢

体位依从性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