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6-26武曼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根治术人性化胃癌

武曼曼

(睢宁县人民医院 外科护理,江苏 徐州 221200)

0 引言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细胞的胃部癌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胃癌根治术是治疗的该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胃癌本身损害患者的肠胃功能,术后更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症状,降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1]。因此,在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并加强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以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具体效果,以下为此次研究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中选取113例出来予以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13例划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在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区间在48岁至76岁之间,平均 (59.23±4.46) 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区间在49岁至77岁之间,平均 (58.92±4.64) 岁。该两组临床基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P>O.05),满足比较要求。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纳入患者均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且对研究均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患者术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的切口恢复情况,嘱咐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1)心理疏导:患者术后会对手术效果和预后产生担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患者担忧的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性格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讲解相关的胃癌根治术后恢复良好的案列,并播放相关视频,给患者充分的鼓励和关怀,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2)疼痛护理: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产生应激反应,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切口护理,保证切口清洁,避免感染,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并通过物理镇痛方法、转移注意力以及镇痛药物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同时定期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并及予以患者相应按摩,保证患者的舒适度;(3)营养支持:由于胃癌本身会导致患者缺乏营养,手术后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消耗,因此术后需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可以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和机体营养状况,为患者进行营养液输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同时密切观察穿刺点情况,避免出现皮下血肿、静脉炎等情况;(4)术后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呼吸训练、四肢锻炼等,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胃功能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1周的营养情况,在术后1d与术后1周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对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用SPSS 22.0来分析,以t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用“%”和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

由下表可得,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更短,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h)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7 32.17±4.56 38.34±5.64 43.54±5.77 14.25±1.38对照组 56 39.46±5.49 46.72±6.68 52.16±7.13 18.68±1.57 t-7.684 7.210 7.071 15.939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1周的营养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1d的各项营养指标相比较,相差较小(P>0.05),术后经过1周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1周的营养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1周的营养情况

组别 例数 白蛋白(g/L) 前白蛋白(mg/L) 血红蛋白(g/L)术后1d 术后1周 术后1d 术后1周 术后1d 术后1周观察组 57 32.34±3.42 47.48±2.93 197.84±16.60 291.68±19.57 121.18±10.37 132.65±11.38对照组 56 32.82±3.35 44.52±2.66 198.69±16.84 246.08±20.22 122.24±11.24 124.02±10.54 t - 0.754 5.620 0.270 12.182 0.521 4.181 P - 0.453 0.001 0.788 0.001 0.603 0.001

2.3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共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1%;对照组患者术后共发生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6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差较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n,(%)]

3 讨论

胃癌作为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2]。导致胃癌的原因较多,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目前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胃癌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3]。胃癌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痛、体重下降、贫血、厌食等情况,致使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

临床上通常采取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将胃癌病灶进行切除,对肿瘤的进展起到延缓作用。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的肠胃功能造成较大影响,绝大对数患者术后会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4]。基于此,在术后应该予以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同时加强身心方面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此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采取了人性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更短(P<0.05);术后经过1周的护理,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1%,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19.64%明显更低(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避免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在具体应用中,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术后予以患者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担忧和顾虑,积极配合术后护理[5]。疼痛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由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下降以及消化顺序改变,通过输注营养液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营养,促进机体抵抗力的提高,进而减少并发生的发生[6]。

综上所述,在胃癌根治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肠胃功能尽快恢复,保证患者的机体营养,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根治术人性化胃癌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