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腹腔镜下行阑尾炎切除术护理配合措施

2021-06-26龙鸿远符海雁胡锡芳陈梅钟海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发生率

龙鸿远,符海雁,胡锡芳,陈梅,钟海琼

(廉江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湛江 524400)

0 引言

阑尾炎是一种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这种疾病具有发病比较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患者往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1]。将腹腔镜应用阑尾炎手术当中,可以提高手术效果。且具有创口小、疼痛感少及术后恢复效果好等特点[2]。目前腹腔镜已经成为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3]。手术虽然属于无创治疗,但仍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且受到患者情绪、手术操作因素的影响,还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针对这一情况,手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常规护理显然缺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针对性干预,效果欠佳,因此,本次研究深入分析,将综合护理应用于阑尾炎实施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中,分析应用价值。现将腹腔镜下行阑尾炎切除术综合护理配合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6例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30:23,年龄范围,最高值为75岁,最低值为15岁,均值(40.50±3.50)岁。对比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8:25,年龄范围,最高值为75岁,最低值为16岁,均值(41.08±3.60)岁。纳入标准:患者有转移性下腹痛等症状,且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轻度升高,经腹腔镜检查确诊为阑尾炎;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妊娠期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配合研究患者。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配合,包括做好手术前准备,并指导患者进水进食,进行常规的术前清洁工作。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进行密切关注,并定期查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遵医嘱进行用药,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配合。

术前护理: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介绍手术团队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信心。并就阑尾炎发病知识、腹腔镜治疗的流程,安全性等进行简单的讲解,提升患者对手术情况的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担心。②对患者病情、病史等资料进行分析,做好术前方式,提升对患者的了解,做好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③进行为患者做好备皮工作,做好脐部清洁工作。嘱咐患者在术前12小时内禁食,术前6小时禁水、饮料。

术中护理:①为患者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保持手术室整洁。将手术器械摆放整齐。②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摆放。嘱咐排空膀胱或者留置导尿管。术前30分钟,为患者肌注麻醉药物。③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保证手术器械的有效传递,节省手术时间。④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术中注意患者有无胸痛、咳嗽或者紫绀等症状。⑤术毕,将手术器械和用品进行清点。将切除后的阑尾保存好,并及时送检。

术后护理。①保证病房的舒适度。为其使用柔软度比较好的床上用品。②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肌紧张等症状,对于术后疼痛情况,可适量使用止痛药物。③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④帮助其清理口腔异物,防止引发吸入性肺炎。观察患者8小时内排尿情况,引导其及早排尿。关注其是否有皮下捻发音情况。大量气体需采用胸穿抽气或者吸氧等措施。⑤术后4-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并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腹胀情况。⑥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对于切口可能出现的红肿、痒痛情况,要提前做好切口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无菌操作。手术结束后,还要对患者进行排气后进食的指导,从流食、软食向普食过渡。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治疗指标,包括进行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

1.3.2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积液、肠梗阻、切口疝等。

1.3.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方法采用VAS视觉评分法。评估标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使用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值表示,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卡方。组间比较用P值表示,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及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相比对比组均更早(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相比对比组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治疗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治疗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3 38.96±6.78 21.50±4.26 2.31±0.26对比组 53 42.80±5.40 25.45±4.22 6.52±0.34 t 值 3.225 4.796 71.607 P 值 0.002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7%,对比组为16.98%,观察组高于对比组(P<0.05)。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轻度疼痛患者比例高于对比组,中度疼痛患者比例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时,有持续性的腹痛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4]。目前,对于阑尾炎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5]。随着腹腔镜技术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优势开始为医学界所重视。将腹腔镜应用在阑尾炎的手术当中,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特点[6]。在腹腔镜下行手术,术野比较开阔,可以将脓液和分泌物进行有效的清除,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盲肠水肿或者粘连等原因,会延长手术时间,影响手术效果。为此,在围手术期进行密切的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效果[8]。

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分为三个阶段:术前、术中和术后。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为其介绍疾病知识、手术团队和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信心。做好备皮工作,可以防止出现穿刺部位感染,也可以有效的进行穿刺。术前嘱咐患者禁食禁水,可以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出现胃肠道不适和胀气等症状。整理手术器械,开展消毒工作,进行体位指导等,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术中有效传递器械,可节省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能够防止手术异常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将切除的阑尾及时送检,有助于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术后,观察患者苏醒情况,为其进行预防呕吐等处理,可减少呼吸道呛咳的发生。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适量使用止痛药物,可以减轻其痛苦。进行饮食指导,可以及时补充营养,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还可以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早日恢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准备比较充分,手术中配合效果好,因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而手术顺利开进行,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病情观察,患者术后身体机能得到有效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比例比对比组高,对比组中度疼痛比例比观察组高(P<0.05),两组VAS均值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情况看,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手术中创伤小,且术腔暴露时间短,也有助于显著缓解其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对于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来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手术准备效果,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尽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创口疼痛引发的恢复效果差等问题。通过手术围术期良好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猜你喜欢

阑尾炎腹腔镜发生率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阑尾炎能自愈吗?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