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热门诊患者焦虑现状及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26齐月郝秀乔朱颖张瑞星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经验性门诊患者消极

齐月,郝秀乔,朱颖,张瑞星(通信作者*)

(1.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迅速蔓延至全国及全世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该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管理措施[1]。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由于对发热门诊缺乏了解,担心会被传染,或对后续治疗的不确定性,他们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2]。有研究表明[3],焦虑与应对方式相关,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够激发个体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而过度焦虑个体更倾向于采用回避、逃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4],影响个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这也是经验性回避程度低的表现。国内外研究[5,6]证实,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正相关,可以直接或间接预测焦虑水平。本研究旨在了解发热门诊患者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0年8月15日至9月10日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能熟练运用手机;②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理疾病者;②近期有过重大心理创伤者;③存在语言或认知障碍者。本研究共收集213例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23例,占57.75%,女性90例,占42.25%。年龄14~58岁,平均(28.22±9.55)岁。

1.2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等。②接纳与行为问卷第二版(AAQ-II):该问卷由曹静等[7]汉化与修订,用于评估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水平,共7个条目,采用1(从未)~7(总是)点计分,总分越高,经验性回避程度越严重。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88。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该问卷由解亚宁[8]修订,用于评估个体遭受困难或挫折时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9、0.78。④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主要用于评估被测者过去两周的焦虑情绪,为自评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采用0~3级评分法,总分0~4:没有焦虑,5~9分:轻度焦虑,10~14分:中度焦虑,15~21分:重度焦虑。Cronbachα系数为0.899。

1.3 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问卷制作问卷星电子问卷。在患者候诊的过程中,向患者说明此调查的目的、方法,取得知情同意后独立填写问卷并提交。问卷均为必答题,遇到患者提出的疑问,采用统一指导语给予解答。共219位患者参与调查,无效问卷6份,有效回收率为97.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热门诊患者焦虑水平

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213例患者焦虑得分为(3.36±4.10)分;焦虑总分>4分的人数为52人(24.41%),以轻度焦虑为主,其中轻度焦虑38名(17.84%),中度焦虑10名(4.69%),重度焦虑(1.88%);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发热门诊患者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发热门诊患者应对方式及经验性回避状况

本调查中,患者积极应对方式(22.35±5.26)分,消极应对方式(14.18±4.34)分,经验性回避(23.78±8.01)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应对方式、经验性回避与全国常模比较

2.3 患者焦虑与经验性回避、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以患者的焦虑得分与经验性回避、应对方式的2个因子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得分与经验性回避、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760,P=0.000;r=0.720,P=0.000),消极应对与经验性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580,P=0.000),积极应对与焦虑得分呈负相关(r=-0.360,P=0.015)。这说明焦虑与经验性回避、应对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见表2。

表2 患者焦虑与经验性回避、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2.4 患者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发热门诊患者焦虑作为因变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经验性回避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方式、经验性回避是患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68.1%(R2=0.696,调整R2=0.681,F=16.247,P<0.01),见表3。

表3 经验性回避在焦虑和消极应对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发热门诊患者焦虑状况

本研究中,发热门诊患者焦虑得分为(3.36±4.10),阳性检出率为24.41%,高于普通人群[9],提示疫情期间患者的焦虑情绪不容忽视,但与洪玲玲等[10]在疫情早期对发热门诊患者分时间段调查的结果均较低,这与预期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个体易发生精神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情绪为主。发热门诊作为集中收治发热患者的场所,患者的焦虑情绪会互相影响,在就诊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应激[11],面对急性突发事件试图逃避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体验,加之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出现过度恐慌,进而强化内心的焦虑不安。后期焦虑减少可能是由于现阶段中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中取得不错的进展,民众的心理也随着疫情的变化而变化[12]。

3.2 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热门诊消极应对方式高于全国常模,较积极应对对焦虑的影响更为显著,是患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与疫情流行期对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这表明疫情面前,发热门诊患者越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调节情绪,焦虑水平越高。分析其原因:本次调查对象多为中青年,处于上学或工作阶段,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由于发热门诊的特殊性,不愿寻求社会支持,担心受歧视或被留观影响自己的学业和工作,往往选择逃避、吵闹等消极应对方式,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

3.2.2 经验性回避

经验性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EA)是指个体不愿拥有不愉快的想法和情绪并与之回避,导致与个人价值观或目标不一致的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热门诊患者经验性回避高于全国常模,与焦虑和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与Dawson等[15]的研究一致。究其原因:疫情流行期间,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在没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到发热门诊就诊时担心会被传染或被告之隔离留观,常常采取摆脱、回避的态度面对内心不想要的想法或情绪,不愿主动配合治疗,形成恶性循环。

4 小结

发热门诊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本研究显示,消极应对方式、经验性回避是患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门诊医护人员应关注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借鉴国内外经验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16],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地配合检查、治疗,缓解其焦虑情绪。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扩展研究区域,进一步探讨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经验性门诊患者消极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型阈值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先验性与经验性的融合: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实质
让自己发光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感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