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2021-06-26叶海珍骆小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例数

叶海珍,骆小丽

(1.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广东 珠海 510940;2.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 功能科,广东 河源517300)

0 引言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疾病类型复杂等特点,在给予抢救期间需要配合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其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于其它普通病房更高,有相关数据[1]提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风险高于普通病房患者5-10倍,且有超过一半比例属于导管相关感染。作为医疗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应该保持高度的重视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风险管理指的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在可靠数据指导下制定针对性科学管理措施,全面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与伤害[2]。本院自2019年始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群体中落实针对导管感染的风险管理措施,现将落实风险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并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9年1月落实针对导管相关感染事件的风险管理措施。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接受患者200例,通过盲目随机表完成对患者的分组并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有100例。本研究时间范围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在11-75岁间,平均(43.51±5.6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在13-74岁间,平均(44.03±5.6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干预,做好对医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宣教,在为患者提供医护干预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在进行注射的时候要做好局域皮肤清洁工作,覆盖无菌布,消毒后再做相关操作。各项导管维护工作要落实到位。

观察组患者联合针对导管相关感染预防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有风险识别、评估风险、处理风险以及管理风险四个阶段,对于风险的准确评估是后续相关工作的基础跟依据。在落实具体风险管理之前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由感染管理办公室组织。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染控制医生及护士组成。对以往重症监护病房医护工作期间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识别,对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群体和典型环节进行界定,确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高到低的管理风险因子并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制定后由科室主任与护士长监督并确认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每个季度举行会议,对于相关措施的效果与不足之处做出总结,以PDCA循环改善方式对相关措施进行改进。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种管理模式下患者呼吸机使用率、留置导尿管例数以及中心静脉导管例数。②记录两种管理模式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例数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管使用情况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率、留置导尿管率以及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数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1。

表1 两种管理模式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管使用情况对比

2.2 导管相关感染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风险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2。

表2 两种管理模式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管感染事件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医院落实并推广风险管理措施以有效识别现有和潜在隐患对于后续评价与处理有重要意义,全面保障患者与医院的合法权益[3-4]。随着人们对本身权益重视程度日益增高,医疗机构作为特殊服务场所所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如何调整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5-6]。

对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而言,从根源上控制感染因素以及降低感染风险,确保整个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提高医护质量是其发展的重要内容。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所应用各种导管在抢救患者的同时也对其机体防护屏障造成冲击,是诱发感染的高危独立因素[7-9]。

本次研究将落实风险管理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数据比较中可知观察组患者关于呼吸机、导管的使用频率低于对照组,其发生相关感染事件例数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重症监护病房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可归纳如下[10-12]:①树立并不断强化科室医护人员感染相关知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手卫生以降低交叉感染。②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合理使用相关药物,特别要注意是否引起了菌群失调的情况以避免二重感染。③重视对医护人员置管技术的培训手段,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掌握关于人工气道建立、中心静脉置管以及导尿管留置等操作相关指征,保障置管操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性,每天都要对患者是否需要留置导管进行评估,如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进入相对平稳状态后可进行拔管,减少侵入性导管于体内停留时间。制定导管管理措施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病情以及导管类型。④为应用呼吸机患者将床头抬高,一般为30-45°以免因气管插管而出现反流误吸情况。做好口腔清洁管理避免咽喉部细菌繁殖,降低感染风险。在做中心静脉置管的时候要选择相应的置管位置,做好皮肤消毒的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用风险管理对于降低导管使用情况有良好效果,更有利于控制期间导管相关感染风险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更好完成治疗,保障健康。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例数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