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性分离扩皮法与常规扩皮法在乳腺癌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6-26朱青,秦黎
朱 青,秦 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213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对病人健康及生命有严重威胁[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术后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对延长病人存活时间有积极意义。化疗药物具有较强刺激性,临床主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给药,以减少药物外渗风险及血管损伤,提高病人生存质量[2-3]。进行PICC置管时,需实施扩皮操作,以往护理人员多采用扩皮刀,予以横切、纵切扩皮,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难以满足病人要求,故探寻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扩皮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钝性分离扩皮法与常规扩皮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136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病人。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女性病人;③单侧病变;④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4],经术后病理检验确诊;⑤无PICC置管禁忌证;⑥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⑦意识清楚,无认知、交流、定向障碍。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②穿刺部位皮肤感染或损伤;③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④高血压、糖尿病未控制者;⑤精神疾病病人;⑥存在严重术后并发症者;⑦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⑧不配合PICC置管者。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13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8例,年龄22~59(45.83 ±3.91 )岁;体质指数(BMI)18~29(22.63 ±2.87 )kg/m2;病灶位置:右侧35例,左侧33例;置管静脉:贵要静脉51例,肘正中静脉12例,头静脉5例。对照组68例,年龄21~62(46.31 ±3.85 )岁;BMI为19~30(22.74 ±2.91 )kg/m2;病灶位置:右侧36例,左侧32例;置管静脉:贵要静脉54例,肘正中静脉11例,头静脉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扩皮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美国巴德公司),操作由同一组获得PICC置管资格,且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完成。对照组实施常规扩皮法,通过B超观察病人静脉情况,确认穿刺点后,于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B超引导下穿刺,见回血后将导丝送入,操作者一手固定导丝,一手持扩皮刀,刀背紧贴导丝,予以纵向扩皮,扩皮深度0.3 cm,扩皮后将插管鞘沿导丝方向,缓慢推进,撤出导丝,将导管缓慢送入血管,体外保留5~6 cm。观察组采用钝性分离扩皮法:穿刺前操作与对照组相同,预先将插管鞘内、外鞘分离,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后缓慢送入导丝,体外保留10~15 cm,内鞘沿导丝推进并左右扭转,对穿刺处皮肤及皮下组织予以钝性扩张,见回血后退出,以生理盐水将内鞘冲净,套上外鞘,沿导丝方向,左右旋转推进,完成后将导丝撤出,缓慢将导管送入血管,体外保留5~6 cm。两组置管成功后,均选择8层3 cm×3 cm无菌纱布压迫置管处,外贴3M贴膜,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 观察指标
1.2.2.1 疼痛程度、送鞘成功率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扩皮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在纸上划10 cm横 线,1 cm为1个 刻 度,从左至右分别代表0~10分,病人根据自身感受在横线相应刻度标记,分值对应相应的疼痛程度。记录插管送鞘次数,计算一次性送鞘成功率。
1.2.2.2 穿刺点出血量 通过计算无菌纱布浸湿面积,对病人扩皮后即刻、置管后1 d、置管后3 d穿刺点出血量情况予以测定。判断标准:<0.5 mL(≈1.5 cm2)为出血量较少;0.5 ~1.0 mL(≈6 cm2)为出血量中等;>1.0 mL(≈9 cm2)为出血量较多[5]。
1.2.2.3 生命体征 分别于扩皮前5 min、扩皮后即刻,测定病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检测前均未进行剧烈活动。
1.2.2.4 满意度 病人PICC置管成功后,填写自制扩皮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疼痛程度、效率、切口大小、出血情况等,满分100分,分为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总满意率=(一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定性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扩皮时VAS评分及一次性送鞘成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扩皮时VAS评分及一次性送鞘成功情况比较
2.2 两组穿刺点无菌纱布不同时间血液浸湿面积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点无菌纱布不同时间血液浸湿面积比较(±s) 单位:cm2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例数68 68扩皮后即刻0.58 ±0.13 2.47 ±0.62 -24.603 <0.00 1置管后1 d 4.19 ±0.85 9.31 ±2.14 -18.336 <0.00 1置管后3 d 0.22 ±0.06 0.45 ±0.13 -13.247 <0.00 1
2.3 两组病人生命体征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扩皮前、扩皮后即刻SBP、DBP、HR比较(±s)
表3 两组病人扩皮前、扩皮后即刻SBP、DBP、HR比较(±s)
①与本组扩皮前比较,P<0.05 ;1 mmHg=0.133 kPa。
SBP(mmHg)扩皮前104.82 ±8.91 103.97 ±8.84 0.559 0.57 8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例数68 68扩皮后即刻106.31 ±8.74 113.64 ±8.53 ①-4.949 <0.00 1扩皮前69.34 ±5.21 68.95 ±5.67 0.418 0.67 7 DBP(mmHg)扩皮后即刻72.68 ±5.53 76.21 ±5.48 ①-3.739 <0.00 1扩皮前74.29 ±6.52 75.03 ±6.48 -0.664 0.50 8 HR(/min)扩皮后即刻76.41 ±6.83 80.73 ±6.15 ①-3.876 <0.00 1
2.4 两组病人对扩皮满意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对扩皮满意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乳腺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手术结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建立安全的静脉通道,是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PICC是乳腺癌病人术后进行中长期化疗及输注高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一种工具,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随着超声定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使其进一步得到普及[6-9]。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因疗程长、化疗药物剂量大,通常选择PICC置管。扩皮是PICC置管的关键步骤,其目的在于穿过较硬质地的表皮层及部分真皮层,形成一个通道,保障管鞘顺利进入皮肤,并沿导丝与血管连接[10]。以往临床采用常规扩皮技术,但有研究指出,常规扩皮需将扩皮刀直接刺入真皮层,深度达0.3 cm,会切断结缔组织、淋巴管及血管,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会增加导管维护次数[11]。还有学者认为,常规扩皮时操作者不易掌握扩皮范围及深度,且操作不稳定,易导致送鞘失败[12]。由于常规扩皮技术存在明显不足,已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如何对扩皮技术予以改进,已成为护理研究热点。钝性分离扩皮法不使用扩皮刀,而是以内鞘沿导丝推进,并左右扭转,利用皮肤弹性,顺皮纹方向对穿刺点予以扩张,最大限度减少创伤及出血[13]。钝性分离扩皮时,力度容易控制,可固定扩皮范围及深度,从而避免扩皮过度或扩皮不到位情况,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有研究指出,钝性分离法创口小,利于愈合,无明显瘢痕,病人接受度高[14]。另有报道,钝性分离扩皮法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方面也有一定意义[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扩皮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能与该方法无须切皮,对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较小有关。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与该方法将穿刺点内径暂时扩张至与插管鞘相同有关,避免扩皮不到位造成的送鞘困难。减少扩皮时及置管后穿刺点出血量是改进扩皮方法的主要目的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扩皮后即刻、置管后1 d、置管后3 d穿刺点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钝性分离扩皮法在控制病人出血量方面有确切作用。研究发现,PICC置操作对下丘脑、皮质中枢会产生一定刺激,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改变,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情况,影响治疗安全性[15]。因此,需对病人扩皮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予以观察。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扩皮后即刻的SBP、DBP、HR与扩皮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扩皮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钝性分离扩皮法能减轻病人生命体征波动。主要原因在于该扩皮法能减少创伤,减轻疼痛程度,且送鞘顺利,无需二次扩皮,从而最大限度减轻应激反应,使病人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病人对扩皮操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可能与钝性分离扩皮法一次性送鞘成功率高、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有关。
4 小结
超声引导下钝性分离扩皮法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中应用,能有效提高送鞘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程度,减少出血量,保障生命体征稳定,病人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