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数形结合,营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2021-06-26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树人小学蔡丽霞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条腿圆形数形

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树人小学 蔡丽霞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将数字和图形结合起来,使得很多抽象化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一、巧用数形结合,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教师在备课时,通过巧妙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各种数学概念融合到各种图形以及表格中。这样可以将抽象化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和正确运用。

图1

二、应用数形结合,协助梳理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和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将解题过程隐含在图形变化中,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简化这道题,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将鸡和兔这两种动物共同放在同一个笼子里,一共有10只动物,28条腿,问笼子里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到黑板上利用画图的方式完成这道题目。首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10个圆形代表10只动物,假设这10只动物均是鸡,因为每只鸡都有两条腿,所以学生可以在圆形下面画两条竖线,这样一共会画出20条腿。之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一共有28条腿,还有8条腿没有画出来。由于每只兔子有4条腿,而8÷2=4,所以该名学生将8条腿分别添在了4个圆形上面。4条腿的圆形代表兔子,2条腿的圆形代表鸡,此时可以得出结果:兔子有4只,鸡有6只。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能够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传授数形结合方法的具体应用,便于学生形成利用数形结合方式解题和梳理思路的学习习惯。

三、通过数形结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将图形的具体情况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使题目直观化、简单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兴趣,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可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然后提出具体的问题,如:“在总长度为200米的马路旁边,每隔10米种一棵树,那么在道路两旁共需栽多少棵树?”学生往往会回答“20棵”,因为200÷10=20。实际上,这种解题思维是不正确的,接着教师提出:“如果两端都种树,又需要几棵?”学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答案是不正确的。为了更加清晰地解析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来模拟马路,画一个线段代表10米,在这个线段的两端种树,再沿着端点延长10米,这时两条线段的总长度为20米,有三个点,表示种三棵树,按照这样的方式可以总结出:所栽树木数量为马路总长除以间隔的距离再加1。这样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摆正心态,充满兴趣;通过数形结合方法,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理清解题思路,使逻辑思维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提升,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条腿圆形数形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不会算账的蝉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按属性分类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鸡兔同笼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