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2021-06-25荔红民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研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荔红民

摘  要:核心素养指的不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而是一个人能够从小到大成长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综合处理问题方式与能力,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生活经验,性格习惯综合运用起来的一种方式。运用核心素养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将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优势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综合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

初中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而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初中数学的学习朝着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掌握知识还要提高处理、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处理课本上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由于新课改的实行,学生对于学习的方式不再像以往那样以被动接受为主,而是由被灌输者转化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负责课堂的引导任务,灵活使用教材中的探究性学习素材,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自主联系教材所给的素材进行思考,产生问题,把教材中的问题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问题,拓展问题的深度广度,发散思维,体现探究性学习开放性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1]。

在教学过程中,以“相交线与平行线”一课为例,教师要充分的引导学生去思考,从知识面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考虑是什么原因产生相交,又是什么因素会使两条线产生平行,让学生多观察相交与平行线的特点,产生一些大胆的猜想,此时学生还不知道知识点,猜想过后通过与知识点作比较,发现自己的问题,完善自己猜想的漏洞,这样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加清晰与深刻,在上完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在性质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联想,比如它与后面的三维空间有什么关系,从三维角度来看。平行与相交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面的概念,立体的思考问题。

要做到这些,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从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出发,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相结合,在学习中能真正地独立思考,而不是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灵活应用起来,对于几何部分的把握更深刻,使得相交线与平行线这节课对于学生更加明白。

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学生通过追求问题的答案与解决自己的疑惑而去学习探究,能更好的明白一些数学中比较抽象甚至矛盾的东西,在与同学的交流中逐渐明白知识点,掌握新的数学概念。

通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既能更深入的掌握知识点,通过积极探讨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梳理清楚以前学习的数学理论框架,对于数学学习中的畏难怕苦心理也能减轻,从而更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影响。比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类知识,首先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思维图像,让学生通过图像先了解这个概念,然后通过图像与抽象概念的转化,在全等三角形的变换中,让学生借此展开讨论,对于角度问题,以及后面的借助全等概念解决三角问题与函数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方向,通过这些讨论,霸权等三角形的各种概念弄清,找出问题中的共性探讨出来,这样,在后面的三角问题与函数问题中,学生就能灵活的运用三角概念定理解决后续问题。

三、通过情景教学,引起学生兴趣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对于教师的定位就是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景教学,把各种数学理论概念结构给学生直观的体现出来,具现化各种概念性东西,促进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2]。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从书本概念走向生活,通过情景中的各类场景,学生通过空间记忆的远比书本记忆的更加深入,而且体验感比较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各个方面得到锻炼,比如把数学书本上的相关问题转化为生活常见的问题,学生就会对解决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进而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解决它,过程有趣,学生也得到了思维锻炼。

我们以“概率初步”这一课举例,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几个简单的概率活动,把书本中的案例进行具现化,盒子中的球拿出颜色概率让学生亲自上手,使学生对于概率的认知更加直白,进一步增加游戏难度,让学生尝试简单随机抽样以及系统和分层抽样,先做游戏,做完后让学生总结规律,计算各种概率。

四、以人物事迹激励学生

初中生正处在心理生理发育成熟的路上,如何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学数学就是老师的难点了。但是初中生又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初中阶段才开始会有崇拜的人或者事物,教师可以以数学定理的发现者为引子,先给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如何发现该定理,又是如何证明它的,在当时的数学工具比较简陋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的,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思索,体验前辈的数学家们的数学思想,,通过给学生扩展这些课外知识,学生对于人文历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于数学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科学家祖冲之父子是如何计算圆周率的,并让学生根据人家的算法自己计算,看能够计算到小数点后几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函数部分在初中时一个难点,就可以在讲解函数的时候,给学生提前讲述爱心方程是怎么出来的,笛卡尔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才使数學发展更进了一步,学生一般都会比较感兴趣,容易让学生对于函数有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五、结语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做到对学生开放,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思维。研究性学习对于初中学习数学的帮助非常大,既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也会更加的高效,进入学习状态也会更快,对于提高课堂质量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邱秀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06):4-5.

[2]杨尊旗.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20(13):26.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研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