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日志在中职护生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6-25王静芬
林 琳,王静芬,张 凰,王 淳,蔡 烯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广东 潮州 521000)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对反思日志的应用进行研究,反思日志在师范教育中运用较多[1],后引入并应用到护理学教学领域[2]。国外护理教育学者将反思日志定义为“通过写作帮助护生从护理实践经验中获得知识,是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发展护生评判性思维及反映其概念理解情况的工具”[3-5]。张珺[6]、徐志芳等[7]将反思日志定义为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以记录日志的方式及时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或专业实践进行反思,即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表达反思过程。知网上目前国内关于护理反思日志的应用主要在护生实习、培训带教、护士层级培训、专科培训及护理管理等范畴,本研究尝试对反思日志在中职护生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现介绍如下。
1 实施对象
选择2018级和2019级护理专业中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一、二年级采取随机抽样法各选取两个班护生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年级的两组护生前期所学课程完全一致,均为三年制中专班护生,入学成绩、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实施项目
本课题选择在一年级(2019级)的护理学基础及二年级(2018级)的护理技术综合实训两门课程中选取部分操作项目开展实验,要求观察组护生需在完成以下三大模块的操作项目相关学习后完成反思日志(见表1)。2018级观察组护生还要求在寒假临床见习后完成一次反思日志的书写。
表1 要求完成反思日志书写的项目
3 实施方法
3.1 对照组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实践”护理实训教学模式,课程分小班教学,教师讲授理论,运用教具、PPT、视频、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分组示教、带教的模式,课后开放实验室让护生加强练习。
3.2 观察组实施方法
3.2.1 实施前准备(1)成立并启动实施小组,确定实施细则:选择认真负责的一线护理教师加入实施小组,针对中职护生学情现状,结合护理实训课程特点,确定护理实训教学中护生书写反思循环圈的6个环节及书写格式等细则。(2)实施前培训:实施前组织对护生进行两次培训,第一次培训借助PPT讲解让护生了解反思循环圈6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及如何进行有效反思,第二次培训指出第一次反思日志布置后护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习师姐优秀反思日志的展示帮助护生厘清思路,明确下一步书写的方向。(3)设计理论试题,制订评分标准和反馈问卷:试题理论命题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的要求和题型,实操考核的评分标准依据2013年8月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校院合作开发评分标准《护理专业实习生出科考核评分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现有实际修订而成。同时针对观察组设计自制的反馈问卷,借以充分了解反思日志的实施效果。(4)对教师进行书写评价和实操考核同质化培训:为保证实施过程中对反思日志书写效果的评价和实操考核的公平性,对所有参与本课题的教师(包括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同质化培训,确保实施结果的公平性。
3.2.2 具体实施 观察组护生采用“理论+实践+反思日志”教学模式,要求护生在完成同对照组一样指定操作项目的日常学习后,按要求书写反思日志,主要围绕反思循环圈进行描述。具体包括“描述:今天的课程中你学习了什么?”→“感知:你当时在课堂学习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评价:在这个学习经历中你做得好的/不好的地方是什么?”→“分析:从这个学习经历你学到了什么?”→“结论:哪些地方是你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行动计划:如果以后再遇到或出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做?”6个环节,将护理实训课程学习中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重要事件、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探索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结果
两个年级护生各自完成护理学基础、护理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后,综合比较两组护生两门课程理论考核及实操考核的成绩。
4.1 效果评价
4.1.1 理论考核 所有护生均通过问卷星完成相关实操项目对应的理论知识测评,理论考核为20道单项选择题,每道题5分,满分为100分。试卷命题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的要求和题型(A型题),同一年级护生采用同一份试卷完成理论考核,按照考生实际卷面分数进行评分。
4.1.2 实操考核 每名护生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完成下列项目之一的考核:2018级护生在给药和静疗护理范畴(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头皮针静脉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操作中进行抽签;2019级护生在生活护理(口腔护理、铺床法)及危重症护理(吸氧法、生命体征的评估)范畴的操作中进行抽签。所有实操考核项目均以案例形式呈现,案例事先已提供给护生,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评价时由两名护理专任教师对考生同一操作进行评定,取二者分数的平均分。
4.2 资料统计
所有资料汇总后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 结果比较(见表2~3)
表2 两组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成绩比较(±s,分)
项目 对照组(n=62) 观察组(n=61)t P理论成绩实操成绩74.92±17.285 74.18±7.347 84.59±16.988 82.14±6.727 2.981 6.266 0.002 0.000
表3 两组护生护理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生护理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成绩比较(±s,分)
项目 对照组(n=62) 观察组(n=61)t P理论成绩实操成绩64.39±22.182 71.83±9.615 88.77±15.819 80.58±6.343-6.758 5.732 0.000 0.000
4.4 问卷反馈
针对2018级及2019级观察组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反思日志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两组实发问卷122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6.72%。
5 讨论
护理学一直被公认是一门应用+实践型的学科,对在校护生的要求是除了掌握护理学相关知识,还需要具备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反思日志的形式把反思和写作结合起来,要求护生将护理实践学习中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重要事件、体会围绕反思循环圈的6个环节记录下来,探索发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思所得、思所失、思所改”。2019年下半学年护理实训课程授课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授课方式、项目和内容均有所改动及相应压缩,在校授课时间较短(4~5周),所以两个年级我们均只选择了部分操作项目要求护生书写反思日志。通过表2~3可以看出,理论考核及实操考核成绩两个年级的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年级差距更明显。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发现在一、二年级护生中分别仅有1人(1.64%)、2人(3.51%)觉得反思日志的书写对自己的帮助很小,一、二年级分别有57人(93.44%)及56人(98.25%)肯定了反思日志中教师的批改及批改后的沟通对自身的帮助,分别有57人(93.44%)及55人(96.49%)肯定了书写反思日志对厘清操作思路的作用。关于反思日志实施的优点(见表4),大部分护生对实施效果予以多方面的肯定,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结合护生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表4 反思日志实施的优点[n(%)]
5.1 护生反馈
5.1.1 一年级护生反思日志的描述更倾向于简单描述性反思Valerie[8]将护生的反思日志划分为描述、描述性反思、对话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4个水平。通过查阅2019级护生上交的反思日志我们发现,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护生的书写更多地表现为经历性体验的描述,处于比较简单的描述或者描述性反思的阶段。他们更多地描述“今天学习了什么、在课堂上看到了什么、练习中遇到哪个环节最难”或者寥寥几句简单介绍学习情况,而“学到了什么、实训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次应该怎么做会更好”等这类描述提及较少或者不全面。这说明他们现在还处于认知的感性认识期,还没到达理性认识期。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第一,护理学基础为新课程,由于疫情原因在家以网课理论学习为主,回校后更多的是操作学习,而相关操作均为第一次接触,每次上课均为新操作内容,学习压力大;第二,由于疫情,课时与授课模式有调整,原有实训教学课时有所减少,护生实操时间变少;第三,回校时间压缩为4~5周,给予护生自行消化学习所学技能的时间较少、开放实验室练习时间次数较疫情前减少等。从表4可以看出,一年级护生普遍肯定反思日志的效果,但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觉得书写反思日志会促使他们课后在脑海中回忆上课学习和练习的情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学习效果也比没有进行反思日志书写的操作项目好。
5.1.2 二年级护生反思日志的描述更倾向于对话性反思 二年级护生书写反思日志内容的深度经过一学年的培训后有了较大提升。从一开始只能用“干巴巴”几句话完成书写,反思圈相关环节的内容书写简单甚至部分环节缺失,逐渐过渡到内容不断丰富,反思深度不断加深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简单的经历体验的描述逐步提升到反思整个完整操作中自身存在的失误、失误出现或发生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更倾向于对话性反思。从表4可以看出,与一年级护生相比,他们更加肯定主动与教师、同学分享交流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效果。这与他们已对相关操作有所熟悉,寒假又去临床见习,进行护理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学习时再次结合案例分析时也较易上手有关,这样能够较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而不仅仅处于记忆熟悉操作流程的阶段。2018级护生还反映,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反思日志书写过的操作在实习科室操作并考核记忆深刻,在临床中都做得很好,受到临床带教教师的表扬,自信心大大提高。对于他们来说,在护理实训课程中能够通过不断分析接收到的学习内容、综合评判相关的学习内容、在练习中摒弃错误的习得经验、评价已完成的学习经验等一次次对自我进行评价和审视,同时开始能分析操作中出现各种意外状况的原因,通过反思拓展自己的思维,不断促使自身评判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9],从而方便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5.2 教师反馈
反思日志实质上就是日志,通过日志的书写及分享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沟通[10],同时有利于知识的转化、巩固,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11-12]。从授课教师反馈得知,很多护生会在日志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包括惊叹、高兴、给自己打气加油,甚至出现灰心再重新树立信心的心理变化等,可从细节中看到护生的思想逐步成熟。反思日志的关键在于“反思”,以完成作业的形式要求护生将本次课学习的内容通过反思在脑海中进行回忆,也是一个复习知识的过程。针对有些护生在日志中提及但描述未明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示教、逐一沟通等方式解决。同时,对反思日志中提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下一次课的课前回示,课后开放实验室点拨,录制微课、小视频等方法来帮助护生解决困惑,加深护生的印象。通过这一次次的日志书写、反馈中的师生互动、教师一次次引导性发问,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和情感态度。通过反思日志的应用,教师创设了有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鼓励护生积极思考、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关心护生的情感,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护生自信、正直、执着、责任心、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情感态度特征,让护生学会运用护理专业知识精准识别患者的健康需要,从而做出最优决策,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6 结语
反思是习得新知识的必经阶段,本课题的实施正是为了让护生在日志书写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组织想法,让他们在日志书写的过程中学会多维度思考,加强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书写反思日志也是一个自我互动、自我提问的过程,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反馈、同学间的相互分享,也能帮助其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护理教育研究课题,反思日志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仅只是简单课堂学习情况的记录,且反映了如何从护理技能实践中学到知识的过程,既架起了护理理论教学和护理实训教学之间的桥梁,促进护生有效、高效地进行护理实践学习,同时也创设了有利于其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环境,为临床见习、实习夯实基础。本课题实施时间尚短,还需不断完善,对相关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尤其在传授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促使护生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于护理专业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