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2021-06-25顾润国刘艳艳
顾润国,刘艳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1],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补充,承担着为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重大任务[2]。全科医生直接服务于广大居民,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外科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考虑本课程特点,准确凝练课程思政育人主题,系统挖掘育人元素、设计育人路径,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合格助理全科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1 外科学课程思政育人主题的确立
为了提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就要明确每一门课程的育人责任、目标,凝练形成课程思政育人主题,形成课程育人的“责任田”[3]。确定一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主题,要充分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课程教学内容特征和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特点等诸多因素。
1.1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助理全科医生”。因此,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除了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文修养,还要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职业精神以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决心和情怀。
1.2 外科学课程特征
外科学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贯穿着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治疗过程中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理念,专业发展注重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等。
1.3 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特点
外科学所对应的岗位工作是外科临床,外科医生既要有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也要具有很强的同情心、同理心和人文关怀精神,还要有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依法行医的法律意识。因此,梳理出外科学课程思政育人的主题主要包括:敬佑生命的救死扶伤精神,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法治精神。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适时进行“爱国主义”“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思政教育。
2 外科学课程思政素材来源
挖掘加工优质的思政教育素材是课程思政的基础,也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外科学课程思政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1)课程教学内容。如外科学疾病诊疗中所要求的重视客观依据、严密推理所体现出的严谨细致,融入教学过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医学家为了提高疾病的诊疗技术而不断探索、创新的故事,融入相关疾病的讲述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又可以萌发其创新意识。(2)外科学的专业发展史。如结合时代背景介绍外科专业从“简单粗暴”到“精准微创”的发展过程,可以教育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问题;通过医学家大胆质疑、不断追求真理与技术进步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用从认识细菌到消毒到现代外科无菌术的发展过程,教育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断提高诊疗技术。(3)行业先进人物和专业典型事例。如用“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97岁高龄仍然亲自为患者做手术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甘于奉献,践行“医者仁心”。(4)我国外科专业发展成就。如通过介绍我国在大面积烧伤、断指再植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我国医学家在肾结核、食道癌、肝癌的诊疗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3 外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素材和育人主题的对应举例
在具体章节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特性挖掘思政教育素材,聚焦一两个思政育人主题,形成课堂思政教育话题,避免教育目标泛化,举例见表1。
表1 外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素材和育人主题的对应举例
4 提高外科学课程思政成效的路径
4.1 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外科学专业课教师要树立“三全育人”的理念,明确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先明道、信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2 加强团队建设
成立外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外科学教研室教师为主体,吸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专业相关课程教师、学校宣传部门等人员参加,交流育人经验,共同研制课程教学标准,确定本课程思政育人的主题,优化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提高课程育人成效。
4.3 将育人要求融入课程教学标准
在外科学教学标准中,融入课程思政具体要求,明确课程思政主题,对各章节的思政教育任务提出建议,从标准体系层面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保障。
4.4 加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
素材是课程思政的基础,教师要增强素材建设意识,在日常教学和临床工作中留心发现、挖掘、收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共建共享本课程的教学素材库。
4.5 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提高思政教育话题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的契合度,做到合情、合理、合口味,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践教学中,既要重言传,结合实践案例和素材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要重视身教,带教教师关爱病人的人文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都会成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良好示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程思政成效,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呈现各种媒介的思政教育素材,课前课后、线上线下互动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时空范围,让外科学教学变得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