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的思政教学研究
2021-06-25连海峰沙凯辉唐永云
李 丹,连海峰 ,沙凯辉 ,唐永云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个部门迅速协调联动,投入防疫救治,各地医疗队星夜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神速”完工……中国,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1]。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体中华儿女上下一条心,形成战胜灾难的强大合力,凸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2]。抗疫精神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能为当代医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正能量。若将抗疫精神融入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帮助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意义深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深入挖掘此次战“疫”过程中的精神资源,充分利用相关医德教育的鲜活元素,将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思政教学中,以期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育人功能,助力推进护理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山东省某医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护理本科2017级学生共212人,其中女性174人,男性38人,平均年龄(21.47±2.22)岁。学制4年,在第6学期(2020年2月27日—6月15日)开设的临床护理学课程有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前期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及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开学初,组织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负责教师集体备课,充分研读抗疫精神,挖掘抗疫精神的思政育人元素,寻找各相关课程中抗疫精神思政育人切入点,确定适宜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线上教学结合,以提高护理学本科生抗疫精神知、信、行为目的,最终形成临床护理学课程抗疫精神思政育人教学方案(见表1)。
表1 教学方案
(2)教学实施。成人护理学课程:①以案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新冠肺炎病例。分小组,借助腾讯会议平台,每个小组利用PPT线上汇报一个或多个病例,包括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等。另外要求学生结合病例分析护士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和作用以及表达自己是否愿意护理传染病病人、怎样做好新冠肺炎病人的护理、在传染病防护中如何做好一名健康促进者。②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白血病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面对新冠肺炎抵抗力不佳[3]。因此选择网络报道的白血病合并新冠肺炎病人为原型,设计PBL案例,组织学生根据案例设计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PBL案例剧幕设计中,以白血病病人入院至出院的病程为主线,设计了5个剧幕,除了融合白血病护理专业知识、白血病合并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外,还在PBL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病例剧幕设计融入了白血病病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理社会特征,护士在护理白血病病人认真谨慎的表现以及我国科学家对M3类型白血病的研究贡献及科学家对新冠肺炎的贡献,目的是培养学生业精于勤、科学求是的精神。
老年护理学课程:①老年人角色体验: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10人左右。每个小组自行设计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人的生活情境,进行资料收集、脚本编写、角色分配,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角色扮演,要求自行设计有意义的情境,可融入亲情、道德伦理、社会心理等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关心关爱特殊环境下的老年群体。②线上平台讨论: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组织学生在线上慕课讨论1次,讨论的内容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重症发病率高?老年人怎样防范新冠肺炎?要求学生参与讨论,主要目标为提高学生参与性,结合时事,以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掌握疾病防治措施。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①在本课程开课前,以家国情怀和担当为主题,邀请湖北抗疫一线的人员进行线上讲座,讲述抗疫中的经历与责任。②开课第一课。教师先导课,讲述抗疫故事,之后师生共同分享和讨论抗疫素材,体会护士尤其是急危重症护士作为中坚力量的责任感。
1.2.2 评价方法 于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后,对学生进行抗疫精神知信行、教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1)抗疫精神知信行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抗疫精神认知、抗疫态度、抗疫行为3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5级评分(认知维度:非常了解5分,比较了解4分,一般了解3分,不太了解2分,非常不了解1分;态度和行为维度:非常符合5分,比较符合4分,一般3分,不太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得分率(%)=各部分得分/满分×100%[4]。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10名专家测定问卷的效度为0.82。(2)教学满意度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教师问卷包括总体满意度、教学方案与实施、教学效果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4级评分(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5,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10名专家测定问卷的效度为0.85。两种问卷均向学生发放,均发放问卷212份,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描述,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
2 结果
2.1 抗疫精神知、信、行评分
护理学专业学生对抗疫精神知、信、行条目得分均在(3.64±0.60)分及以上,得分率均在85.47%及以上。其中对抗疫精神认知方面条目得分均在(4.38±0.62)分及以上,得分率均在87.55%及以上;抗疫态度方面条目得分均在(4.40±0.60)分及以上,得分率均在88.02%及以上;抗疫行为方面条目得分均在(3.64±0.60)分及以上,得分率均在85.47%及以上。结果见表2~4。
表2 护理本科学生对抗疫精神的认知情况
表3 护理本科学生的抗疫态度
表4 护理本科学生的抗疫行为
2.2 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情况(见表5)
表5 护理本科学生对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情况
护理本科学生对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60±0.64)分,满意率为91.51%;满意度各条目得分均在(3.50±0.66)分及以上,满意率均在90.09%及以上。
3 讨论
3.1 抗疫精神与临床护理学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抗疫精神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思政育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素材,是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对于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在疫情发生时,医务人员承担着维系公众健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应让抗疫精神成为医学生立德树人的鲜活案例和现实题材,让其更好地接受思想洗礼、汲取成长的力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后,护理学专业学生抗疫精神知、信、行得分率均在85.47%及以上,得分率较高,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也均在90.09%及以上。本研究紧抓抗疫精神德育要素,与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深度融合,以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为载体,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了以案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PBL教学、老年人角色扮演等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挥抗疫精神在引领护理学专业学生价值观上的重要作用。
3.2 抗疫精神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人文素养
抗疫精神作为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精神力量,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其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团结作风、奋斗精神和担当品格等具有重要的价值[5]。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最关键的还是找准以精神转变为动力的方向,搭建起精神聚变财富的桥梁。针对教育而言,需抓住抗疫有利因素,将其转变为教育财富,“化危为机”。本研究将抗疫精神融入临床护理学系列课程思政中,除了渗透传染病防护、病人救治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承担起今后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攻坚克难的责任和担当,使其形成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体会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民族团结的精神,在无数动人的抗疫事迹中激发其奋发拼搏的精神。
3.3 抗疫精神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坚定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信念,提高其内在动力与责任
以往研究表明,护理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认同感处于一般认同水平,特别是本科护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6-7]。本研究显示,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中,“坚定专业信念”“提高学习内在动力”分别得分(3.74±0.45)分、(3.64±0.60)分,得分排序较高,说明抗疫精神教育有利于坚定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研究也表明,疫情防控下课程思政能帮助医学生建立医德认知、培育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8]。
众所周知,截止到2020年2月29日,在湖北一线支援的医疗队伍中,护士人数达两万多,占医护人员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一半[9]。由于与新冠肺炎病人更频繁和更近距离的接触,即使有防护装备,护士还是比医生有更高的感染风险[10],同时护理工作强度高且难度大、前期物资短缺、诊疗方案不确定、工作流程不熟悉等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11]。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与威胁人民健康时,护理人员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智慧和担当,也赢得了全民的尊重[9]。为了呼吁提高护士地位,柳叶刀杂志发表题为《2020:释放护士的潜力》报道,这篇报道强调了护士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12]。现以疫情为契机,将护士抗疫事迹、抗疫精神融入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护理学专业的责任和价值,培养其专业认同感及内在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