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作用机理研究

2021-06-24杨芳王晓辉

图书与情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杨芳 王晓辉

摘   要: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是“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因重供给、轻需求而造成的“供需失衡”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搜集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淄川文化云”为例从平台化、需求侧和供给侧、供求契合三个维度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提出了新时期实现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接受”是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过程中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赋能;供需契合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1009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Digital Enabling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 Qual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juvena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caused by long-term emphasis only on supply in rural public culture, the author collected relevant data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interview, and then grounded theo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digitalization enabling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rural cultural service from three aspects of platform, supply side and demand sid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with Zichuan culture cloud as example, and the mechanism of digitalization enabling the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was found. It is found that "technology acceptance"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digital enabling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is emphasize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igital empowerment;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此外,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指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可见,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质量评估、供给系统化的构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比较丰富,但是,这些大多是从政府的角度,单方面去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的内在机制和结构性改革等,鲜有从需求角度,去调研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动机、影响因素,尤其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发展,农民不管是在信息利用水平还是信息消费结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出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供给低效等问题。本文从“数字赋能”的角度,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契合的问题,揭示其内在发生机理,从而提出工作思路和建议措施,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   相关研究

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直是以“供给”为核心的。我国首次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从2006年中央1号文件开始的。自2006年以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最早集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政府供给、农村文化建设等,如李少惠和王晓艳[1]认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应关注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重点提出,将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王列生[2]在面对农村公共文化效率低下的困境时,提出了基础建设设施、人员编制及财政经费保障等解决措施。2013年,马雪松[3]在分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时,提出了“协同供给制度”,以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运行;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对策,“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4]。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这段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面,陈建[5]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发力点主要在供给侧,并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划分为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3大因素;傅才武等[6]在解释基层文化服务机构效能不足的问题时,也将其原因归纳为供给侧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供给主体实行了多元化,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个人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从而导致了供给主体职责界定不明确、政府监管有漏洞等问题[7]。边晓红[8]试图用供给侧的观念构建和价值选择解决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相比之下,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研究比较少。周长城和叶闽慎[9]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状及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的具体需求、满意程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陈涛涛等[10]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陈媛媛等[11]从空间差异视角,认为农村居民对文化活动及设施的需求排序与城市、城郊、集镇三类区域的居民有较大区别;赖作莲[12]分析了如何建立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体系,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公众对公共文化的基本需求;梅正午和谢舜[13]认识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很难识别,建立了基于KANO模型的识别方法;刘力和阮荣平[14]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种因素,但缺乏对农民真实需求的反馈。

同时,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学术界开始关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问题。徐双敏和宋元武[15]认为,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度不够的问题,即“所供非所需”,同时提出,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进行整体规划;闫小斌等[16]认为,研究和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要供给和需求并重,同时规划、精准匹配,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廖晓明和徐海晴[17]认为,要建立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矩阵,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作用,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这就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是以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导为主,更多地体现了政府部门的目标和规划,这种单方面供给的情况很容易带来供需失衡的问题;显然,单从供给方面去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供需契合”的角度,现有研究还只是从政府的角度提出整合供给主体、进行结构优化,缺乏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和参与动机,更未有将其与“供给”结合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本文拟以对“淄川文化云”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问题。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要想充分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方向,一个是“供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另一个是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及这两方面如何契合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描述现状、找出问题、如何解决“的思路,因此,本文采用理论构建的质性研究方法,主要目的是揭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如何实现,以及其内在的作用机理。

3.2    案例介绍

“淄川文化云”即淄博市淄川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共建、共享文化惠民成果的创新性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各种数字化平台,设计出了“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等一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流程,分为志愿者招募、文艺演出、体育健身、亲子互动等多个板块,用户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方便地进行活动预约、线上观展、评价反馈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知晓、参与、互动、评论”的具体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淄川文化云”善于整合全区线上、线下各种资源,以“免费培训”作为突破口,招募了500名左右各级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等作为志愿者,在各级文化场所进行免费技能培训、知识讲座等惠民文化活动,参与人次达到21万次;参与人数迅速提升后,同时跟进才艺比拼、综艺演出等各种参与性强、吸引性大的综合文化活动1100余场次,覆盖全区范围内所有村居。

本文在研究“淄川文化云”的过程中发现,淄川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从供给的角度有了突破性的创新,还通过“志愿者”这个桥梁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契合。因此,本文将此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追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内在作用机理,以此来提出相关建议。

3.3    数据收集

为了从多角度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问题,本文从供给方、需求方两个维度上,选取了政府组、农民组两组人群总共39人(调查和访谈时顺序打乱,一律采取匿名形式)。由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已成多元化局面[18],在样本的选取过程上,本文从供给方的角度,选取了当地部分宣传部、文旅局、文化服务站、相关企业等工作人员;从需求方的角度,随机选取了当地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农民若干名。

本文收集数据的过程共分为4个阶段:(1)作者根据现有文献和相关政策,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设计了21个问题的访谈问卷,于2020年8月初开始,通过电话、微信语音的形式对受访对象进行了预调查;(2)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相关政策和资料,尤其是与案例密切相关的当地新闻报道等;(3)对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如遇关键问题模糊或表述不准确等情况,进行电话二次确认;(4)于2020年9月,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进行实地访谈,根据预调查确定的框架,采用逐一面谈的形式,对每个访谈对象进行了大约20分钟的访问并匿名录音,转换成文本文件后,用质性研究软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本文在访谈的过程中,因政府部分相关人员人数有限,难以保证供给组15人的最低标准,因此,本文在选取访谈对象时,首先邀请当地负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具体执行人员,其次是外围辅助人员,并在4个阶段的数据收集过程中不断跟踪确认,直至不再有新的重要范畴和内在关系涌现为止,最终确定了供给组12名工作人员和27名当地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农民群众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研究过程及内容符合扎根理论构建的饱和度要求。

4   数据编码与分析

4.1    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工作,是对原始资料和语句进行初步识别和编码,形成一定关系的概念归属,再对语句进行重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原则是在最大的范围内对所有可能的理论保持开放。本文在整个面谈过程中,总结出了约500条有实质意义的原始语句(令其前缀为“a”),同时,按照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原则,确定这些原始语句的“概念归属”,形成初始概念(令其前缀为“A”),然后将其范畴化,将具有相同含义的初始概念聚类合并成某一范畴(令其前缀为“AA”),从而总结出 16个具体范畴。范畴体现了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范畴包括了具有相同属性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范畴体系。从概念到范畴的过程,是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提炼,有助于帮助研究者抽丝剥茧,找出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部分编码过程见表1)。

4.2    主轴式编码

开放编码结束后,主轴编码负责将上述范畴进行重组,并按照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这个过程要对上述开放式编码形成的各个范畴进行聚类分析,再汇集成范围更大的“主范畴”,从而能够找到其内部的自然联系。已有研究多是在全部的范畴范围内,将各种逻辑关系用特定模型来呈现[19]。

主轴式编码分析出的相对上述范畴范围更大的“主范畴”,并不是在现有范畴范围和性质之内寻求彼此之间的联系,而是要在现有研究理论基础上,寻求更明确的证据来加深对范畴的理解[19]。 本文经过主轴式编码后,发现“淄川文化云”这个案例反映出的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契合”问题可以用“条件—需求—参与—满足”模式来解释(见图1)。也就是说,经过主轴式编码,结合上述16个具体范畴可以归结为四大类关系,相应地形成了八个主范畴。

在鼓励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方面,农民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之前,有一个“技术接受”的前提,即农民要感受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这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参与主体的个人特性所决定的;“淄川文化云”APP虽然安装快捷、操作简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其“易用性”程度还有待加强,相关部门会加强规划研发,如下一步会与腾讯等公司合作,简化注册流程,实现“一键登录”等;

在获取和分析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时,需要依托各种数据化手段,除了手机APP之外,微信平台、“淄川文化云”官网、文化服务站电子终端设备等都设置了“百姓点单”版块,农民有某方面的文化需求可以很方便地在用这些数字手段进行诉求和表达,政府部门可以随时根据这些需求进行文化产品设计,充分体现出共建、共享文化治理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样,就可以真正实现依靠数据平台搭建农村公共文化相关的大数据采集机制,采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及反馈数据,真正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完整契合;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体系,进一步预测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前进行供给规划,从而达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在农民实际参与服务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服务设计者和提供者的服务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淄川文化云”采取“线上部署、线下督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选聘志愿者团队担任培训教师、派督导组到各文化站点现场指导文化活动的实施,重点满足农民文化技能培训的需要,从而实现了“从单向供给向供需对接转变”,做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高度契合,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最后,要使农民获得满足感,需要“评价反馈”的及时响应和“制度保障”的具体落实。一方面,用积分、赠课等手段激励农民在上述渠道进行评价反馈,平台对数据进行梳理后,可以根据农民反馈内容随时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这就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完善各方面的配套制度;另一方面,结合访谈内容进行梳理后,制度保障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两个方面。本文作者在现场调查时也发现,大部分服务站点基础硬件设施非常完善,但是普遍缺少专职人员,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志愿者,服务的延续性和亲和力还有待加强(具体的關系归属、副范畴和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及内涵见表2)。

4.3    选择式编码

选择编码是概括出核心范畴的过程,是将各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抽象化、具体化所概括的核心范畴必须是多次、重复出现的稳定现象;同时必须与各主范畴密切联系,并能找到合理的逻辑关系[20]。这种形式串联起来的故事要具备理论性、概念化的特点,并要有前后之间的关联性。更好地满足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就要首先明确农民的文化需求,而手机APP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和载体。为了鼓励农民积极注册“淄川文化云”,淄川区政府用“免费培训”的手段,引导农民对手机APP进行注册和登录,这就是实现了技术接受所需要的“感知有用性”,也直接激发了农民参与服务的积极性。注册登录以后,农民可以在相关板块及时方便地表达诉求、提出建议。“淄川文化云”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线上点单”功能,后台数据能清晰准确地对需求进行分析;在参与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后,农民也可以进行课程和服务的评价反馈,所产生的一切信息都会经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直接影响供给方的服务项目规划研发和产品设计。在服务实施过程中,淄川区政府采用“志愿者+专业团队”“线上部署+线下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区文旅局专门成立事业编制的文化服务中心,每位成员分派各地文化站挂包督导,现场指挥文化活动的实际开展,既保证了信息的全面性,又防止了单纯“线上遥控指挥”的弊端。最后,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找出痛点、深挖漏洞,从而从编制、制度、资金上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提供相关制度保障。根据这个思路和相应的故事线,本研究提出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工作思路和作用机理(见图2)。

5   主要研究发现

结合以上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亟待解决,而“数字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手段和工具。“淄川文化云”的设计和运行,在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但供需双方的“契合”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规划、详尽地调研和长期地磨合。本文将以“淄川文化云”为基础,分别从“需求”“供给”“供需契合”三个角度,分析实现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策略和措施。

5.1    需求方:一个突破口、两大关键点

要全面掌握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要实现“一个突破口、两大关键点”。一个突破口就是“技术接受”,即农民要有使用数字设备的主观意愿和积极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免费培训”就是这个突破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越来越明显,在访谈中发现,成本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政府实施免费培训,使农民参与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愿意接受手机APP等技术。两大关键点是诉求表达和评价反馈。通过数字技术,要充分收集到农民关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以及参与服务的意见反馈,这些通过手机APP、文化部门官方网站、服务站电子终端等设备,可以实现精准采集、科学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并使之数据化、可视化。

5.2    供给方:线上线下相结合

要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就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部署、线下发力”。“淄川文化云”的成功经验表明,虽然长期的生活习惯和认知习惯决定了农民的主要文化阵地是线下,但是,“文化+科技”的现代化手段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要保证通过互联网手段,采集到关于农民公共文化的需求信息,通过科学规划部署、产品科学设计、文化服务项目预告、文化成果展示等步骤,向农民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组织服务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引导农民随时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反馈服务建议,并通过后台管理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反馈建议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改进产品和服务。

5.3    数字赋能:供需契合

要摆脱农村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流动不畅、供需不均衡的局面,必须要依托数字化手段,用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以达到真正的供需契合。从“淄川文化云”的成功经验来看,正是充分发挥了网站、手机APP、微信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将农民文化需求信息化、数字化,并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量化和分析,同时促使其合理分类、充分整合,才能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提供时效性强、准确率高的政策依据,从而实现真正的“供需契合”。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1)坚持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开展的重要指引。“淄川文化云”的成功运行,正体现了“共建共享”文化治理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文化治理模式下地域内文化单位各自为政的局面,文化、教育、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部门之间通过数字化平台协同作战,集聚和统筹社会资源,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推进;另一方面,协同推进淄川区级、乡镇、村居等多层级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以需求为导向的、以社会共同参与为目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局面,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共建共享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往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多集中于供给侧,即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效率等。本研究从农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走出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供给形式与群众需求相背离的困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3)基于数字赋能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新时代中的进展,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作用机理。基于数字赋能,需求侧按照“技术接受—诉求表达—参与服务—评价反馈”的路径,使得供给侧能够有效采集到农民的基本信息、公共文化需求和意见反馈。对此“淄川文化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以“免费培训”为突破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对手机APP“技术接受”的问题,农民的“感知有用性”提升后,参与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在“百姓点单”板块,专门设置了留言区,采集农民关于公共文化的真正需求;在进行培训课程和其他文化活动中,都会有签到确认、评价评分环节,并用“换取积分的形式刺激农民评价反馈的积极性。供给侧与需求侧路径相对应,通过“规划研发—产品设计—服务实施—制度保障”,借助沟通互动、大数据采集和满意度调查等手段,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订单式”服务,变“粗放管理”为“精准服务”,實现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和精准决策。

(4)本研究从平台化、需求侧和供给侧、供求契合三个维度由浅入深地诠释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创新性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的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淄川文化云”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互联网+文化”平台,进行数字化展示、信息发布和数字管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端”。农民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互联网终端在“云”上“提需求、点菜单”;政府结合群众需求制定文化云服务内容,实现文化供给数字化,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安排、部门统筹、权益保障等途径,将社会整体福利与农民个体、群体利益诉求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

6.2    政策建议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积极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提高文化惠民工作水平。具体来说,各地区可结合资源禀赋和工作实际,构建农村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内容和运行机制,建立文化消费平台大数据统计展示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电子图书馆平台、电子博物馆平台、场馆预约平台等,优化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数字+文化”的现代化手段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能。

(2)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局面。一方面各级政府树立数字化思维,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加持下的各种渠道,使农民更为顺畅地表达诉求、获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同时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为统筹资源、科学施策提供政策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将社会多元主体的资源和活力统一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的大框架下,建立平等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治理新格局。

(3)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保障机制。一方面,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以构建新时代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全域融合、供求契合和公益惠民,突出区域特色,从强调供给侧转向供需契合,完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工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字化;另一方面,通过公益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等途径,营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满足农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6.3    未来工作展望

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作用机理和理论模型。总体说来,数字化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重要基础,虽然“淄川文化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持续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过程的数字化体验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通过访谈得知,“淄川文化云“手机APP还存在注册步骤多、用时过长等问题,积分兑换体系也需要完善,整体界面需要在简洁性、明确性方面进行加强。

(2)本文强调了“数字化”对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重要性,但是关于线下工作如何配合、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没有给出成熟的方案,如配套资金问题、人员编制问题,也都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同时,数字化平台的推广和宣传也需要进一步推进,在今后的研究中需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少惠,王晓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6):66-70.

[2]  王列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困境[J].行政管理改革,2012(3):22-23.

[3]  马雪松.回应需求与有效供给: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35-38.

[4]  王才章,杨洪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路径[J].决策咨询,2020(5):76-78,84.

[5]  陈建.超越结构性失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9):37-43.

[6]  许启彤.基层文化单位的效率困境:供给侧结构问题还是管理技术问题——以5省10个文化站为中心的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50-59.

[7]  吴梦晗.供需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J].区域治理,2019(45):43-45.

[8]  边晓红.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观念构建与价值选择[J].图书馆论坛,2016,36(10):1-6.

[9]  周长城,叶闽慎.需求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及决策机制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6):41-45.

[10]  陈涛涛,陈红喜,郝世甲.农民主体性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初探——以H县为例[J].经济师,2018(8):18-21.

[11]  陈媛媛,黄静晗,郑庆昌.空间差异视角下不同区域居民文化需求比较研究——以福建84个县(区、市)居民为分析样本[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3):6-13.

[12]  赖作莲.公众需求视角下的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5):58-62.

[13]  梅正午,谢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方法的缺陷及其优化研究——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J].湖北行政學院学报,2019(3):67-72.

[14]  刘力,阮荣平.农村公共文化需求排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2019(5):57-62.

[15]  徐双敏,宋元武.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状况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5):67-75.

[16]  闫小斌,段小虎,贾守军,等.超越结构性失衡:农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粮食家庭农场发展机理、影响因素及政策扶持研究”(项目编号:16CJJJ03)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1-01-18;责任编辑:柴若熔;通讯作者:王晓辉(lanse703@163.com)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