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2021-06-24郑亮张晓敏曹莹

文教资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体系大学生党员新时代

郑亮 张晓敏 曹莹

摘   要: 大学生党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而崇高的历史使命。目前,一些学校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仍存在考评程序形式化、考评内容固化、考评主体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进行创新性研究,以提升其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既是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又是夯实党的基层组织的需要。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党员   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主要途径,党员考核评价是检验党组织教育管理水平、检验大学生党员质量和成色的基本方法,现阶段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普遍存在考评程序形式化、考评内容固化、考评主体缺失、惩戒和激励效果不显著等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优化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生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严把入门关,极其重视入党前的审查、教育与考评工作,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考评工作却没跟上来(王本成,2018)。创新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实施常态化科学考评,有利于高校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掌握大学生入党后的政治素质、理想信念等发展动态,有利于及时干预和矫正思想偏误,也有利于落实学生党员的全程化管理(沈汝源,2014)。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使党组织以科学的指标为方向,以全面的考核为手段,有利于基层党组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夯实党的基层基础。

二、一些学校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考评程序形式化,缺乏操作性。现行的考评程序通常存在两类问题,一是科学性、操作性、区分度不够,难以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考评客体的个体差异。不少党建工作者已经重视考评指标的可操作性问题,但在实践中却走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将“可操作性”等同于“量化”。在操作层面不断拓宽考评范围,往往导致评价体系的复杂性不斷提高,评价规则虽越来越细,但评价内容却愈来愈空泛,为考评而设计的倾向明显,“以评促改”却退居其次。综上,一是程序指标不够具有操作性,二是程序指标过于精巧复杂,操作起来过于麻烦,这两类问题均使考评沦为形式主义。

(二)考评内容固化,缺乏科学性。考评内容固化、缺乏创新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上级党组织对于“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及“如何以党建促学科发展”这两个核心问题缺乏梳理,二是因为创新成本太大,规则的调整、论证及重获认可会十分耗费时间精力。二是为了凸显党员的先进性,不少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员的先进性模式化和脸谱化,忽略了大学生党员本身正处于学习成长时期,工作经验有限、为人处事尚不成熟。这种试图将党员先进性的各个方面都套到大学生身上的做法,使得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脱离了“先进性”的实际内涵,也使得基层党组织为了迎合考评进行“造神”运动。

(三)考评主体缺失,缺乏客观性。院校领导和教师作为考评主体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党政领导班子与学生接触不多,获取信息较为片面。部分学生党员在朋辈群体中缺乏积极性、先进性。考察党员不能仅听党内评价,还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实践中,组织群众参与考评难度较大,部分高校党组织弱化了群众考评的权重。一是客观上的考评主体缺失,二是过于倚重上级评价、党内评价而造成事实上的其他考评主体缺位,都造成考评体系缺乏客观性、全面性。

(四)考评媒介落后,缺乏先进性。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考评主要通过集体开会、自述答辩、匿名打分或投票形式进行考核推优。这样的考评工作往往因时间、场地、人数等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深入开展,容易流于形式。传统的考评媒介具有局限性:其一,交互性不强,考核主体之间没有相互研讨的条件;其二,信息单向传播、速度滞缓、受众有限,无法让广大群众及时参与到监督工作中,考评流程的公正性、透明性不够;其三,缺乏记录和观察学生长期行为表现的手段,各考评主体只能观察近期表现进行学生党员考核,可能导致学生党员在临近考评时“突击”表现自我。

(五)考评落实不到位,缺乏实践性。由对以往考核结果的应用情况来看,部分院校学生考评各项工作仅停留在考核层面,纠偏、整改工作止步不前,并不能对学生个人产生激励或惩戒。“只考评,不落实”这一问题在毕业生党员考评工作中尤为突出,使得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趋于松懈(赵北琳,2015)。现实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存在支部成员轮流拿“优秀”的情况,使考评体系失去了严肃性和激励性,降低了相关荣誉称号在学生心目中的“含金量”和“性价比”。

三、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规范考评程序,提高操作性与科学性。考评实施的各个环节应当以文件形式加以规范,使考评工作有制度可依。通过充分调研,听取党政领导班子,综合相关群体意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和新党章对党员义务的要求及院校党建相关条例,制定出合格党员标准,通过定期考核与日常考评相结合,将量化考核与谈心谈话、年度党员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实现考评工作的全面性。此外,坚持入党前考评和入党后考评相结合,以党员入党前后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以底线思维完善大学生党员考评标准要求,对于在思想、学习、工作、服务等方面不思进取的学生党员及时劝诫警示,更有甚者予以劝退。要努力做到党员考评常态化、动态化发展,提高党员考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效遏止形式主义之风。

(二)突出考评重点,更新考评内容。高校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根据群体特征、实际情况、培养要求制定,做到实事求是、突出重点、与时俱进。首先,“实事求是”就是要承认知识储备量不足、年龄结构偏小、工作职责简单、经验与能力不足是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点。其次,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划定底线指标和重点指标、柔性指标和刚性指标。底线指标诸如“信仰坚定”“清正廉洁”等判定一个人是否是合格党员,重点指标诸如“模范带头”“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等则是优秀党员的标志,柔性指标诸如“政治素养”“执行决议”“履行义务”等可与“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可通过成绩、成果进行量化的刚性指标结合起来。考评指标与考评重点应与时俱进,新时代背景下更注重考察党员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冯维波,2012)。只有与时俱进更新考评内容,才能督促党员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使命。

(三)综合考评主体,实施全面考评。考评主体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关系到考评结果是否具有公信力。具体而言,应当保证考评主体涵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导师、辅导员、同学、党支部内部成员、普通群众和学生党员本人。一是能让具备丰富理论知识、掌握党员思想发展规律并且从事高校党建工作的专家参与到考评工作中,保证考评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二是确保和学生党员联系紧密的对象参与到考评中,确保学生所述成绩和表现的真实性。三是让党组织外的群众参与进来,避免完全由“自己人评自己人”,保障考评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让被考核的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或优秀党员的标准进行自我测评。

(四)借助新媒体力量,更新考评媒介。网络新媒介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信息呈现多样化、不受时空约束等优势。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将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先进事迹等考评要素多样化、全方位地呈现给广大群众,一则增加考评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二则发动广大群众进行监督评价,提升考评结果公信力,三则充分展示支部工作和党员风采,使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更具影响力和示范性。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应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例如“学习强国”App、线上党校等,将年度考评转变为常态化、日常性的教育和考评,有效促进党组织与普通群众、与其他院校党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听取群众意见、促进院校合作,有利于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五)健全配套制度,强化考评效果。考评工作要想发挥实效,必须健全配套制度,使考评结果真正反馈于实践活动。要建立健全教育警示制度,通过专人谈话、诱因排查、朋辈关怀、结对帮扶、家访谈心等举措帮助考评结果不理想的大学生党员端正态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解决问题,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淘汰考评不合格且屡教不改的大学生党员,一来警示他人,二来确保青年先锋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余俊渠,2020)。

四、结语

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党员群体,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与时俱进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成果的主要方法,是促进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确保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余俊渠.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不合格大学生党员处置工作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43-45.

[2]王本成.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量化考核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39-40,48.

[3]韩露.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及退出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9):69-70,73.

[4]左征军,尤传明.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科学化水平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32-34.

[5]赵北琳.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71-74.

[6]沈汝源.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全程化管理[J].红旗文稿,2014(07):32-33.

[7]冯维波.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及立足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21-22.

[8]周菲.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05):141-148.

[9]黄燕,苏俊杰,蔡依璐.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21-22.

[10]蔡亮,叶宗波.和谐校园视阈下大學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7):59-60.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体系大学生党员新时代
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工程制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