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西藏“旅游英语”实践教学改革

2021-06-24伍金加参白玛曲珍

理论与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

伍金加参 白玛曲珍

【摘  要】本文以旅游业作为西藏自治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但与旅游业产业地位不相适应的是旅游业发展所需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特别是导游队伍层次低、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的实际制约着西藏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探讨西藏旅行社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才,以应对西藏旅游英语的教学与改革。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与改革;模拟导游

引言

“旅游英语”课程是以模拟导游活动全过程为主的综合性专业课,该课程依照旅游教育培养目标与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精心设计,课程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和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将英语与旅游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成为专家型和文化型导游的目的,属专业核心课程。经2007年教学大纲修订,我院在英语导游专业增设了该课程。

实践教学是“旅游英语”课的主要特色之一,是该课程开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此前,由于各种原因这门课程一直没能在我院开设,导游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旅游英语”、“导游业务”等其他课程来学习导游的技能技巧。“旅游英语”侧重于景点介绍和专业词汇的学习,“导游业务”侧重导游工作的流程和操作规则,这样学生对相关技能的学习较难系统。

1.“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西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游客蜂拥而入,能否让这些旅游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除了交通、食宿等诸多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作为旅游业主体的导游服务是否令旅游者满意。导游工作是一项经济工作,也是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民间外交工作,导游服务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旅行社的经济收益,而且关系到地方的声誉和形象、关系到旅游业的成败。这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才队伍,因此各旅行社现在对导游人员的挑选越来越严格,许多旅行社都要求刚分来的学生尽快上岗、单独带团。

2.“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全程组团实地模拟导游

2.1“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设计基础

实践教学是“旅游英语”课的主要特色之一,是该课程开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英语导游专业学生入学后经过两年半的英语专业学习,已经有了相当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旅游专业课已经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旅游专业基础,“旅游英语”课设计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目的是以该课程为平台,把旅游专业知识与英语运用能力相结合,通过课堂训练与课后实践,使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流畅、规范地向旅游者讲解西藏自然旅游资源、民风习俗等知识,达到成功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促进交流的目的。

2.2“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授课教师在学期初准备课程教学的时候就要制定一个实践教学计划书,包括实践教学的目的、时间、内容、景点的选择、组织形式、安全保障措施、考核评价方式、经费使用等,经过学院、学校教务部门的批准,方可实施。

“组团一站式实地模拟导游”模式中,“导游”由学生担任,由4-6名学生组成“导游”团队,“游客”则为我院外籍教师(一般为4—6名)和我院有导游教学和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共同组成一个“旅游团队”,经历带团的全部过程,完成设定的带团任务。每一次带团,“导游”团队不变, “游客” 则不同。

到了规定的结束时间,所有学生和带队老师到指定地点集合,授课老师清点人数,请带队老师做点评,特别要指出错误和不足的地方,同时给每一位学生打分。返校后,组长要综合组员的体会和意见写出总结,授课教师根据旅游者的反馈和各组报告进行总评,总结本次实习中值得肯定的做法。同时授课老师也要填写实践教学记录表,总结授课效果和不足之处,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及时将实习情况通报给组成旅游者的教师团队。

2.3“旅游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特色。“旅游英语”在国内开设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实践教学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各院校都有自己的模式。我院开课晚、起点低,几乎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可循,但在实践过程中,我院“模拟导游”课程现行教学和实践模式充分汲取了内地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实践环节的经验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同时又结合西藏实际进行了大胆创新,突出表现在这一模式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学生和教师互动参与多、模拟实践性强等特点,有助于对培养适合本地人才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对其他相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创新之处。在内地一些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也逐渐把课堂搬到当地的旅游景区景点,开展模拟导游实训。所采取的方式也是在实地景点,学生面对老师或者同学进行解说训练。相比这样的模式我们现行的“全程组团实地模拟导游”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更多的创新点。“全程组团实地模拟导游”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西藏大学的外教资源,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导游服务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既然英语导游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导游服务语言为英语,服务对象以国际游客为主,让学生尽量早熟悉国际游客特别是西方游客,了解他们的兴趣点、旅游习惯、旅游期望、性格特征、文化禁忌等,同时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导游专业训练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这过程中,这一旅游英语中情景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效能,避免片面依赖现代化设备来进行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

3.结语

“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已经成型,但是还没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定还有许多的缺陷。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边实验边修改完善。随着西藏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办学要求的日趋提高,随着旅游業的发展和旅游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本实践教学模式将随之不断调整和进一步发展。况且,一个模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我们希望学校能进一步扶持实践教学的发展,积极探索更科学、更有效、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实践教学发展模式,以期为西藏的社会发展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尼玛普赤,索朗旺姆主编.西藏导游英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2]河南省职教教研室.旅游英语--教学改革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平主编.旅游文化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论文集 2017[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

[4]王丽丽主编.旅游英语[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5]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委编.西藏旅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安才旦著.西藏旅游[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

[7]杨辉麟编著.西藏旅游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8]西藏旅游编辑部著.西藏旅游完全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9]江波编著.模拟导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西藏大学教学与改革项目“情景教学中旅游英语的教学与改革研究”(项目号:XZDXJGYJ202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伍金加参(1984.07-),男,藏族,西藏阿里普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藏民俗。

白玛曲珍(1976.04-),女,藏族,西藏亚东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西藏大学    西藏拉萨    850000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
论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旅游英语中的应用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英语的语言特色对汉译旅游文本的启示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
基于微格教学理论的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