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山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的发展与传承

2021-06-24郭晓光

关键词:红山文化民俗体育传承

郭晓光

摘 要:红山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了东北地区该时代文化的最高水准。在特殊生态环境、政治、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影响下,红山文化孕育出了具有独特色彩、形式多样的子文化——民俗体育文化。它作为一种娱乐、健身强体的形式,给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现代体育运动,民俗体育的传承人和参与者越来越少,民俗体育的发展传承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弘扬红山文化,促进红山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对红山文化中的民俗体育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探索出一系列科学化的发展机制与实用性的传承策略。本文首先对绚丽多彩的红山文化及其民俗体育进行了分析,然后探索了红山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的发展机制,最后对红山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的传承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山文化;民俗体育;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4-0010-05

具有五、六千年历史的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与辽宁西部,处在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衔接地带。红山文化是由中国细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形成的一种文化,彰显了早期人类的文明。在红山文化背景下,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子文化,民俗体育文化就是其中一种。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是在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特殊的政治历史时代下发展而来的,它主要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提高生活的趣味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由幼稚走向成熟,在社会体育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在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现代体育独占鳌头,且由于民俗体育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其发展空间日益缩小,传承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弘扬红山文化下民俗体育的文化精神,构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共同體,更好地发展与传承红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是当代相关学者与工作人员的一项历史重任。

一、绚丽多彩的红山文化及其民俗体育

(一)绚丽多彩的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这一名称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尹达先生于1954年提出,是对大兴安岭南缘和燕山北麓之间的西辽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地区文化的统称。我国考古学家梁思永于1930年提出要将其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五年后,正式对该地区开展发掘工作。对红山文化的发掘研究证明,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多中心的,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将华夏文明向前推进了约一千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

在红山文化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复杂多样,衔接着北方内陆与渤海,这里不仅有原始农业,还有游牧、渔猎业,因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模式。以红山文化为中心的地区杂居着多种民族、融合着多种文化,该地区的先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着早期的中华文明。在众多代表红山文化的物质载体上,手工业是重要形式之一,且其发展程度在该时期是最具先进性的。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主要突出体现在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形式上。石器与陶器主要是作为生活用具,有石杯、石杵、石刀、磨盘等磨制石器与细石器,有斜口器、筒形罐、瓮、带盖罐等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玉器主要用于祭祀,多做成鸟、虎、鱼等小型动物的形象或雕刻成龙凤的形象。在建筑上,以大型公共祭祀建筑为主,有宗庙、积石冢、金字塔式建筑等,清晰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民族聚落、社会等级意识、宗教信仰与祭祀礼仪制度。

(二)红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

红山文化时期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子文化,也孕育出了极富地域性、民族性与独特性的民俗体育文化。在红山文化时期,经济形态以农耕为主、游牧与渔猎经济并存,手工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经济形态决定了人类的劳动方式,而劳动与体育密不可分。下面对红山文化民俗体育中的布鲁、搏克、赛马、采珍珠与打口袋进行简单介绍。

1.布鲁。布鲁与当时的狩猎密不可分,是作为一种投掷工具使用的。布鲁形似镰刀,主体为木制。布鲁有两种比赛形式:投远与投准。投远的胜负由投掷布鲁的距离决定,有徒步进行和上马进行两种形式;投准的胜负由投掷布鲁的准确度决定,即以打中目标最多者为胜。

2.搏克。搏克即蒙古式摔跤。搏克与原始狩猎形式密不可分,先民与牲畜的徒手角力以及频繁的军事战争促成了最初的搏克形式。搏克对参赛选手的着装有一定要求,参赛人数不限,但一定为偶数,实行单淘汰制。

3.赛马。赛马与原始的游牧经济形态与频繁的战争密不可分,广阔的草原更是为赛马的展开提供了条件。蒙古族常用善长跑、耐受力强的蒙古马进行比赛,主要是速度与耐力的比拼。

4.采珍珠。采珍珠是满族一项富有竞技性与趣味性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它源于原始的采珍珠活动,以绣球作为珍珠进行投接,双方对战,每队7名成员,分三个区域:内场区、封锁区与得分区,以采得珍珠计分,在规定时间内分数高者为胜。

5.打口袋。口袋是由布缝制而成的内装有杂粮的正方体体育游戏器具。参赛人员分为两组,一组站在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端投掷口袋,另一组站在中间躲口袋,被击中的人要罚下场,组员要通过接口袋的形式为其增加上场的机会,直到全部击中,两组人员便交换场地。

二、红山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的发展机制

红山文化区域中的民俗体育折射着红山文化的文明发展,反映着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宗教信仰与民族精神等内容,富含浓郁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发展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有利于促进现代人对红山文化的认识,熟悉先民创造发展的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精神。因此,发展红山文化的民俗体育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红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要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这样才能跟时代步伐,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领作用

政府是地区发展的引领者,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等功能,立足于资金、设施、制度和环境等方面,全面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在资金方面,应加大民俗体育项目的投入力度,提高民俗体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对相关的民俗体育组织或机构实行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和放宽各种社会资金注入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当中,扩宽民俗体育发展的融资渠道。在设施方面,要提升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设施布局,提高交通的便利性与地区旅游接待的能力,搭建适合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场地,更好地推动全民民俗体育健身活动。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民俗体育方面符合地域性与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使民俗体育充分融入全民健身计划之中,奖励和表彰对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民俗体育的发展建设之中。在环境方面,要增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科学规划民族特色村镇的建设,发展生态经济,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构建良好的环境基础。

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要与地区的发展相融合,政府在构建资金、设施、政策法规等硬性扶持系统的同时,还要与区域内各个行业进行沟通协调、优化配置,树立“共生共赢”的合作意识,创造良好的共生条件,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一种连续性的互惠共生模式,促进与社会各项事业的融合发展。地方政府应创建具有典型性的民俗体育基地,以此引领其他民俗体育组织的发展,与社会体育协会、体育组织或企业进行合作,建立长效的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以社会体育产业经济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

(二)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通过休闲体育来实现强身健体、塑形养生的需求逐渐增强,但在审美情趣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红山文化下的休闲体育必须进行创新,在以传统民俗体育艺术形式为核心的基础上充分融入新时代气息,贯穿现代化的技术手法,整合现代化的审美元素,使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对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进行创新,要以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为核心,把握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民族韵味与个性特征,在不脱离民俗体育核心文化的条件下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创新性地借鉴、整合现代体育的运动形式、训练手法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加民俗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在对民俗体育的创新上,可针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对体育用具、运动形式、比赛规则等进行创新。在体育用具上,可在装饰上融入现代化的审美元素,也可在制作上融入现代科技增加体育用具的趣味性与科技性。在运动形式上,可增加运动项目、提高运动难度等。在比赛规则上,可减少规则的严格性,增加运动的趣味性。

(三)构建与旅游业结合的产业化机制

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应以深厚的红山文化与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结合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积极导入市场,构建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化机制,创建民俗体育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全面有效的生产、运营、销售、盈利模式。

在这一机制下,首先,要完善红山文化地区旅游业的基础硬件,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健全景区周边的大型购物广场、住宿、餐饮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优化串联周边相关景点,创建以中心辐射周边的旅游路线,吸引旅游者,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其次,要充分利用红山文化地区的地理条件与民俗文化开展体育文化旅游节,如开展那达慕、赛马、赛骆驼、搏克、射箭等特色体育旅游活动项目,并给予旅游者参赛的机会,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再次,在发展民俗体育旅游的同时要与地区内的民族工艺品产业、民族文艺商演與工艺展览等灵活搭配,在旅游项目中积极融入民俗体育元素,拓展民俗体育的表演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展诸如民俗体育用品、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产业,强化体育赛事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宣传,打造民俗体育产业品牌。最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民俗体育活动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尤其是具有危险性的民俗体育项目必须要制定一定的行业规范,不仅要提高体育用具的安全系数,还要有专业人员的陪护与指导,同时还要必须配备相应的救护医疗队伍以及应急措施。

三、红山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的传承策略

以人类活动为载体的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它主要依靠一代代的传承才得以发展延续。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主要依靠口传身授的形式发展延续,随着现代社会文化朝着多元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红山文化下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为了使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在现代化社会中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传承策略。

(一)整理、收录与推介民俗体育项目

目前对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研究尚不均衡也不透彻,有的区域或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研究相对空白。为了保护这些濒临失传的民俗体育项目,就要深入到红山文化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不仅要用传统的书面形式记录收集原始材料,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使这些活态的文化形式生动地记录下来。由于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项目众多,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历史性与地域性,因此对收集到的民俗体育资料要进行分类式研究,可针对某一典型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专题研究,对类似的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系列化研究,还可结合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开展综合研究。

对于收录的民俗体育项目要实行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积极申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中。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有搏克、珍珠球、秧歌、跳板等,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开鲁太平鼓舞、冰上阿日嘎、蒙古鹿棋、查玛、啪日吉游戏等。但这些在红山文化民俗体育中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要加强红山文化民俗体育项目的申报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代代相传,为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应大力对红色文化民俗体育进行宣传推广,采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博物馆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红山文化民俗体育的知名度,提高群众对红山文化民俗体育的认识。还可将具有竞技性、技能性强的民俗体育项目纳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如珍珠球、花样跳绳、马术、跳板等,使其打破地域的限制,“走出去”以充分弘扬红山民俗体育文化,促进红山文化地区民俗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校园民俗体育教育传承基地

校园是实现民俗体育传承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将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纳入校园教学体系之中,使其在持续性、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弘扬与传承。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项目众多,技术难度各异,在民俗体育的筛选上,首先要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民俗体育项目,其次要选择趣味性高、实用性强、健身性高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民俗体育项目的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学环境、师资情况等合理安排民俗体育活动,形成符合由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

在开展民俗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展民俗体育实践课程,还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实行多学科协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在理论层面上可由介绍该民俗体育的特征、规则、发展历史等逐渐深入到其文化內涵、民族风格上,在实践层面可由简单易学的项目发展到技术难度高、竞技性强的项目。除了纳入校园的体育教材之中,还可利用课间操、校园运动节、校园竞赛表演等形式对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进行推广,鼓励学生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传承体系之中。

在教材方面,学校要在充分研究红山文化民俗体育的基础上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民俗体育教材,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合理的创编,制定科学的民俗体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民俗体育教学时间,充分实现民俗体育的健身性与娱乐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要对相关教师开展关于红山文化下民俗体育方面的培训工作,聘请相关的专业人才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民俗体育项目的训练与指导,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民俗体育的技能技巧,深切地感受到民俗体育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运用现代科技对民俗体育进行保存与推广

随着社会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普及化,民俗体育应突破传统的传承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民俗体育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民俗体育的“能见度”,实现对民俗体育的“活态”保存。在现代社会,电视媒体、手机媒体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践行者,要充分利用这些主流媒体开展红山文化下民俗体育的传承工作,引导群众的民俗体育文化意识,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体来说,可利用电影、论坛、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互联网直播等形式宣传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结合现代音视频技术、VR技术、3D技术,制作关于红山文化下民俗体育题材的微电影、微视频,制作益智娱乐类的电子游戏等,使群众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民俗体育。此外,还可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民俗体育进行处理,全面介入民俗体育的采集、整理、传播、服务等领域,建立民俗体育数据资源库,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群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从而广泛地推广红山文化下的民俗体育。

注 释:

陈望衡.专题:红山文化[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0(01):4.

黄鑫.内蒙古东部古代民族体育初探:红山文化中体育因素调查研究报告[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193-195.

矫佳博,胡立虹.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地区那达慕大会为例[J].体育时空,2018(17):111-112.

徐慧颖,李晓霞.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体育世界,2013(12):12-14.

杨海鹏,张亚荣,斯力格.红山文化民俗体育透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30-132.

季磊.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120-121.

李雪,宋智梁,李同彦.蒙古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06):28-29.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红山文化民俗体育传承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